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推臨床辨證絕招:小兒脈診

中醫脈診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古代醫學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就是因擅長切診中的脈診而名揚四海,脈診的準確性可見一斑。

小兒脈診,是兒推臨床中不可或缺的辨證方法,通過脈診,即可判斷小兒疾病的進退預後。

相較於成人的脈診,小兒脈診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小兒寸口部位較短,難分寸、關、尺三部,所以對7歲以下兒童多採用一指定三關的方法。即醫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時按壓寸、關、尺三部,再根據指力輕、中、重的不同,取浮、中、沉來體會小兒脈象的變化。7歲以上兒童可採用成人三指定三部的操作方法,視患兒寸關尺脈位的長短以調節三指的距離。

切脈時間應定在一分鐘以上,在孩子入睡時或安靜時施行,以防驚哭引起氣亂,進一步造成脈亂,難以掌握。

小兒脈象,主要分為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六種。輕按即得脈,為表證;按之感覺有力的表實證;每一息脈跳動不足四次為遲脈,主寒證,六七次以上,主熱證。同時應注意判斷是否為結、代、細、弦、滑、不整脈等病脈,代表著心氣傷、臟氣損、心之氣血失和等癥結。

脈診是盲校派(又稱張席珍流派)小兒推拿中的一種特色辨證方法,臨床中,小兒推拿師憑藉望、聞、問三診,再結合脈診,可以迅速判斷出孩子現階段的病症,得到對疾病的本質性認識,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有助於提高辨證技能,提升臨床診斷率。

張藝蓬老師師承小兒推拿泰鬥張寄崗老師,是張席珍流派小兒推拿第三代傳人及首席講師,擔任青島出版社《小兒臟腑秘籍》主編一職。

2018年6月14日,在由兒推網舉辦的張藝蓬小兒推拿提高班西安站補習班中,張藝蓬老師分享了小兒脈診的專業知識,從逐個講解操作步驟到詳解各個脈象,細微入裡,獲得學員的一致好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