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食紀錄片多不勝數,就屬這部最“講究”

對每一位“吃貨”影迷來說,美食紀錄片在心目中的地位絕不亞於美食本身,一個膏滿黃肥的大閘蟹特寫,勝過台詞的萬語千言。

今天,由陳曉卿率隊拍攝了兩年的《風味人間》終於首播了,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這個秋天十分講究的一道“下飯菜”。

這種“講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態度上的講究。

《風味人間》以“追溯食物的本源”為主題,跑遍世界六大洲,和包括西班牙、冰島、埃塞俄比亞在內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片子在保證了高品質的同時,也較之以往有所突破。

最吸引人的看點之一,就是在內容上加入的世界視角,使同一種食材在不同的語境中得到多樣化的呈現,這在以往以描述食物為主的紀錄片中並不多見。

江浙一帶的人們,對“火腿”這種食材再熟悉不過。

火腿吊湯,成就了淮揚名菜“大煮乾絲”;至於袁枚在清朝的《隨(chi)園(huo)食(ri)單(ji)》中就有所記載的“蜜汁火方”,因其獨特的甜鹹味和複雜的工藝,成為了江浙人民的驕傲。

正所謂“吃貨的頭腦不謀而合”,在出產伊比利亞火腿的西班牙小鎮哈武戈,人們同樣為火腿癡狂。

上好的伊比利亞火腿不但價值不菲,還有專業的火腿切片師對其進行加工,單純的火腿切割也就變成了一項頗具藝術感的表演。隻不過比起中國人熟悉的火烹,切片做成冷盤生吃才是火腿在當地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人們鍾情於自己傳統飲食的同時,卻對地球另一端的餐桌知之甚少。

《風味人間》的出發點之一,就是通過對食物背後的探索和考究的鏡頭,將這種飲食文化上的“巴別塔”呈現給大家,讓觀眾可以跳出中國飲食的固定思維,去重新審視自己吃了一輩子的食物。

關於食物之間的呼應和對比,在第一集中還出現在了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土豆身上,至於東、西方能把土豆玩出什麽新花樣,這裡先留個懸念,大家可以去節目裡找答案。

對於美食紀錄片來說,與內容同等重要的就是拍攝形式,這也是《風味人間》的第二層“講究”。

為了更好的呈現出烹飪美食時,肉眼難以捕捉的奇妙畫面,《風味人間》在製作過程中採用了顯微攝影、超微觀攝影等方式,畫面感超強,能讓觀眾獲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食物。

食物本身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肴,在肉眼可見的範圍之外,也默默經歷著自我蛻變的過程。

“每一粒米中都蘊含著一個微觀世界”,通過超前技術的運用,讓觀眾可以近距離,甚至以“分子級”的視角一窺美食產生各種變化的過程。

開篇的遊牧民族在氈房中風乾馬肉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人們通常看到的,只是從掛晾到低溫風乾的巨集觀過程,而在微觀鏡頭的捕捉下,可以看到馬肉表面的冰花在夜間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下緩慢滋生的奇妙過程。

見證過食物靈動的生命力之後,才恍然發現,我們看似平常的吃掉一口食物,吞下的其實是一個微觀宇宙。

除了采取微觀攝影技術,製作團隊也拍攝了許多拍攝難度較高的珍貴鏡頭。

比如在台東生活的漁民,還沿襲著出海“鏢”魚的捕撈方式,跟工業化捕撈相比,這種方式的產量較低,對鏢手的技藝卻要求很高。在大風大浪的海面上,整個鏢魚過程充滿了緊張和驚險。

也正因為此,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掌握這門手藝,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就很難再見到鏢魚的場面了,而《風味人間》對於這種畫面的追蹤和紀錄也就顯得尤為珍貴。

美食紀錄片的意義,從來不拘泥於美食本身。人們如何根據所處的環境因地製宜獲取食材,以及在此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對於食物的尊重和對大自然的敬畏,才是本片帶給人們的終極思考。

這也是《風味人間》在策劃與選題時體現在境界上的“講究”。

比起物產豐富的江浙,北方人民要動用自己的智慧來為生活增添一點情趣。

誕生在隴上的洋芋攪團和河南用青麥粒做成的“碾轉”,既可充當澱粉類的主食,也能經過炒、拌、調味等一系列的烹飪方式客串一把“菜”的角色。

同樣在新疆,南、北部人也要根據時節和氣候因地製宜的獲取食物。

北部的遊牧民族哈薩克人,在每年冬季到來之前都要將宰殺後的馬肉風乾備用,作為度過漫漫寒冬的食物儲備;

而在乾燥的西南部,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一種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的野生菌子——巴楚蘑菇,也算是大自然“天賜”給人們的一份厚禮了。

在有限的條件下,食材的獲取來之不易,順應自然、物盡其用,體現了當地人對於食物的尊重和對於自然饋贈的感恩之心。

陳曉卿說:“好吃的食物有根,誰也帶不走”,而一部“好吃”的紀錄片,不光有引人垂涎的“色香味”,還是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一個民族擁有的智慧、生活方式、文化的傳承,甚至是歷史進程,都能從食物身上得到答案。

《風味人間》的意義,就是從一蔬一飯著眼,帶領觀眾深入山川與湖海這些不易抵達的地方,去追溯和挖掘隱藏在“人間風味”背後的秘密。

節目在騰訊影片獨家上線,吃貨小夥伴們絕對不要錯過哦。

作者:五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