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章開口炮轟:2019年我們不再需要性價比手機了?

“性價比”曾經是國產智能手機的代名詞,也是國內手機廠商出戰海外的“大招”。當初一加手機首次在海外亮相的時候,就是以出色的性價比令海外媒體為之傾倒,賺得了不俗口碑;而小米出戰印度之初,也是靠“性價比”策略攻城略地。

在國內市場中,“性價比”一度是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比拚的要點,或許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都陷入了唯性價比論的處境之中:如果你在中國推出的產品性價比不高,那麽就很難賣得好。確實,如果一款產品擁有出色的性價比,那麽就會很有市場,最近的例子那就是聯想用一年市場從中國32名攀升到第9,靠的就是“性價比”。

但時代在變,市場在變。我們可以看看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可以看到排名前五的廠商中,單純強調性價比的就只有小米一家,華為、OPPO、vivo和蘋果他們要不是現在基本不談性價比,要不就是從來都不談性價比。

看來事實的真相和我們的認知有一定出入,奉行性價比策略可以讓小體量廠商獲得一定進步,但似乎想更進一步就很難了。

無獨有偶,在我們都在思考性價比策略的利弊之時,魅族老闆黃章出來發話了。

黃章在魅族社區裡發言,表示未來會“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賣產品,不玩手段不操控加價”。最後黃章還補了一句,“追求其他品牌所謂的性價比我們也沒有意見”,言語中不難看出黃章對過分追求性價比的行為的不屑。

這話從黃章嘴裡說出來還是有些令人詫異的,因為魅族手機在過去幾年輝煌的時候,靠的正是性價比策略。

作為國內較有代表性的互聯網手機品牌,當年魅族和小米的“紅藍大戰”我們是記憶猶新。過去的MX系列、魅藍系列手機都是高性價比產品,沒想到現在魅族卻要改變方針。

難道在2019年,中國消費者已經不需要性價比手機了?

高性價比=難買到

幾乎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性價比機型都需要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備貨。

去年魅族15、16系列手機雖然產品熱度高但早期缺貨嚴重,為此黃章也沒少在社區上道歉;小米同樣是被備貨問題困擾多時,今年的小米9因為備貨問題飽受爭議;iQOO雖然已經基本實現平穩供貨,但在上市初期也出現了一定的備貨問題,更不用說聯想等品牌了。可想而知“庫存”、“備貨”是性價比機型繞不開的難題。

那麽,為什麽高性價比手機往往會面臨備貨問題呢?這和他們的銷售模式、供應鏈關係、成本等方面是密切關聯的。

1、性價比手機多數以線上渠道為主,預期銷量難有準確數字。

在行業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留存率”,指的是手機用戶從當前品牌更換到其他品牌的數量比重。在今日頭條在年初發布的行業白皮書中透露,在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中品牌留存率最高的是蘋果,其次是華為,第三是小米。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手機品牌的用戶留存率普遍要低於以線下為主的手機品牌。

互聯網用戶購買手機基本都是衝著“性價比”的特點而去,對品牌本身不算敏感。當競爭對手在性價比上再提升一點,那麽用戶就留不住了。因此,即使A款產品賣出了好成績,手機廠商也不敢保證B款產品也能複刻輝煌。出於對營收預期和虧損風險的擔憂,手機廠商自然就不敢大量備貨,往往是一批一批放貨,以試探市場反應。

2、成本控制嚴格導致良率不高,量產壓力大。

性價比手機一般利潤都不高,但手機廠商肯定是不會虧錢賣你東西的(當初的樂視除外),如此一來在成本上的控制就會更加嚴格。

最近有關小米9備貨問題鬧得滿城風雨,雷軍曾在微博上表示,主要問題是出在後置相機廣角鏡頭的良率上。當然零件良率問題的根源有很多,但我們認為如果小米9留足了利潤空間和解鎖成本上限,那麽這方面問題肯定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如果零件良率上去了,那麽自然就不會出現量產問題了。

其實這也基本說清楚了網友對於“互聯網手機為什麽基本都搶不到”的疑問,除了產品本身銷路確實是火爆之外,簡單說也就是有廠商在風控方面的考慮。或許這就是“性價比”所帶來的劣勢之一吧。

高性價比=線下不願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實際上在線下渠道,互聯網手機或者說性價比手機是比較少見的。線下渠道對利潤空間非常看重,像互聯網手機這樣利潤微薄的產品,線下渠道一般不會考慮主推。即便是像OPPO、vivo這樣的廠商所推出的線上性價比機型Z系列和K系列,也完全沒有在線下渠道開售的意思。

要知道線下渠道是分層級代理的,每過一個層級都要留下一定的利潤空間。在同樣售價的情況下,假如A款互聯網手機的利潤只有2塊錢,而B款非互聯網手機有10塊錢,如何選擇相信就很明顯了。

在互聯網手機熱潮過去之後,整體市場出貨又重新向線下傾斜,近年來手機廠商都加大了線下渠道的建設。小米、榮耀等手機廠商都多次強調了線下渠道,可以說線下渠道已經成為了戰略高地。

那麽互聯網品牌該怎麽在線下賣手機呢?小米、榮耀、魅族等廠商基本都是通過合作授權的方式找第三方渠道銷售,偶爾也會自己開直營店,而像360這樣的純正互聯網手機廠商是基本沒有線下渠道的。

這意味著小米等手機廠商對線下渠道的控制力度是非常有限,除非小米將所有的線下備貨都搬到小米之家裡面賣,否則的話就需要給合作商留利潤,要不然他們怎麽會幫你推小米的產品呢?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黃章有如此決定也能夠理解了,如果一直押寶在線上,專注於“性價比”,無異於自絕後路。從賽諾的數據可以看出,基本上國內前十的手機廠商都是以線下渠道為出貨主力,在大趨勢面前魅族不作出改變不行。

簡單來說,魅族要做的就是不再盲目追求性價比,在售價上適當調整,以達到手機廠商、供應鏈和線下渠道的三大歡喜。雖然對消費者來說售價的提高可能有有一些抵觸情緒,但如果能換來穩定的供貨和順利的購買體驗那麽還是值得的。畢竟比起用離譜的加價找黃牛購買智能手機,用稍高的原價從線下或線上渠道購買肯定是更容易接受。

但互聯網手機的利潤始終難以和其他手機相比,性價比高了線下不好賣,性價比低了怕線上有意見,這已經成為了矛盾。因此,手機廠商如何進行選擇和判斷,就顯得非常關鍵了。

互聯網手機如何找到出路?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發展了近十年,市場風向幾經變化,整體環境早就今非昔比。我們可以明顯見到,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追求已經從單純的性價比轉向全方位,包括功能完善程度、手機品質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否正常買到。

如今黃章發話,魅族算是退出了“性價比”大戰,或許魅族16S的售價不會那麽誘人,但卻有望獲得充足的備貨。這在如今搶購之風盛行的市場環境中,這反而可能是一個競爭優勢。

互聯網手機廠商過往的行銷模式是優先取得線上流量關注,然後再將流量轉化為銷量。但頻繁的缺貨卻在銷售初期打擊了消費者的積極性,換言之雖然是有了流量但無法更好地轉化成為銷量,後來雖然備貨量上去了,但熱度卻已經過去。

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已經漲到了3028元,這就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中國消費者不是不願意花錢,他們比起追求高性價比,更關心的是能否順利買到手機。

到了2019年,我們既需要性價比,但又不需要全是性價比。對於預算不多的入門用戶,高性價比的產品或許更有價值,但市場是多樣的,消費者層級也比較豐富,總有消費者希望能順利買到手機,而性價比則成為了次要選擇。

尤其是對小米這種等級的互聯網手機企業來說,性價比模式的紅利已經開始消退,如果未來想要繼續拓展市場,那麽就得進行改變。如果長時間地用將性價比的標簽和小米品牌捆綁,長此以往對小米未來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我們也看見了小米的主動求變,例如推出獨立子品牌紅米(Redmi)。紅米的自我定義就是極致的性價比品牌,它的出現可謂是繼承了小米一直以來的性價比路線。同時,紅米繼承了小米部分的基因之後,小米品牌也終於可以從中解放,去嘗試提升品牌溢價,去衝擊高端市場。

隨著行業的發展越發成熟,消費者的選擇也趨於理性。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快速消費品,消費者可不會再有耐心去花時間和精力“搶購手機”,畢竟備選產品實在是太多了。

在這裡小雷(微信:leitech)是認可黃章的說法的,手機廠商還是要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賣產品,如果產品表現足夠優秀,那麽即使不那麽有性價比也同樣會成為市場爆款。相反一味固守性價比而不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現貨的要求,不斷挑戰消費者的忍受能力,只會加速用戶的流失。

-----------------------------------

iPhone 小紅點太煩人?教你 1 分鐘換掉,無需越獄!雷科技公眾號(ID:leitech)回復:654 ,即可獲取軟體和教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