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式餐飲市場突圍,大家樂的大灣區戰略有何不同?

餐飲股在港股中是一個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板塊,不同於A股市場,它們在滬港深基金經理們眼中是“稀缺”的標的,也是當下市場“抱團消費”不可忽視的增長點。

港股中的餐飲股大致分兩類,一是業務扎根內地僅僅是赴港IPO的公司,比如海底撈、呷哺呷哺、味千(中國)等;二是從香港本地發家、近年來開始在內地拓展市場的港式風味餐飲,包括大家樂集團、大快活、太興集團、稻香控股、唐宮中國等。

但無論屬於哪一類,這些餐飲股未來市場廝殺的主要戰場必然在內地。大家樂近日一口氣與印力、保利、佳兆業等8家商業地產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宣告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加速內地開店計劃,率先打響香港餐飲股在內地擴張的第一槍。

大家樂集團行政總裁(中國)楊斌表示,目前公司在內地總共擁有107家門市,預計在2019-2020財年在內地新開20家門市,5年內公司在內地門市數量將會翻倍;通過與商業地產商的戰略合作,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策略布局將重點放在華南地區各大地產商合作夥伴的商場、社區等項目物業,同時也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軌道交通樞紐如高鐵站、機場等進行規劃。

突破香港餐飲股困境

大家樂近日發布的2018/2019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財年收入為84.94億港元、淨利潤為5.9億港元,均創下歷史新高。以7月12日收盤價25.15港元計算,最新市值為147億港元,在港股餐飲行業僅次於巨無霸海底撈。

但從業務分布情況來看,大家樂集團在香港和內地的收入和業務結構並不平衡。2019財年大家樂香港本地的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業務佔73.8%,香港休閑飲食業務佔10.7%,在香港的兩大業務合計佔比高達約85%,而內地業務僅佔13.6%。

門市情況與收入結構較為一致,該公司目前在香港運營包括大家樂、一粥面、活力午餐等速食門市298家,上海姥姥、米線陣等休閑餐飲門市60家,去年共新增19家分店。而在廣闊的內地市場,目前僅有大家樂一個品牌的107家門市,一年內新增16家分店。

對於兩個市場運營品牌和門市數量上的差異,大家樂集團CEO羅德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家樂目前面對的是不同的市場機會和份額。市場機會方面,香港的商業社會元素已經相當豐富,不同品牌各自有一些需求和市場,內地市場則有很多外地品牌,品牌面臨的競爭環境不一樣。

羅德承還表示,兩地市場份額基礎也不同,在香港大家樂的市場份額領先,但對於內地4000億的餐飲市場、快餐幾百億的市場,公司的市場份額並不大,滲透率還不高,因此需要專注整個管理資源在一個品牌上,先把它做出規模效應再逐步考慮將來。

傳統餐飲行業普遍存在利潤率偏低的問題,香港餐飲股利潤率總體在10%上下,比如唐宮中國為10.95%、太興集團7.84%、大快活7.42%,大家樂集團近一年營業利潤率為8.12%,處於行業平均水準。

羅德承表示,公司主要從三方面提升單店淨利潤,一是提供受歡迎的餐單組合,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餐單組合給顧客組合選擇,在價格策略上超值和創意並行,從而帶動客次和人均消費,這是增長的來源。二是提升營運效率,通過科技手段來提升顧客的體驗。三是控制成本,最核心的是通過全球採購的食材供應鏈來控制原材料的價格。

內地開店有無資金壓力?

對於香港本地的餐飲股來說,香港已經是較為穩定的存量市場,要想在營業收入規模上有進一步突破,北上內地開店幾乎是“不二法門”。

廣東通常會成為香港餐飲業內地試水的第一站,距離近、口味相似、市場潛力大等原因都使得廣東備受青睞。楊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家樂的五年內內地門市翻倍計劃,店面將主要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廣州和深圳為主,兼顧大灣區其他主要城市,而暫時不考慮內地其他地區。

“首先是品牌的口味和餐單,大灣區離香港最近,這個口味最容易在這個市場裡面跟本地的消費者產生共鳴,是最適合本地的。第二是品牌知名度和增長潛力,大灣區的整個市場份額佔整個內地餐飲市場10%,廣東是餐飲消費最大的省份,既然這個品牌的潛力優勢都集中在大灣區,我們的管理資源一定是放在大灣區。”楊斌解釋稱。

內地市場潛力雖然大,但激烈的競爭也是現狀之一。楊斌坦言,目前中國餐飲市場確實競爭壓力比較大,雖然目前經濟發展快、商場開發多,餐飲新進入數量大增,但關店率也很高,同店增長的壓力很大。“無論外部環境怎麽變化,最核心的還是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門市擴張也意味著對資金有進一步要求,羅德承的選擇相對“保守”,他表示“不搞加盟也不借貸”,通過自有現金進行每年至少20家門市的新增和近40家門市的翻新。

大家樂2018/2019年財報顯示,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為8.36億港元,在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方面花費2.93億港元,現金流對新增門市的支撐目前看尚且充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