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切莫讓內地樓市步香港後塵

觀察 本報記者 周雪松

“當40年後的人們回看2019年的粵港澳大灣區,會發出怎樣的感慨?那時候大灣區又將發展成怎樣的規模和景象?”綱要出來後,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火熱。各種講座、培訓會、中介分店和看房團也多了起來。

有圈內人說:“你說地產不好做,為何朋友們拚命的開分店,就是市場需求旺盛!樓市的潛在需求在暗湧!一套怎麽夠呢?”

有人拿深圳特區做例子,昔日的小漁村變成了如今的國際性大都市。言下之意,怎麽想象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都不為過。房產中介推波助瀾,各種“王婆賣瓜”把銷售項目吹噓一番。“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利好刺激,長期整體看漲。”“15—20年是大灣區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期,這個階段房價整體趨勢是肯定上漲的,所以不要徘徊,你不買別人買,等上漲了再賣給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廣州,某品牌中介在朋友圈透露,廣州珠江新城頂豪僑鑫匯悅台將上調價格。“僑鑫匯悅台一手樓全面上調漲價,單價23萬—25萬元/平方米。2016年6萬—8萬元/平方米貴,2017年14萬-16萬元/平方米貴,2018年18萬—20萬元/平方米貴,2019年23萬—25萬元/平方米。”此消息立刻引起當地媒體關注。不過,後經確認此消息有誤,但是這一消息是怎麽出籠的,跟開發商有沒有關係,還是中介故意製造的恐慌,催促大家買房?沒有人再去深究。

問題的關鍵是,在普遍看好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情況下,有關粵港澳大灣區樓市的一些言論,普通人很難辨別對錯。譬如有人說,“投資房產,是持有這個城市的一部分,不需要太多技巧,城市發展有潛力,房價遲早會上漲。”如果到處都是這些聲音,豈不是把當地樓市推到火上烤。

這讓人不由想起以前的香港樓市。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香港曾經輝煌的樓市轟然倒塌,泡沫破滅了。在此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香港經濟也元氣大傷,一度讓很多人成為資不抵債的“負翁”,直到最近幾年香港樓市才逐漸走出泡沫破滅的陰影。

痛定思痛,不難發現,香港樓市泡沫破滅與當初房價虛高有直接關係,香港的高房價讓很多普通居民“壓力山大”。因為房價太高,買不起房,至今還有不少香港人住在老破小的房子裡,這樣很難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粵港澳大灣區會變成大的房地產項目嗎?著名學者鄭永年對此表示擔憂。

有評論認為,綱要發布的利好消息很可能短時間內就會反映在區內的房地產投資和房價上,尤其如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這樣的熱點區塊的反應會更為迅速和明顯。

那麽如何在大力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同時有效抑製房價過快上漲?這也是廣大老百姓關心的現實問題。

鄭永年說,“房地產很賺錢,民間資本很多。但是政府需要明確究竟應該追求眼前利益還是更長遠的利益?所以能不能抑製大灣區內熱點地區的房價過快上漲,主要還是取決於地方政府的決策,畢竟土地供應是政府壟斷的。”

“很多人擔心粵港澳大灣區直接變成一個大的房地產項目,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們要清楚,大灣區的規劃初衷就包括緩解房價過高在內的大城市病。廣州、深圳、香港、澳門都已經有很嚴重的大城市病了,所以才要進行區域整合,帶入其他一些較小的城市,把更多的資源放在市場上進行配置,在區內互利互通。但如果地方政府的稅基問題解決不了,還得依靠土地財政,又不節製花錢,肯定不可持續。所以我們要通過整合,達到各個城市的生活性價比趨於均等。這就是政府應當有所作為的地方。”在鄭永年看來,如果把大灣區操作成房地產項目,地方政府通過“招拍掛”來從老百姓口袋裡掏出積蓄,那只會是失敗的開始。

這也提醒房企,切莫助推內地樓市步香港後塵,應該頭腦清醒,保持高度警惕,冷靜理性地對待房地產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