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中醫: 7個耳鳴的「救星」,沒事多按一按,讓耳朵不再嗡嗡作響

中醫認為: 耳鳴是由各種原因所致的人腎氣耗傷,髓海空虛,導致耳朵失聰。其主要表現為耳內持續性或陣發性鳴響,安靜時更甚,有些人會伴有一定程度的聽力減退。如果耳鳴時間過長不給予治療的話,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比如: 有可能耳聾。所以首先要去醫院進行診治,日常再好好養護,讓耳鳴逐漸好轉。

耳鳴對人生活的影響也很大,今天小編分享幾個防治耳鳴的中醫穴位,希望可以幫助到有耳鳴的患者。

下關穴

下關穴主治耳聾、耳鳴等。被中醫稱為「護耳止痛的特效穴」,臨床上經常與翳風穴配合治療各種耳疾。下關穴具有疏風清熱、解痙止痛之功效,經常被用於作耳部的保健指導。

下關穴位置: 位於面部耳前方,在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處。按摩下關穴方法: 用雙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於同側面部下關穴,適當用力按揉2~3分鐘,使局部產生強烈的酸脹痛感,每日兩次。具有消腫止痛、益氣聰耳、通關利竅之功效,對於耳鳴患者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前谷穴

前谷穴主治目痛、耳鳴、咽喉腫痛等。臨床上大都與耳門穴、翳風穴配合治療耳鳴,有不錯的效果。前谷穴還有一個活絡通乳的功效,對於女性哺乳期乳少者,也可以多多按摩此穴。

前谷穴位置: 位於手掌尺側,微握拳,在小指本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處。按摩前谷穴的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穴穴位,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對於明目聰耳有良效。

絡卻穴

絡卻穴被稱為「耳鳴頭暈的奇效穴」,主治頭暈、目視不明、耳鳴等。具有祛風清熱、明目通竅之功效,現代臨床上配合風池穴治療頭暈要多一些。但如果經常按揉,對於耳鳴也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絡卻穴位置: 位於頭部,在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處。按摩絡卻穴方法: 用食指指腹按揉絡卻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鐘。或者用艾條對此穴進行溫和灸10分鐘左右,能夠醒腦通絡,對於耳鳴、頭暈、目視不明都有好處。

聽宮穴

聽宮穴是人用腦過度耳鳴的常用穴,主治耳鳴、耳聾、齒痛等,具有宣開耳竅、寧神定志之功效。臨床上常與翳風穴、中渚穴配合治療耳鳴、耳聾。此外,如果用眼過度,眼部疲勞的話,也可多多按揉此穴。

聽宮穴位置: 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按摩聽宮穴方法: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聽宮穴穴位,由上而下按摩,每次按摩2分鐘。如果出現耳鳴癥狀,可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耳鳴癥狀會很快緩解。

會宗穴

預防耳聾耳鳴,我們就多按按會宗穴,會宗穴主治耳聾,臨床上常與聽會穴、耳門穴相配。其具有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經絡之功效,所以預防效果甚佳。如果經常用耳者可以多多留意一下此穴。

會宗穴位置: 位於前臂背側,在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處。按摩會宗穴方法: 用拇指用力按壓會宗穴穴位1-2分鐘,以感到酸脹為宜,每天3-4次,對於防治耳聾耳鳴不可或缺。

聽會穴

中醫科醫生給予聽會穴的評價很高,稱它為「身體自帶的耳鳴葯」。其主治耳鳴、耳聾、齒痛、頭痛等,具有開竅聰耳、活絡安神的作用,臨床上經常與迎香穴配合治療耳聾,與耳門穴、聽宮穴配合治療下頜關節炎等。

聽會穴位置: 位於面部,在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按摩聽會穴方法: 每天3次用雙手的拇指按揉兩側聽會穴穴位,力量稍大,以感覺有些脹疼為度,每次每穴2~3分鐘。如果大家想有好的聽力,不妨平時多按按聽會穴。

耳門穴

耳門穴是改善耳鳴的要穴,其主治耳聾、耳鳴、齒痛等。具有開竅聰耳、泄熱活絡之功效。臨床上經常配合聽宮穴、聽會穴、翳風穴來治療耳聾、耳鳴效果較好。如果耳鳴情況比較嚴重,可以讓專業醫師對其進行針灸療法。

耳門穴位置: 位於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按摩耳門穴方法: 被按摩者取仰臥位,微微張口,按摩者坐於被按摩者頭後,用雙手拇指相對,同時輕輕用力按壓耳門穴半分鐘,然後自上而下推耳前18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可以有效改善耳鳴癥狀。

最後小編提醒一下耳鳴患者:

1、一定要積極治療引起耳鳴的原發疾病。

2、注意適度用耳,不要經常使用耳機在耳內放大聲音。避免刺耳的聲音傷害耳朵,比如在火車轟鳴時、放煙花時、最好捂住耳朵,以保護自己的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