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胃綜合征:病在頸椎痛在胃

門診經常遇到一些病人訴頸部酸痛,上腹飽脹、隱隱作痛,有時還出現噁心嘔吐,經胃腸鋇餐透視和胃鏡檢查,都未能查出個所以然,服用多種胃藥也無濟於事,進一步檢查、拍片,發現有患者同時患有頸椎病,對頸椎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其胃痛卻自然地隨之消失了。原來,這種病是由頸椎病反射性地引起的胃部不適,醫學上叫"頸胃綜合征"。

頸胃怎會有關聯?

頸椎在人的脖子上,胃在人的腹腔內,二者相距較遠,各司其職,怎會有關聯?

侯寶興教授解釋說,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時,增生的骨刺、退化的椎間盤以及變得狹窄的椎間隙,對頸部分布極其豐富的交感神經會產生不良刺激。刺激信號通過顱內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網路,傳入下丘腦植物神經中樞,產生優勢灶。該優勢灶的興奮再沿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下傳到胃及十二指腸,促使胃及十二指腸功能或器質發生變化。

當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時,會抑製胃的蠕動和胃液的分泌,出現口乾舌燥、不思飲食、腹脹不適、打嗝噯氣,上腹隱痛甚至噁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而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時,胃蠕動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出現燒心感、反酸、噯氣、上腹部飢餓性疼痛進食後緩解等潰瘍癥狀。

頸交感神經長期受刺激,會反覆地引起胃腸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使幽門括約肌過度緊張,久之幽門括約肌舒縮無力,肌源性擴張,促使膽汁反流,損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萎縮和腸上皮化生,進而發展為萎縮性胃炎。

因此,頸胃綜合征的患者既有頸椎病的表現,又有慢性胃炎的表現。多表現為頸項強痛、僵硬、疲軟不適,常伴頭痛、頭暈、眼脹耳鳴、心煩失眠等。同時出現咽喉異感、胃脘脹痛,或伴灼熱泛酸、噁心欲嘔、噯氣頻作等癥狀。頸椎X線可見骨質增生、韌帶鈣化、頸椎不穩等。

見到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訴的病人,臨床醫生往往考慮消化系統的疾病為主,侯教授特別提醒,當出現久治不愈又"找不到原因"的內臟功能紊亂(如慢性胃炎等),就要想到是否有頸椎病的可能。

針對標本 頸胃同

"頸胃綜合征"痛在胃,病在頸。侯教授指出在治療上不可隻重視胃炎之標,而忽視頸椎病之本,須頸胃同治,首先緩解增生的頸椎對交感神經的刺激或損傷,同時配合對胃病的治療,一般能較快使癥狀得到控制。

頸椎病的治療包括:1.頸椎牽引。2.物理治療。包括紅外線、超聲波、磁療等。3.藥物對症治療。通常有解痙鎮痛、活血、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消除水腫、促進神經組織的能量供應等藥物。4.推拿、按摩、針灸、拔罐。5.中藥治療:根據頸椎病的辨證施治,口服湯藥或成藥。6.局部製動:重症病人可用簡單的圍領或頸支架製動。7.功能鍛煉。

消除不良習慣防隱患

侯教授表示,頸椎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目前有年齡下降趨勢。導致頸椎病發生退變的病理基礎是一個慢性老化的過程,因此頸椎病病程較長,受各種因素影響易複發。但在這一過程中,如能積極採取預防措施,消除由不良習慣導致的隱患或控制其進一步發展,就可以預防頸椎病。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糾正生活中不良姿勢,如長期伏案、長時間看書、看電視,尤其是躺在床上或側臥在沙發上看書和電視等,防止慢性損傷。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正常人仰臥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臥與肩等高。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與個人拳頭等高為好。

3.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

4.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5.積極治療頸椎相鄰器官感染性疾患。如咽喉部炎症,可刺激周圍肌肉、韌帶,也可通過淋巴系統使炎症擴散,導致頸椎病的發生和加重。因此,對咽炎、扁桃腺炎及其他軟組織感染應積極防治。

6.防治急性頭頸損傷,避免在日常工作、體育鍛煉、交通活動中的頸部外傷。


7.心理護理。頸椎病病程較長,患者應樹立信心,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8.頸椎操保健。

說明: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路,一切為了公眾的健康,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儘快妥善處理。我們的服務微信號:18961020258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