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村故事多:“打工村”的四十年

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探尋中國崛起的奧秘,認識中國快速發展的規律,農村可以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改革開放以來,安徽淮南店集村從“一年要缺半年糧”的困窘境地中摸索出一條“打工經濟”之路,約1/3的村民在外打工,打工經濟改變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在打工經濟越走越寬的同時,村內還實現了合作經濟和土地集中耕作,新村建設令人刮目相看。店集村的40年,描繪了一幅工農良性互動的生動畫面:家庭主要收入非農化、農業生產機械化和村莊生活現代化……這樣的發展模式為將來農業人口的“就地城鎮化”提供了一種足可暢想的空間。

01

古往今來話店集

店集村,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楊村鄉的一個行政村。店集自古處於阜陽到淮南的官道上,西淝河在店集東南改向,因此一直是交通便利之所。有官道則有人行止,因此必然有棧,久之形成食宿之地與交換之所,即“店”與“集”。“店集”之名,蓋出於此。

店集地理位置

西淝河從楊村鄉西北入境,一直往南流,然後再向東轉,從東南口的店集村流出,其後一直由西北向東南流,由硤山口進入淮河,在鳳台縣全線長45.2公里,流域面積410平方公里,總水量為4.2萬立方米,因為店集處在西淝河岸邊,水資源豐富。

店集村位於楊村鄉的東南角,西淝河的轉彎處,地平面比河流面稍高,只要連續降雨,西淝河的水位上漲,就會威脅到店集村人的生命財產安全。2005年以前,店集基本上是十年九淹,其中最嚴重的兩次是在1972年、1991年,這兩次大洪水將房屋、田地全部淹沒,房屋倒塌,糧食顆粒無收。

店集村下轄7個自然莊、1個集鎮、11個村民小組。截至2015年8月,店集村有957戶,共3457人;可利用土地類型11種,總面積7442.11畝。店集周邊集鎮煤礦豐富,經濟發達。但店集村不涉礦,所以無法依靠煤礦發展經濟。

02

改革開放之前:一年要缺半年糧

改革之前,這裡的農民主要以種地為生。店集村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大豆,還有少量玉米、高粱、蕃薯等。由於產量低,人口也多,又經常受到西淝河水患的侵擾,那時人們基本吃不飽飯。一個脫口說如此形容店集:

晴天灰茫茫,陰天霧茫茫,

茅草屋,土坯牆,一年要缺半年糧。

當時,耕種小麥主要依靠人工,牛是最主要的勞動工具,犁地和耙地全依靠它。那時也有拖拉機,屬於公社的農機站,但是數量很少,一個公社僅幾台。拖拉機播種很簡單,拖拉機犁完地後掛一個漏鬥播撒種子。

每到農忙時,各個大隊爭著用拖拉機,拖拉機到這個大隊乾兩天,又被搶到另外一個大隊乾兩天。但因為拖拉機數量很少,當地主要還是靠人工播種。

當時,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只有富裕的隊才用得起化肥,而且量很少,主要使用的是磷肥和氰胺以及少量的進口尿素。例如,店集一個比較富裕的隊,地有200多畝,一年才用3—5噸(而現在一戶的化肥用量就達1—2噸)。公社時期的村民還不知道怎麽使用化肥,經常出現化肥用多了,直接把苗燒死的情況。

按照國家規定,那時不允許個人外出務工,一旦被政府發現,就會被拘留遣送回戶籍所在地。店集村民因為生活所迫,只能偷偷地出去。按照他們自己的話,那根本不叫出去打工,而叫作逃荒或者說外流。當時村民出去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有飯吃。因為那時候糧食產量低,人們基本吃不飽飯,每年種完小麥以後基本上沒有事了,如果在家的話就會不斷地消耗家裡的糧食,所以都想著出門混口飯吃,等到第二年春忙的時候再回來。當時出去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只要哪裡給飯吃就去哪裡乾活兒,走到哪裡算哪裡。

店集村書記陳巨集斌說,1975—1976年,有二三十個店集人去到安徽省東至縣的山區修水庫,這是當時出去人數最多的一支,還有一些去到江西九江等地。這些人都不是盲目地出去,而是以前出去的人知道那邊有活兒乾,回來後又把別人帶出去的。

當時必須請生產隊開具證明,證明某某是哪裡人,外流的人拿著證明才能出去找活兒乾。不過,外流村民需要給生產隊上交一定數額的錢。

據店集村村主任蘇振傑回憶,在1975年以前,外流的村民一天要給所在生產隊上交5毛錢,外流村民最初都如數上交,但其中一部分人在外掙不到錢,交了幾個月後再也拿不出錢。為了再次出去,他們回鄉後消極怠工,專門給生產隊找麻煩,生產隊無奈只好給他們出證明,允許他們出去。最後,只有那些在外能掙到錢又比較老實的人會繼續交錢。

大約在1976年以後,需上交的錢變成1元/天。店集老村街上做鐵門的蘇長喜,1973年左右就到江西一帶打工,一直到1983年結婚後才返鄉。據他說,1976年,出去的人每天要給村裡1塊錢,那時的工資能有兩塊六七左右,一天的生活費七八毛,因此除去交給村裡的錢和生活費,大概一天能落下一塊錢左右。

03

80 年代:肚子飽,心思活

80年代是店集發展的黃金期,其主導性的推動力是解放思想後的農村政策。1979年,店集農民人均糧食佔有量只有110公斤/年,純收入只有72元/年。到1989年,這兩個指標分別上升到253公斤/年和600元/年。改革開放催生的土地制度改革和農產品市場開放使店集人迅速告別了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昨天。

80年代中後期,由於人口流動的政策放寬,店集外出務工的也增多了,但是規模不算大。當時戶糧關係是製約人口流動的重大障礙。1989年10月5日和1991年7月25日兩次頒布實施的《全民所有製企業臨時工管理暫行規定》《全民所有製企業招用農民合約製工人的規定》均規定:從農村招用的臨時工和農民合約工不得轉戶糧關係。

當時,店集人有去淮南修鐵路的,有去湖南乾建築的,有去湖北、江西修路、采礦的,雖然去的省份不一樣,但用工形式基本一致——雇主都是國有企業,店集人乾的都是體力活兒,基本都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吃住條件非常艱苦。外出原因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類人是家庭經濟條件太艱苦,出去能吃上飯;第二類人已經解決溫飽問題,出來掙錢蓋房子;第三類人還希望外出打工的同時找到對象。

1985年以後,店集已婚男青年也開始出去務工了。蘇國凱是個“老打工”,1986年他到江西一家廠子打工,每天報酬是2元,住在工棚,吃的是小餐館用收集的剩飯做的“素丐”飯,每份2毛錢。用他的話說,當時就跟要飯的差不多。

起初,外出打工的店集人辛辛苦苦忙完一年後,每人大概能掙300—500元。1986年到1989年,每人一年能掙800—900元。經過幾年的闖蕩,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店集人從只會種田的農民變成了技術工。

店集村主任陳巨集斌說:“當年(1985年2月),我到湖北修柏油馬路,四個月以後到江西725礦開始學技術。從我們這裡去的有三四百人,搞土方砸石頭搞預製廠,其中將近一二十人有初中學歷的去參加培訓,學土質鋼筋預算、瓦工、泥工、電工、機油……有人開始從繁重體力勞動轉型,從修路挖山轉向技術……到1986年,我們那批人去蚌埠乾的時候,逐漸可以修樓了……”

04

90 年代:招親帶友,舉家打工

90年代,農村改革帶來的政策效力已經釋放,以企業制度改革為先導的城市改革開始推進。借助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機遇,沿海地區率先啟動了大規模工業化進展。國家的發展重心開始從農村、農業向城市、工業轉移。

於是,很多店集人開始外出打工。以此為發端,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開始成為收入增長的主導因素。大量農村勞動力被“擠出”土地,四處尋找打工機會,給工業提供了幾乎無限供給的廉價勞動力。自此,店集人外出務工的地點和形式開始豐富多彩:北到黑龍江,南到廣東,東到江蘇、上海、浙江,處處都有店集人的足跡。女孩們進紡織廠、服裝廠做工或者當服務生,男的進工地乾建築、拾荒、擺路邊攤,等等。

1993年前,店集很少有女孩外出務工(主要是父母不放心)。1992年,有個江蘇紡織廠老闆和店集村村委簽訂協定:由村委會牽頭組織,輸送兩批女工到江蘇的紡織廠工作。這樣,共有兩批女工赴江蘇打工,有的還嫁在了當地。她們回來後給村裡人講述外面的世界,慢慢地,女孩子也提起勇氣加入了外出務工的隊伍。

從店集人外出務工的經歷看,很少有單獨外出務工的情況,大部分是“一同出去”,或通過老鄉網絡或親屬或朋友關係“帶”到外省市。這種“同去”和“幫帶”關係形成了店集“團簇型”的外出務工格局。下面這種情況很常見:有人外出打工回家,村裡親朋好友請他(她)去吃飯,席間問起掙得怎樣。要是不錯,他們就會說,走吧,也帶我一起去!

“同去”或被“帶”出的店集人,經過主動或被動適應和調整,最後會選擇某一項工種作為職業堅持下來,形成店集在城市中從事某一職業的固定人群,直到沒有出路時才會換工作。建築業中,還有著更細致的內部分工,如木工隊、瓦工隊、電工隊等。隊員絕大部分是老鄉或親戚,隊裡有一個領班,包括領班在內的每一個隊員都乾同樣的活兒。他們以團隊形式接活兒,由領班聯繫工地或老闆,有活兒的時候就帶隊過去。

1991年4月,有個姓齊的店集人和其他三個同村人一起到寧波找活兒乾,一開始他們都是盲目去的,沒有睡的地方就睡在馬路邊上。慢慢地,店集人當上了小包工頭,自然從村裡叫人過來乾活兒,在寧波的店集人越來越多,最後在寧波扎下了根。最初一批在寧波闖蕩的店集人慢慢成為包工頭甚至老闆,並且源源不斷將店集人帶出去。直到今天寧波還是店集人主要的勞動力輸出目的地。

在這個階段,在外奮鬥的店集人逐漸積累經驗、關係和資金,慢慢實現了職業的轉變和地位的提升。

村書記陳巨集斌說:“店集人的想法一直在朝更高級的轉變,從鏟石子到開小鏟車,再到買樁機包工程,一直到投資辦廠。在啟東,我們店集有幾家人,剛開始過去只是拿著袋子拾垃圾賣,現在已經開店收廢品。在上海的呢,原來是進廠打工,現在有的搞個小門面自己開飯店,有的開賓館,有的自己搞個房屋再租給別人。在寧波,過去就是建築工,比如瓦匠、泥匠、木匠等,到後面就是自己包活兒乾,主要是打樁,老闆把一塊活兒包給你,你再找人乾活兒。一個包工頭幾個月就能掙二三十萬,不再像以前到處求人找活幹了。”

與此同時,店集的農業也在發展。1993年,小型手扶拖拉機開始普及,到了90年代後期,村莊有50%—60%的家庭買了小型手扶拖拉機。拖拉機為農業生產帶來較多的便利,犁地的速度翻了一番,種地所需的人力減少,這又進一步推動村民外出打工。只是在農忙季節,需要外出打工的人回來幫忙,或者花錢雇人幫忙。

05

步入新世紀:你們放心去務工,合作社幫你把田耕

1996年底,國家新一輪減負政策開始實施,農民負擔開始減輕。2000年,中央決定在安徽全省範圍內進行旨在減輕農民負擔的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取消和調整部分向農民徵收的稅費項目,試點工作到2003年被推向全國。2003年,安徽在全省範圍內進行糧食直補的試點工作,到2004年全面實施。

免除農業稅和實行糧食直補的政策落實以後,部分外出務工的店集人回到家中,把曾經讓給親戚、鄰居種的地要回來經營。但是嘗試兩年後,發現種地的收入雖然有所增長,但一年也不過幾千塊錢,還是不如打工的收入,於是他們就又紛紛外出。

蓬勃興起的工業化,使嚴重傾斜的勞動力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工的工資水準不斷提高,特別是2006—2011年五年間工資水準翻了接近一倍,外出找工作不再意味著“被選擇”,而是店集人也逐步擁有了選擇權。2010年,店集人蘇國凱在寧波建築工地打工時,每天100元報酬,老闆管吃管住,還要時常請他們喝酒加餐。

從2006年起,店集外出打工人數趨於穩定,有900多店集人長年在外打工。外出務工已經成為店集家庭收入增長的主要途徑。一個農戶是否達到小康或富足主要取決於家庭中在外打工的人數、工種以及務工時間。店集人上學、就醫、購買生產資料、蓋房子等現金支出項目基本都依賴打工收入。

注:1979 年、1984 年、1989 年三年的數據無法獲得,用全國農民工工資代替,數據來源《中國農民工工資走勢:1979—2010》,載於《中國社會科學》2012 年第7 期。其他年份的數據根據不同訪談對象在不同年份提到的月工資製作而成。

由於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放棄種地外出打工,店集村種地戶迅速減少,完全不種地的家庭已經佔到1/3。這種情況下,合作社的興起迅速彌補了這一空缺。最早的是沿淝糯稻專業合作社,於2007年成立。

在政府指導下,合作社集中從省農委指定的競標廠家調回水稻專用肥,從種子公司調回良種,集中採購生物農藥,請來技術人員指導,並引進新型插秧機,當年種植成本減少20%,而糯稻畝產增加了200多斤。

到2009年底,店集村入社農戶超過90%,土地耕作達4900畝。在此示範下,店集村又相繼成立了騫騫農機專業合作社、巨集天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店集糧油工貿有限公司、騫豐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專業組織。各專業組織各司其職,職能覆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

在發展合作社的同時,店集村還發展出一個土地託管、代管的土地規模經營模式。從2006年開始,店集一些大戶開始大量購置農業機械,包括拖拉機、旋耕機、插秧機、開溝機、收割機等十多種機械,由村委會組織推行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旋耕、統一機條播、統一開溝的“五統一”。這種“統一”特別受到一些沒有壯勞力的農戶的歡迎,農機戶也有可觀的收入。

到2010年,店集在“五統一”的基礎上,增加了統防統治、統管統水、統一收割、統一回收銷售、統一秸稈綜合利用的服務,成為“十統一”,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到收、從物資供應到技術服務的全程“保姆式”託管服務。以前收麥時,外出務工的人都必須趕回家來幫忙,來回不僅耽誤工作,還要花不少錢。現在農業機械的應用,農業生產的“十統一”,使農業不再依賴活勞力的投入,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只要能參加合作社的活動,也能經營耕地,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只要寄錢回來就行了。現在,店集村有一條橫幅——

你們進城去務工,合作社幫你把田耕

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2006年以前,小麥畝產600—700斤、水稻畝產700—800斤;到2013年,小麥畝產960斤、水稻畝產1020斤;2016年,水稻的平均產量能在1000斤/畝,好的每畝能有1100—1200斤,小麥的畝產量也能穩定在800—900斤,好的每畝能有1000斤。

06

新農村,新生活

2005年6月,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村書記認為房屋北遷的政策轉機已經到來。他還清醒地認識到:第一,“新農村”肯定不像老村莊那樣,“一條路兩邊房,前面稻草垛,後面臭水塘”;第二,新農村建設要有整體和長遠的規劃,不僅僅是建新房還要建新村。

2005年末,店集村村委會開會討論了新村建設的事項,雖然村委普遍存在畏難情緒,但在村黨支部書記的推動下,第一批房屋還是開工了。為了第一批工程,村黨支部書記借錢100萬元,村委會其他成員湊錢20萬元,將這1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

新村建設以後,大多數村民從原來破舊簡陋的磚瓦房搬進了漂亮雅致的別墅,原來常走的坑窪砂石路變成了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從對自給自足的菜園子的依賴到去菜市場買菜;從靠燒麥稈做飯的泥鍋變成使用液化氣和電的高級廚衛;洗衣機、液晶電視、冰箱、冷氣機、電腦等都進入普通村民的家中……村民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

以前老村都是小商店,物資缺乏,現在便利商店隨處可見,商品琳琅滿目,生活用品基本不用再跑到鄉鎮和縣城去買。在美好鄉村建設之前,店集沒有金融服務點,取款存錢都要去鎮上,很不方便。2013年成立了金融服務室,安裝了24小時取款機,村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取款,十分便利。

村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驚人的變化。在以前老村,隨處可見任意丟棄的垃圾、髒臭的水塘、簡單的旱廁、胡亂生長的雜草……現在隨著美好鄉村建設的開展,家家門前都有垃圾桶,固定清潔隊每天打掃村裡的衛生,街道乾淨而整潔,生活汙水也通過排汙管道進入汙水處理廠,還有專人清理公共廁所。

隨著新農合醫療制度的建立,店集村成立村衛生室,足不出戶就可以看病,小病大病都可以享受“新農合”報銷,農民看病負擔減少許多。村裡還新修建了小學、幼稚園,小學佔地面積3375平方米,其中教室36間,面積972平方米,現有學生306人;幼稚園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2間,能容納學前兒童300人。這些學校為村裡的小孩提供了寬敞而又舒適的校園環境,使得家長放心地讓孩子在村裡接受教育,不需要再把孩子送到鎮上或縣城上學。

店集的文化娛樂活動隨著店集新村的建成也變得豐富起來。以前店集文化活動比較單一,最早是聽戲看戲,平時聚在一起聊天。現在村裡有兩個休閑空間場所:一個位於村部附近,迎賓大道的西側,這裡有部分健身器材和一條林蔭道;另外一個是以籃球場為中心的文化廣場,範圍更大,除籃球場外還包括一個小公園、一個電子大屏和一批健身設施。每天晚上7點,只要不下雨,村中小姑娘、大媽們甚至老奶奶都準時地聚在文化廣場,伴著歡快的歌聲跳廣場舞,村裡的小夥子和中年男子則在另一旁打籃球。

2016年三月初五逢會,店集還成功舉辦了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當天,各種商品小鋪、縣推劇團、秧歌隊、市藝術團集聚店集,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好不熱鬧。村裡還建立了文化書屋,村民可以在閑暇時間閱讀上網。

回顧過去的40年,店集村經歷了家庭收入非農化、農業生產機械化和村莊生活現代化的過程。打工經濟的興起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引入了農村;勞動力外流與家庭資金的積累使機械化生產成為可能,明顯減少了農業勞動力的投入。

改革開放以來,店集村作為一個不臨城不涉礦又無集體收入的普通農業村,通過向上爭取資源,向下協調村民,基本完成了中心村建設,不僅增強了公共服務的供給,還適應了大部分村民邁入現代化生活的需求。低成本而現代化的村莊生活為長期務工家庭提供了新的選項,許多店集打工者不再奢求在城市買房,而是將積累的資金帶回農村,購買新房或投入地方生意。可以說,店集村的發展模式為將來農業人口的“就地城鎮化”提供了一種足以暢想的空間……

本文根據王衛民主編的《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改編;中國文史出版社出品;主編:王衛民,副主編:盧暉臨、彭濤;責任編輯:竇忠如、秦千里;改編:《縱橫》雜誌編輯部,執筆 潘飛

圖書推薦

這本口述史著作系國務院參事室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點課題,本書講述的是我國東中西部三個村莊: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珠嶴村、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店集村、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河東村的故事。通過深入細致的農村調查,縱向回溯三個村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間的發展變遷,包括經濟起落、百姓生活、文化風俗、社會治理、村莊建設、人口結構、民間組織、宗教信仰等,並通過橫向的比較研究,分析改革開放對中國農村社會的影響、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探索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規律,總結改革開放的成績和經驗,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自信。

中國文史出版社發行部

地 址:北京市海澱區西八裡莊路69號

中國文史出版社

郵 編:100142

中國文史出版社聯絡部

地 址:北京市海澱區西八裡莊路69號

中國文史出版社

郵 編:100142

本期編輯:鶴焱(實習)

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品質的知識服務

鑒往知來 繼往開來

中國文史出版社〡親歷 親見 親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