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華永道葉旻:電商仍是中國零售市場增長主要動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隨著互聯網線上流量紅利見頂,消費零售線上線下發展機遇一度引發業內外的廣泛討論。12月2日,普華永道中國消費市場行業主管合夥人葉旻在2018新消費產業獨角獸峰會上表示,2019年預計整個中國零售市場的總體規模將達到6.77兆美元,其中線上零售的規模大概是1.25兆元。雖然線上的增速逐漸放緩,但是電子商務未來仍然是中國零售市場增長的一個主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在具體品類的增長方面,葉旻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0年,增長最快的消費品類分別是:高端精品、健康、生活時尚和互動體驗,尤其是互動體驗。在過去12年,有52%的消費者在旅遊、外出就餐,包括各種活動方面的體驗式的消費支出高於上一年,而該數據美國只有26%,只有中國的一半。

另外,葉旻預測,未來20-30年中國有92%的消費是來自於近城市以外的地區,即未來大量的消費需求來自二三四線,甚至更低層次的市場。

而移動商務和移動支付方面,葉旻分析,該領域已經逐漸達到相對飽和狀態,在未來它的增長趨勢也會逐漸放緩。而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這些新興技術將在整個零售價值鏈的各個層面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葉旻也指出,在這種環境下,消費領域的創業者們也面臨包括行業不確定性加劇、顛覆性技術、人才、網絡安全、資金等一系列挑戰。

對此,她認為,目前仍處於新零售的初期,所有企業,都要考量數字化對自身的影響,積極擁抱變革。但數字化能力的打造需要給予足夠的資源、更多的耐心和盈利容忍度。

而在新零售市場中,互聯網巨頭成為所有創業公司都不可繞過的存在。“新零售的發展主要是由阿里、騰訊、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推動,它們有資金,有技術,同時也加快了線下布局的速度。”葉旻表示,“但對互聯網巨頭來講,他們最終目的不是成為傳統意義上的零售商,而是為了通過打造整個零售生態圈,來打通線下的空間和產業上下遊,從而挖掘整個零售價值鏈中新的商業機會,去除低效、降低成本,最終打造出新商業模式或新物種。”

面對有資金也有技術的互聯網巨頭和愈發激烈的競爭環境,葉旻認為,要不要合作、站隊;如果進行合作,究竟在哪方面合作;如何打造能夠形成競爭優勢的核心實力;如何籌到錢,如何用好錢等都需要消費領域的創業者們仔細考慮。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