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季口苦怎麼辦?

春季,身體易出現口苦的狀況,尤其是早晨起床後,有些朋友嘴裡有苦味。這是肝膽之火上沖,膽汁不降的表現,此時自我調理常可恢復正常。

一、為什麼春季易口苦?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勃發,大自然中可以隨處體會到陽氣(活力)向外、向上釋放的狀態。人與自然同步,身體內在的活力也開始活躍。

中醫理論中肝屬木,有生髮的作用,在春天,肝氣更活躍,所以身體有肝氣上沖的表現:頭腦興奮、反應敏捷、容易發怒,如果腎氣不足的老人還會有一時性的頭痛、眩暈、失眠、頭項部出汗等陽氣外越的情況。

現代醫學研究,平時,膽汁由肝分泌出來儲存在膽囊裡,當身體進食咀嚼時,膽汁開始準備,當脂肪類的食物進到胃以後,膽汁噴發進十二指腸參與代謝。

如果肝氣上沖厲害,在夜間膽汁借著向上的力量溢出,從而晨起有口苦的感覺。平時素有肝膽疾患的人,則常有口苦的表現,也需要從肝膽入手來治療。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升降有序正常是自然界的規律,身體也是如此。肝在東方主升,肺在西方主降。要避免肝氣上沖,就要促進肺氣的降,升降平衡後,膽汁就不會溢出上沖,口苦的癥狀也就消失了。

二、自己動手緩解口苦

恢復肝、肺、膽的功能可以從經絡上入手。經絡是臟腑的延伸,是身體裡肌肉與肌肉、肌肉與骨骼、肌肉與肌腱、肌肉與血管之間的空間,經絡暢通意味著對應臟腑功能的正常。

身體被使用,很多肌肉、肌腱、骨骼的結合部會出現僵緊,這些地方用大拇指指間關節敲擊時會疼。這些僵緊意味著經絡堵塞,需要恢復。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堅持按揉,痛感消失,緊張的狀態會鬆解。痛,說明臟腑功能不在最佳狀態,通,意味著臟腑功能正常,所以疏通肝經、肺經、膽經的易堵塞穴位後,口苦的癥狀隨之消失。

肝經的常見易堵塞穴位是陰包穴、太沖穴。

1、陰包:大腿內側中線,膝關節上一掌寬處

2、太沖:在足面最高點,大腳趾和二腳趾分叉處

肺經的常見易堵塞穴位是孔最穴、魚際穴。

1、孔最:前臂掌面拇指一線,肘橫紋下2寸(3指寬)

2、魚際: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膽經的常見易堵塞穴位是肩井穴、風市穴、臨泣穴。

肩井穴在大椎穴和肩峰端的連線中點(肩部最高點);風市穴在大腿外側中線,膝關節上五指寬處;臨泣穴在足面,第四和第五腳趾間直上足面中部縫隙裡。

三、 易堵塞穴位疏通方法

肩井穴可以採用捏拿的方式來疏通。每日三次,每次捏拿十次,堅持三天,僵緊的肌肉會變軟,痛感消失。

陰包穴、孔最穴、風市穴可以用敲擊的方式來探查。敲擊時用大拇指的指間關節垂直發力,力矩三厘米,敲擊五下,痛感顯現出來,在痛處按揉,每天三次,每次兩分鐘,一周左右痛感會消失。

魚際穴、太沖穴、臨泣穴可以用食指點揉。點揉時用最小半徑旋轉發力,如果疼痛,需要持續刺激,每天點揉三次,每次兩分鐘,一周左右痛感會消失。

經絡是對稱的,所以雙側易堵塞穴位都要探查。哪個位置痛就堅持按揉,陰包穴、風市穴按揉疏通後可能出痧紅腫,這是正常反應,過幾日就消退了。

疏通肝經、肺經、膽經的易堵塞穴位,對於反流性食道炎也有輔助作用,讀者朋友可以實踐試試。當然,口苦嚴重,自我調理效果不明顯者還是要請當地中醫當面診治為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