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還有哪些硬任務要完成

2月19日,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乾意見》(下稱《“三農”工作若乾意見》)發布。

文件秉承了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三農”工作若乾意見》也明確,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為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基礎。

硬任務有哪些

《“三農”工作若乾意見》提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那硬任務有哪些?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因此,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自然成為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之一。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人。截至2018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當前,脫貧攻堅戰已到後半程,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

此外,梳理《“三農”工作若乾意見》可以發現,硬任務還包括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這也對標了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曾表示,把這些方面明確為硬任務,既是因為相對城市和農村其他領域來說,這些方面明顯滯後,也是因為這些方面關係到農民福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只有把硬任務完成好,才能切實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成色和含金量。”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合光認為,要統籌安排好各項硬任務,建立穩妥有序推進的激勵督導機制,做到目標明確、步驟清晰、責任到位、激勵相容、部署妥當、督導有力。同時,把能乾的隊伍部署到完成硬任務的第一線,突破硬任務的核心難點;以財政資金為引領,發揮社會資源的積極性,合理匹配項目投入。

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

《“三農”工作若乾意見》提到,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此外,還要“繼續組織實施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畜禽良種聯合突破,加快選育和推廣優質草種。”

以生物種業為例,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只有種業安全才能保證糧食安全。

2018年5月,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稱:“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一個品種可以成就一個產業,誰擁有了突破性的創新品種,誰就擁有了種業競爭的主動權。”

他提到,2014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先後組織開展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的國家良種重大科研的聯合突破。重點在種業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品種創新上進行組織突破,並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在優質水稻、節水抗病小麥、機收籽粒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品種選育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在企業研發投入方面,前50強企業每年研發投入超過15億元,佔銷售收入的7.5%左右,正在接近國外大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種業科技創新一直面臨著許多深層次障礙。比如,科研與生產“兩張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科研人才流動不暢等問題。

為了破解這些難題,從2014年開始,我國開始啟動並逐步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重點在健全激勵機制、加速成果轉化、促進人才流動、深化產學研結合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

《“三農”工作若乾意見》也提到,建立健全農業科研成果產權制度,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完善人才評價和流動保障機制,落實兼職兼薪、成果權益分配政策。

業內稱,通過改革使科研人員積極性高了,在思想認識上由“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由“為寫論文、評獎項”轉變為“看市場需求、找合作企業”,由“賣種子”轉變為“賣知識產權”,科研活動面向市場的源頭創新機制逐步建立起來。經過近四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探索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良種突破新模式、新機制和新經驗,不少值得繼續深化研究,借鑒推廣。

進一步延伸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三農”工作若乾意見》提到,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糧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雖然比上一年下降0.6%,但仍是歷史高產年,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也是連續6年穩定在60000萬噸以上。

在此基礎上,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提出,“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調整優化生產結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三農”工作若乾意見》也要求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將稻穀、小麥作為必保品種,穩定玉米生產,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將之前中央所提出的“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作了進一步延伸。

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糧食安全始終是關係國家自立、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將稻穀、小麥作為必保品種,這是其主糧地位決定的。玉米就不一樣了,其加工鏈條長,主要用於飼料加工。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糧食安全領域面臨著“四多怪圈”即“產量多、進口多、庫存多、浪費多”。

具體來說,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穩定超過6億噸(人均430公斤),糧食進口1.3億噸左右。有關資料估算,2016年至2017年,我國糧食期末結轉庫存約為5億多噸(庫存率90%左右)。同時,我國僅城市餐飲業浪費的食物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年,約為3000萬至5000萬人口一年的食物消費量。

“四多怪圈”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新糧入庫、“洋糧”入市、陳糧入口。

尤為重要的是,當前中國的糧食供需形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比如,城鎮化進程將加速我國食物消費結構變化。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7%,預計2030年將達到70%左右。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規模的擴大,以及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大幅增加和居民生活水準升級,膳食結構無疑將發生重大變化。

需要說明的是,改革開放40年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調劑國內糧食供求余缺,也是由中國的資源稟賦決定的。中國需要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促進糧食進口來源、渠道和結構多元化,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國內,能夠及時有效保障城鄉居民糧食供應,保持糧食市場總體穩定,始終是糧食流通工作的基本職責和首要任務。中國糧食研究中心主任顏波稱,40年來,隨著糧食生產進一步向核心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糧食產銷格局發生了從“南糧北調”到“北糧南運”的根本性逆轉。建設現代化糧食流通體系,實現糧食資源快速集散、高效配送、順暢流通,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