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補鈣效果差?你可能沒分清缺鈣和缺維D的差別,趕緊看看吧!

寶寶出牙晚走路不穩,都是缺鈣的現象嗎?許多專家認為這些現象只是缺乏維生素D,那麼寶寶到底是不是缺鈣了呢?如果缺鈣要如何補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真相到底如何。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維生素D和鈣的區別。維生素D是一種類固醇的衍生物,它的作用主要是抗佝僂病,它可以促進鈣在人體內的吸收,調節鈣和磷的代謝,調節人體多種生理功能,它是一種營養素,可以看作是補充鈣的一種載體,我們不能錯誤的,將鈣和維生素D看成是一種概念,甚至互相交替去補充,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判斷寶寶是否缺鈣首先要知道寶寶需要補充的鈣量是多少。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來看,剛出生的嬰兒需要200毫克每天的鈣,半歲則達到250毫克每天,一歲多寶寶蓋的攝入量為600毫每天,4歲的寶寶為800毫克每天。可以看出,一歲以後的孩子對鈣的需求量增加,可能是為了適應兒童骨骼發育速度的改變,因此輔食的添加就是補充鈣的重要途徑,如何計算日常飲食中的鈣量是否足夠呢?

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半歲以內的寶寶還沒有開始吃輔食,因此母乳或者奶粉的來源就是鈣的來源。母乳餵養每天達到600毫升鈣就充足,如果是配方奶餵養每天的奶量達到450毫升也是可以的。

2、半歲到一歲之間的兒童已經開始添加輔食輔食裡的鈣無法具體計算,因此如果是母乳餵養,每天則需要達到750毫升。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可以根據奶粉的配料表自己計算。一般來說,輔食裡的鈣和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鈣量,相加是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因此缺鈣的幾率也相對較小。

3、一歲以上的寶寶由於飲食種類較多,鈣的來源也比較廣泛,因此計算就相對複雜一些,可以查詢食物營養成分表來進行計算。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實許多寶寶是不存在缺鈣的問題,而是缺乏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有哪些癥狀呢?

1、初期可表現為神經癥狀,比如愛哭鬧、脾氣大、精神不佳,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

2、出汗較多尤其是入睡以後頭部容易出汗時間久了之後,可能會出現"枕禿"。

3、佝僂病

佝僂病的典型表現有,囟門閉合較遲、方顱、雞胸漏鬥胸、年齡稍大的寶寶可以出現X型腿、O型腿或者出牙較晚。

4、由於維生素D是調節人體鈣磷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缺乏維生素D可以導致鈣磷代謝的紊亂,出現骨質疏鬆等全身癥狀,血鈣低還可引起全身抽搐等表現。

嬰幼兒應該如何科學補充維生素D呢?維生素D有十多種類型,其中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和維生素D 3,我們一般所說的維生素D是指維生素D3即鈣化醇。

1、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很少,可通過曬太陽補充,但半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曬太多太陽,如果有條件可以做好防曬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但曬太陽也不能很好地達到需要的量,因此要通過補充來滿足所需,可以選擇一些維生素D或者維生素AD製劑如伊可新來補充,或者吃富含鈣的食物如豆類、深綠色蔬菜和蝦皮等。

2、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生後半個月開始要補充維生素D 400個部門每天直到兩到三歲左右,如果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奶粉中的含量達到700到800毫升每天,就不需要額外補充。

3、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攝入過量會有中毒的問題,因此要注意補充的量。半歲以內的寶寶不超過1000個部門,半歲到一歲之內不超過1500個部門,一歲到三歲的寶寶不應該超過2500個部門。

家長們擔心寶寶缺鈣的心理可以理解,但千萬要認清楚寶寶是否缺鈣,不要盲目補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