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汽幻速停產近一年,百餘家經銷商集體“討債”3億元

文| AI財經社 李依蔓

編| 張碩

4月22日,1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北汽幻速經銷商身貼“北汽還錢”標語聚集在北汽研發基地,集體向北汽幻速“討債”。

AI財經社從現場的經銷商了解到,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北汽幻速開始停產停工,拖延甚至拒絕向正常支付貨款的經銷商交車。此次維權的100多家經銷商中,多的支付車款超過1800萬元,少的也有100多萬元。該品牌在全國共有400多家經銷商,他們算了一筆账,這些欠款累計達到3億元左右。

“既提不到車,也拿不回錢。”經銷商告訴AI財經社,目前已很難支撐下去,“說多了都是淚。”

“關了就虧大了”

時近傍晚,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地陸續走出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大樓,在樓前“圍堵”了整整一天的北汽幻速經銷商也疲態盡顯。有人圍著前來了解情況的政府工作人員情緒激動地講述來龍去脈,有人坐在花壇邊上抽起了煙。

“一輛車10萬元真金白銀地打到廠裡,廠裡不給我們發車。”經銷商告訴AI財經社,2018年6月,北汽幻速和往年一樣向經銷商下發“高溫停產”的書面通知。由於該廠商以往也有每年半個月的高溫停產,大多數經銷商並沒有意識到情況有異。

然而,自那以後,北汽幻速再也沒有恢復正常生產,卻不斷催促經銷商按照約定每月付款購車。以返利為條件,廠家給每家經銷商都分配了固定的銷售任務,多的兩三百輛車,少的也有幾十輛,經銷商為了拿到返利只能繼續打款。經銷商每次向廠家打電話催促,對方都回答“已在生產中”,並以產能有限為由不斷拖延時間。

去年七八月,數百家經銷商陸續來到北汽幻速位於重慶的生產基地,廠裡的工作人員熱情地帶他們參觀即將推出的新產品,“裝模作樣地生產”,並承諾很快就能恢復發貨。在他們看來,“這是典型的欺騙”,“忽悠我們給它計程車款”。

去年11月,遲遲無法提車的經銷商們再次來到位於重慶的北汽銀翔總部,卻發現那裡“連塊廢鐵都沒有”,約500個工位也早已空了一大半。一位經銷商透露,北汽幻速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你們說的都對,但我們就是沒錢”。不久前,他們又來到北汽集團試圖“討說法”,但連相關負責人的面都沒有見到。

AI財經社從北汽銀翔離職員工處了解到,北汽幻速工廠確實已經停產,多數員工也已離職。

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店面租金、人工、水電等每天都在燒錢。一位來自東北地區四線城市的經銷商告訴AI財經,他每個月的開支超過5萬元。另一位經銷商表示,他名下兩家北汽幻速4S店光每月租金就高達20多萬元。

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咬牙撐下去,因為“關了就虧大了”。

來自西北地區的一位經銷商透露,他在2016年花980萬元購店,因為達不到北汽幻速的標準,花了300萬元拆除,又花了300萬元重新裝修。如今返利账戶被凍結,他每打100萬元才能動用其中的10萬元,陷入了越投越多的死循環,“被廠家坑得死死的”。

被“坑”得更慘的是新入網的經銷商。一位經銷商告訴AI財經社,他去年1月花了約200萬元建店入網,建成後打了130多萬元的車款,但廠家隻發來了7輛車。如今,原本承諾的90萬元建店補貼也打了水漂。

另一位來自北方省市的經銷商去年3月建店,“租金花了20多萬元,裝修30多萬元”,5月打款160萬元訂車,其中包括保證金和130萬元車款,但廠家先後隻發了20多輛車,至今還有9輛壓在他手中,“6萬元進的車4萬元都沒人要”。廠家承諾的90萬元建店補貼隻返了兩個月,每月5000元,後來也沒了下文。

“我這個店撤不了,不給我錢,(之前的投資)全白扔了,一分錢都沒有,賠死了。”他告訴AI財經社,此前有一家經銷商在2016年退網,建店保證金至今沒退。去年他向某機構賣了幾十輛車,好不容易等到10月廠家告知有車,自己貼錢運了回去,至今還沒拿到廠家的返利和運輸款,買家也因他無法正常提供售後服務而拒絕結清60萬元尾款,“兩頭沒撈著”。

為了減輕損失,一家經銷商在店內放了其他品牌的幾台展車,很快就被廠家告上了法庭。一旦主動關店,同樣涉嫌違約。

經銷商稱,雖然停產已久,但北汽幻速直到今年2月仍在對外發布招商信息,也仍然有不知內情的經銷商向廠家打錢 。

“被坑得死死的”

事實上,嗅覺敏銳的經銷商在去年三四月就意識到了有點“小問題”,廠家發車的速度明顯放緩,“少給你一點任務,但是讓你多打一點錢”,發過來的車往往只有訂購數量的20%到30%,而且很有可能是庫存車。還有人聲稱,北汽幻速從2017年底開始就不再向經銷商返利,而廠家返利佔據北汽幻速經銷商利潤總額的50%以上。

一位經銷商透露,去年4月,北汽幻速要求他一次性打款420萬元,並承諾一個月內發車。他後來每次催促,對方都表示“馬上生產”,並且像走馬燈一樣地不斷換區域經理,“走了一批再招一批”。

AI財經社從多位經銷商了解到,經銷商向汽車廠商預付車款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將全額現金打到對方的账戶裡,另一種是向銀行繳納20%的保證金,通過第三方擔保的方式,由銀行向主機廠商補足剩餘的80%余款。這種承兌匯票通常有3到6個月账期,如果經銷商無法在期限內還款,“銀行會把我們公司和法人拉入黑名單”。

按照以往的經驗,經銷商打款後,廠商通常會在一兩天內入账,並在3到20天內將車發送到經銷商手中。但從去年後半年開始,廠家拖欠發車的時間越來越長。

當時有消息傳出,稱北汽幻速的運營主體重慶銀翔因市場環境惡化及企業經營困難而停工40天,但至今也未恢復生產。據搜狐汽車報導,從2017年開始,重慶銀翔就出現了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情況,並開始在公司內部裁員。

無論如何,這是個令人唏噓的結局。自2013年成立後,北汽幻速就在短短一年內突破20萬輛的銷量大關,成為SUV市場上的一匹黑馬。經銷商告訴AI財經社,該品牌有北汽集團背書,外形漂亮且價格便宜,很受消費者歡迎,“很快就做了起來,大家也是拚了命地去推廣”。到2016年,北汽幻速全年完成銷量26.68萬輛,同比增長19.5%。但到了2017年,北汽幻速銷量一落千丈,同比減少43%至15.21萬輛。

“當時大家都覺得它(北汽幻速)還是會有車的,因為按道理來講,它從2013年4月到現在賣了100多萬輛,理論上應該是掙錢的。”經銷商表示,過去銷量好的時候,北汽幻速一個月最多能賣四五百輛,最早入網的一批經銷商中不乏賺了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因此,經銷商普遍抱著等一等情況會變好的心態。

他們沒想到,這一等就就等了近一年。

“錢沒見著,車也賣不出去”

除了銷量可觀,經銷商對北汽幻速的信任更多地來自北汽集團,後者是全國知名的大國企,“有實力有能力”。他們注意到,以往每次大型車展,北汽集團旗下的所有“孩子”都會出現在北汽的展台上,北汽幻速也在其中。

AI財經社查詢企查查發現,重慶北汽幻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後者的最大股東,持股26%。

去年年中,北汽銀翔因被多家供應商起訴而被查封账戶,廠商轉而要求經銷商將車款打到重慶昌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戶。AI財經社查詢發現,重慶昌河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持股86.67%;而後者的大股東為北汽集團,持股76.68%。

4月22日上午,5名經銷商代表得以進入大樓,見到了北汽銀翔董事長兼法人代表李凌日。但據經銷商描述,對方聲稱北汽幻速與北汽集團“沒有一毛錢關係”,放言讓他們去起訴,而且態度“很凶”。此外,對方還表示,自己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連高鐵都沒法坐,且身患癌症時日無多。

經銷商聲稱,北汽幻速停產的消息被競爭對手傳播出去後,他們壓在手裡的車徹底成了燙手山芋,就算以打五折的“跳樓價”出售,消費者也未必願意買單。一輛車至少要賠3萬元。

有經銷商表示,過去一個月能賣上百輛車,但從去年開始一個月連10輛都賣不出去,還有人聲稱自己最近5個月沒有賣出去一輛車,“一分錢都沒見著,車還賣不出去”。

更讓他們發愁的是,由於廠家已停止發送配件,全國範圍內已售出的100多萬輛北汽幻速一旦需要維修,經銷商根本沒有應對之策,就算自己掏錢都“沒地方買配件”。一位經銷商表示,他向廠商方面打款後,配件滿足率不到20%。

就在不久前的4月17日,200多位車主集體“圍攻”濟南北汽幻速4S店,向廠家討說法。“現在沒辦法了,客戶天天鬧,我們這些老闆現在是有公司不能回。”一位來自南方的經銷商告訴AI財經社,有顧客激動之下在店裡動手,有一次他女兒開了他的車,一到公司就被車主團團圍住。經銷商稱,一旦消費者向廠商投訴,廠商還會“扣我們的錢”。

一位北汽工作人員向AI財經社確認,百餘位經銷商已在大樓外待了一整天,但他對此事內情並不清楚,也並不確定北汽幻速是否為北汽集團旗下品牌。兩名安保人員守在樓門前,禁止無關人員出入。

目前北汽集團方面尚未對北汽幻速經銷商維權事件有公開回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