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緒帝師後人捐美183件中國國寶

於美國建國100周年紀念日建立的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以收藏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現藏有中國和日本繪畫5000余幅。

近日,該館對外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已接受史上數量最多,且意義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翁氏六代家藏書畫文物,共183件文物,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橫跨13個世紀5個朝代。

捐贈人是晚清兩朝帝師翁同龢的五世孫,美國知名華人收藏家,也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今年已有100歲高齡的翁萬戈先生。

翁萬戈

翁氏家藏可謂是美國頂級的中國藝術品私人收藏,並以其作品品質上乘、大師序列恢弘、保藏狀態良好和流傳著錄清晰而見長。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中國藏品以早期宋元書畫為特色,此次捐贈大大填補了館藏晚期書畫領域的空白。據了解,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預計將在2019年秋季舉辦翁氏家藏精選展。

翁氏為何有如此豐富的家藏?又為何要捐贈那麽多精品書畫給美國的博物館?這還要從翁氏先祖、清朝兩代帝師、著名書法家翁同龢說起。

翁氏先祖——翁同龢

江蘇常熟翁氏家族,父子宰相,同為帝師;叔侄聯魁,狀元及第;三子公卿,四世翰苑。

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翁同龢,他是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之後一路平步青雲,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書法縱橫跌宕,力透紙背,有顏真卿風骨。

《萊溪詩草》

翁同龢平生喜好藏書,在京為官四十多年期間,時常去琉璃廠訪書,陸續購進許多好書,其中不乏極其珍貴的海內孤本。清朝末年,時值戰亂,公私藏書多有散出,現存翁氏藏書的主要部分,都為此時購入。其所收藏的一批秘籍,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在內的國內外圖書館都沒有,被學界認為“學人仰望而不知其存否”!

“翁氏藏中國書畫品鑒”:萊溪居讀王翬《長江萬裡圖》、萊溪居讀梁楷《道君像》

翁氏家藏在家族中父子繼承,共流傳六代之久,最近的一代即是翁萬戈。

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

2007年Orientations雜誌 翁萬戈先生及翁氏收藏專題

翁萬戈1918年出生於上海,家族中極重視國學教育,翁萬戈4歲入私塾,頭一本書學的就是《詩經》。翁萬戈還記得,“常熟老家有藏書室‘知止齋’。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12歲時,翁萬戈已具備扎實的國學根底。隨後,家人才送他去天津上中學,接受現代教育。

1938年,翁萬戈赴美國普渡大學留學,1940年獲機電工程碩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隨即進入威思康辛大學美術系,改學油畫。此後一直從事繪畫、攝影及電影工作。

翁萬戈與攝影師斯坦納在博物館(約1950年)

1948年秋天,為避戰火,翁萬戈和他的家人把家傳收藏打包,遠渡重洋。先從天津運到上海,再從上海運到紐約,1949年初到了美國。其後數十年間,翁萬戈一直悉心呵護這批家藏,並潛心研究,著有多本專著。除了對家藏文化的研究,他也一直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從上世紀40年代初起,翁萬戈就開始參與拍攝,並獨立製作了數十部教育片和紀錄片,向西方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翁萬戈曾感慨地說:“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一番話道盡了他對家藏畢生的守護,也是一個收藏世家的繼承人所背負的傳承使命。

宋刻本《注東坡先生詩》翁氏家族舊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

2000年,翁萬戈曾將其家族收藏的80種,542冊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書,通過拍賣方式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圖書館。捐贈儀式上,遠在美國的翁萬戈發來傳真:我原籍常熟,而生在上海,所以對這件事感到莫大慶幸。我在這好似天涯海角一樣的美國東北山林間,夢想已經告別的家藏古籍,免不了斷續的懷念,但更為它們重返祖國,有說不出的無限欣慰。

翁同龢手抄康有為《上清帝第一書》翁氏家族舊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

2010年,翁萬戈先生曾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杓園祓禊圖》(又名《米氏杓園圖》),此圖是明代著名畫家吳彬應其好友、杓園主人米萬鍾所邀,為其杓園所繪製的圖卷。該圖卷由翁同龢在清光緒年間購得。

2010年,翁萬戈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杓園祓禊圖》

吳彬《杓園祓禊圖》局部

作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在過去的十年間,翁萬戈曾向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今年7月28日他百歲誕辰當天捐贈的,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翬的《長江萬裡圖卷》。

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局部

《長江萬裡圖》是翁萬戈最愛的畫作之一。畫中富有想象力地描繪了中國這條著名大江從入海口至源頭綿延數千公里的沿途景色,天氣巨集闊。說起這幅畫的收藏來源,翁萬戈回憶,這是先祖翁同龢1875年在居家附近文物市場尋獲的,愛不釋手,最後挪用原本存放購新宅的四百兩銀子購得此畫。

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卷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看中國畫,我的整個人生都和中國書畫聯繫在一起,”翁萬戈說,“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我來美國後到訪的第一家館,這裡也是我很有歸屬感的一個地方。我很高興我的家藏最終和博物館館藏匯聚在了一起,猶如命運使然。”

翁萬戈年輕時居住喧囂的紐約,晚年,終於在美國東北新罕布什爾州萊姆小鎮找到自己心儀的“田園”——“萊溪居”,取春秋楚國老萊子彩衣娛親故事,正應常熟老家“彩衣堂”宅名。整個一層樓全是書,中文的、英文的,有上萬本,還有原稿。翁萬戈說,他想做一個翁同龢平生圖錄,從祖宗像起,一直到翁同龢做官時的照片、親筆信什麽的,都可以擱進去,但就是擔心自己的年紀大了,做不動。

“您把事兒都做完了,後人沒事兒幹了。”有人逗趣道。“後人絕對有事乾!莊子所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老人笑起來回答道。

翁萬戈

翁 氏 家 藏

翁氏家族的收藏,以明清文人書畫作品為主,包括沈周、文征明、項元汴、董其昌、項聖謨、陳洪綬、朱耷、清代“四王”、惲壽平、華岩、金農等明清文人的書畫,翁同龢的墨寶、日記及少部分的文房四寶、玉印、古爵、如意等收藏品。其中,年代比較久遠的藏品是南宋宮廷畫家梁楷,以獨特筆法和風格繪成的工筆畫“道君像卷”。

繪畫

據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提供的資料,翁氏家藏以文人畫為主導,這也是宋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繪畫類型——精英化並富含表現力。捐贈中包括了7件董其昌作品,董其昌是明代的書畫理論家,奠定並宣揚了文人畫理論,並影響了隨後四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作為典型的中國文人畫家,董其昌倡導師法古人;而相比對景寫照的真實細節,他也更欣賞傳摩筆法的抽象價值 ——由此影響了後來的“正統畫派”。

王翬、焦秉貞,《安歧像卷》(局部),1698年。

王翬(清初六家之一)在董其昌眾多信奉者中較為突出,技巧水準也十分精熟。此次捐贈還囊括了11幅王翬作品。除了他最擅長的山水主題之外,還包括他與宮廷畫家焦秉貞合作的《安歧像》卷。畫面描繪了富甲一方的鹽商及藝術收藏家——安歧,以及凸顯他身份及修養的庭園別業。

翁氏家藏中也包括了山水畫家吳歷、王原祁和花鳥畫家惲壽平等其余各家。記載稱惲壽平曾因為密友王翬技法高超,故不願為天下第二手而放棄山水繪畫;而此次捐贈中包括他的一套《東園墨戲圖》,這件作品揭示出惲壽平在山水畫方面的突出能力。

翁同龢舊藏王原祁畫《杜甫詩意圖》

另外一件重要藏品就是王原祁的《西山春靄圖》卷,該作體現出畫家精湛的筆墨水準,以及兼善眾長又自抒機杼的綜合素養。這件作品與翁氏此前捐贈給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南山春靄圖》一起,都是畫家的精品之作。

華喦,《秋江泛月圖》,1748年

另外,藏品中還囊括“揚州八怪”之一華喦的作品,他的《秋江泛月圖》卷描繪了一位泛舟的文人,觀賞著水中的滿月 ——這個場景也呼應了許多中國古代詩歌的描寫。畫卷之後拖曳著知名文人學者的題跋,題跋主要撰寫於一次18世紀雅集。

沈周《蘇台紀勝十六頁書畫冊》(局部)1484-1504年

吳門畫家沈周的《蘇台紀勝十六頁書畫冊》是一幅綜合了詩、書、畫三絕的傑作。在這套冊頁中,藝術家描繪了他走訪家鄉蘇州的諸多名勝。這件作品很好地代表了沈周突出的筆墨能力以及詩意心境,這也是他500多年來廣為評論家們讚譽的特點。

沈周《蘇台紀勝十六頁書畫冊》(局部)1484-1504年

書法

翁氏書法收藏的時間範疇從唐代到20世紀。其中,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的手卷《家書卷九通》,展現出藝術家嫻熟雅致的筆意以及自由俊逸的動勢。文徵明向妻兒寄送的這九封信,是他寓居北京求官時所寫,也流露出他別的正式作品中不常見的感性一面。

文徵明,《家書卷九通》,1523年

翁同龢舊藏文徵明家書

清代藏品中還包括17世紀畫僧朱耷的 《八大山人法書冊》。朱耷的筆墨往往突破傳統,極具表現力。這本冊頁也體現出他對古代各家法書的豐富解讀,盡顯其書法方面的突出造詣。

翁萬戈先生藏《八大山人書法冊》

《大觀帖》是12世紀早期,在徽宗皇帝的授意下匯集成冊的歷代法書名帖拓本。原帖書法被仔細勾摩、鑿刻上石,隨後拓印成冊。翁氏家藏保存了現存少數的宋拓本《大觀帖》,因為《大觀帖》中原帖作品的傳世已屈指可數,因此這也是一份研究早期名家書跡至關重要的材料。

《大觀帖》拓本,1109年

家藏特色

通覽翁氏家藏,也可看出翁氏家族的收藏特色及偏好。陳洪綬是翁同龢格外鍾愛的一個主題,翁萬戈也曾於1997年出版了陳洪綬的學術研究專著。

翁萬戈先生撰《陳洪綬》

同時,捐贈中還有一套陳洪綬設計繪製的《博古牌》。 翁同龢格外珍視這組有豐富歷史人物故事、印製精良的酒令葉子,所以曾特地為該冊撰寫題簽、題跋和詩句。

陳洪綬,《博古葉子》(局部),1651-1653年

陳洪綬,《博古葉子》(局部),1651-1653年

陳洪綬,《博古葉子》(局部),1651-1653年

另外,這批藏品還包括翁同龢本人的書法作品,以及翁萬戈繪製的手卷《萊溪雅集圖》。這是一幅特殊的當代水墨畫,記錄了翁家1985年一次極有紀念意義的雅集聚會。當時參訪的客人是六位享譽世界聲名的中國藝術史學者,其中有四位都來自中國大陸赴美訪問。對這些學者來說,此次聚會也是一個可貴的契機,他們首次目睹了傳說中的翁氏家藏。

《萊溪雅集圖》翁萬戈繪

萊溪雅集:謝稚柳(左二)、徐邦達(左四)、王季遷、楊仁愷、翁萬戈等

對於翁萬戈的這批捐贈,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亞洲策展部主任喻瑜說道:“這批傑出藏品的捐贈,讓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中國文人藝術及文化方面可以展現出更豐富也更飽滿的敘事,而文人藝術至今在中國社會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我們深深感謝翁先生給予博物館和亞洲部的信任和信心,也將會通過研究、修複、展覽和闡釋的展開,致力於公開化這批家藏。”

爭議與思考

翁萬戈數次向美國的博物館捐贈如此大量的文物,在網上也激起了大量爭議。

有人認為:中華民族的珍寶應回歸中國這片土地;

也有人認為:翁萬戈是美國公民,東西是美國公民的私人財產,捐給誰人 家有自己的考慮,我們無權置喙。

有網友將翁氏向國內、國外捐贈做對比,覺得:翁氏家族這次把這麽多國 寶無償捐給美國,而多年前給上海圖書館的古籍卻是通過拍賣收取了450萬美 元,兩相對照,讓人多少不是滋味;

也有網友表示:這個結果雖然讓國人抱憾,但也不必苛責。波士頓博物館 技術條件良好,未嘗不是文物的好的歸宿。

當然,也有人為藏品擔憂:中國文物在國外就一定被善待嗎?例如英國收 藏的《女史箴圖》就被遭到了很大的破壞。

一位讀者感歎說:“前兩天去清華大學博物館看日本一美術館館藏的西方 油畫,人極多。我跟女兒說,西畫在中國幾乎沒有收藏,來到中國不容易,要 抓緊去看。看了翁家捐贈美國如此多文物,鬱悶啊,中國書畫、祖宗的寶貝, 想看的話,也得去那麽遠的波士頓看。要是一輩子不去波士頓,還就無緣得見 了。”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