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旭東接棒單霽翔出任故宮新“掌門” 為什麽是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 題:故宮新“掌門”,為什麽是他?

記者 宋宇晟 上官雲

綜合報導,4月8日,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在回顧單霽翔七年故宮工作的同時,不少人感歎“下一任院長壓力山大啊”。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就是這位“網紅”院長的繼任者。而在此之前,王旭東已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近30年時間。

資料圖:2019年3月底,王旭東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楊豔敏 攝

“我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水利工程師”

“我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水利工程師。因為我出生在甘肅農村,那個地方非常缺水,我小時候經常看見那些水利工程師或技術員扛著三腳架、經緯儀在修水渠,我特別想長大以後和他們一樣。”

和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王旭東最初的工作和文物、藝術毫無關係,而是一名工科生。

他能到敦煌工作,其實很偶然。1991年,敦煌研究院招地質工程人才加入莫高窟石窟保護。在老師的推薦下,王旭東“決定去敦煌看看”。在這之前,對敦煌他隻記得父親曾去那兒旅遊,還在莫高窟九層樓前留影。

資料圖: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供圖

就是這一“看”,王旭東被莫高窟獨有的神韻吸引,決定留下來,從事莫高窟壁畫及土遺址保護工作。他回憶,“剛來莫高窟時,每天都要掃沙子”。

但對於敦煌壁畫,王旭東彼時並沒有太深刻的感受,以一個工科生的視角來看,隻覺得它們是土、是礦物,他關注到的,是壁畫的起甲、開裂等問題。

久而久之,他了解到壁畫的價值,進而對莫高窟的管理、保護工作愈加用心。2014年,王旭東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資料圖:王旭東。敦煌研究院 孟捷 攝

從耳濡目染到發自內心的敬畏

為什麽後來會漸漸喜歡上敦煌文化?

王旭東後來對媒體說,是耳濡目染。

“因為我就住在莫高窟,經常在洞窟裡轉,周圍的同事也都是研究敦煌文化的專家,慢慢地,你就會從心底裡產生要了解它的欲望。”

於是,王旭東開始閱讀相關書籍,向同事們請教,進洞窟的時候,也開始把目光聚焦在壁畫上。

資料圖:2018年5月16日,壁畫修複師修複莫高窟130窟起甲壁畫。 南如卓瑪 攝

“我了解到不同時代的彩塑、壁畫,其風格以及技法都不一樣。而且,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它們表現的思想也不同。我越來越覺得其中的學問太大了,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對敦煌文物才有了發自內心的敬畏。”

慢慢地,王旭東覺得,敦煌石窟不再只是石頭、泥巴,“它們是有生命的”。

最大限度延緩文物“衰變”

但石窟的生命終究有限,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播敦煌文物所承載的文化,成了幾代敦煌人面臨的問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便提出了“數字敦煌”的概念,敦煌研究院在國內文博界率先開展文物數字化工作。

資料圖:2018年8月6日,通過數字化采集後列印展出的大幅高保真莫高窟複製壁畫320窟“散花飛天”亮相敦煌。 楊豔敏 攝

王旭東曾說,保護是在和時間“賽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緩文物的“衰變”。

在王旭東任院長期間,“數字敦煌”逐漸成為現實。

據報導,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了150個洞窟的數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個洞窟能在“數字敦煌”網站上免費三維立體呈現。據說,其中的高清圖像比到洞窟現場,借著手電筒光看得還要真切。

資料圖:莫高窟遊人如織。王斌銀 攝

不過在王旭東看來,數字化手段保存文物還只是第一步。“要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為參觀者帶來不同的體驗,尤其是吸引年輕觀眾的關注,讓年輕人以全新的方式,接觸和認識傳統文化。”

也是在王旭東履新敦煌研究院院長的那一年,研究院開始實施莫高窟旅遊開放新模式:以網絡預約為基礎、分時段參觀為措施、數字展示組合實地參觀為內容。

資料圖:“數字敦煌”項目采集莫高窟61窟。 敦煌研究院供

今年3月,王旭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敦煌研究院將根據需求與微軟、騰訊、小米、亞馬遜、華為等公司開啟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一方面做保護,比如將石窟文物數字化;另一方面,把敦煌文化推介和傳播出去。

在他看來,要讓文物“活”起來,保護是基礎、研究是核心、傳承弘揚是目的。“通過保護,最終要將文化遺產賦存的豐富而又多元的價值呈現給公眾,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從中汲取營養。這就是我們保護、研究、弘揚要平衡發展的基本思考。”

資料圖:2017年5月8日,2017聯合國中文日活動“絲路-敦煌壁畫精品藝術展走進聯合國”展覽在維也納聯合國大廳開幕。敦煌研究院向聯合國機構贈送了敦煌壁畫高保真複製品。 張偉文 攝

“我們已經做好了走向國際的準備”

在接受採訪時,王旭東不止一次提及,20世紀90年代初,在一次敦煌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資深首席項目專家內維爾?阿根紐的一句話——“莫高窟文物保護現在是由我們來做,但也希望你們參與進來,遲早是要交給你們自己做的”。

事實上,在國際交往方面,敦煌有著“先天優勢”。

20世紀初,敦煌石窟由西方考古學家、探險者發現。而當時國內文物保護不力,不少敦煌文物流散國外。

可以這樣說,要研究敦煌,就一定要面向國際。

資料圖:2018年,王旭東(右)參加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文物展。楊豔敏 攝

王旭東認為,合作不能是尋求簡單的資金和技術援助,而是要通過合作培養人才,這樣才能擁有一支長期堅守大漠的人才隊伍。

2018年初,王旭東用了“立足敦煌,走向世界”總結此前一年的工作。

“向世界,就是要把敦煌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要主動走出去,要加大人員交流,讓更多國家的人們了解敦煌進而走近敦煌,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貢獻敦煌文化的力量。”

同時,王旭東也曾表示,“我們也已經做好了走向國際的準備,希望能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開展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項目”。

他說:“長期的國際合作也告訴我們,在全球化時代,幫助別人時要秉持一顆真誠的心,要有包容、寬廣的胸懷,以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為使命,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

“文創產品要能看到文化的力量”

在敦煌研究院院長的任上,王旭東曾很罕見地談到故宮,涉及的話題是近年大熱的文創產品。

資料圖:2017年臨近“五一”,敦煌研究院推出《敦煌壁畫內和壁畫外的勞動者》微信特輯。圖為當代著名工筆人物畫家潘絜茲1954年作品《石窟藝術的創造者》。 敦煌研究院供圖

2017年有記者問王旭東,故宮等博物館的文化創意非常火爆,敦煌在這方面有什麽想法?

王旭東的回答是,“莫高窟的價值和故宮的價值不一樣,我們一定要做基於莫高窟文化價值的文化創意,故宮的成功不能複製到敦煌來,但他們的經驗可以借鑒”。

應該說,在這次採訪中,王旭東表現出的對於敦煌文創產品的態度是謹慎的。

他說:“莫高窟背後更多是佛教文化,是不同文明交融薈萃的多元文化,要有不一樣的創意,就需要跟社會設計機構和品牌聯合,但是聯合也是有難度的,不是一件簡單的合作。就是要品牌設計師真正地了解敦煌,充分並且深入地理解敦煌文化藝術,這需要時間、耐心和文化積澱,這就要求我們不要太急躁。敦煌文化持續了一千年,一旦太急、做偏了,那就完了,要挽回是很難的。”

資料圖:為敦煌守護者在修複壁畫。 敦煌研究院供圖

王旭東也曾指出,與生活相關的創意產品,要了解市場,了解民眾所需,同時也要引導,而不是公眾要什麽就給什麽。“我們要拒絕低俗、媚俗、庸俗的東西,要做對美好生活有推動作用的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去影響公眾。”

他希望敦煌的文創產品不僅要讓公眾有“美的享受”,同時還要“能從中看到一種文化的力量”。

“莫高窟一千多年的營造史,也是中原文明和波斯、印度、希臘文明等多元文明的千年交融史,反觀今天,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相互尊重、溝通交流,從而形成一種廣泛接受的文化形態?”

如今,從大漠來到故宮,王旭東這位故宮新“掌門”引人期待。(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