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從小被坑到大還不夠?為啥還要給孩子買這款保險

  開學季一到,找貓妹問學平險的就多起來了,朋友圈的代理人也開始給客戶各種安利學平險。

  要說這學平險,貓妹表示有些實話必須說。

  Many years ago(具體Many是多少,就別問了,反正數字不小),學校是要求學生必須買學平險的,而且一年交50元,這在“萬元戶”還是有錢人的時代,並不是小數目。

  隻記得每年開學,我媽都一聲歎息,然後塞給我一張大鈔,讓我交給老師,年年如此,一直到中學畢業。

  等貓妹長大後了解了保險,知道了學平險背後藏著的奧秘,終於理解了我媽的一聲歎息。

  作為被學平險從小坑到大的一代,貓妹是斷然不會再給自己的娃們買學平險的,勸大家也要慎重。

  01

  學平險為啥火了這麽多年

  想當年,學平險是強製購買。為啥?因為保險公司給學校返點,返點還不少,一個學生身上賺一筆,算起來不是小數目。另外,管事兒的人,也會額外拿到好處費。

  對保險公司來說,即便扣除返點、好處費,這仍然是筆很不錯的買賣,所以每年幾家公司都會激烈的角逐。

  即便是保監會早就曾經發過公告,說學平險不是強製購買,但也刹不住這股學平險風。

  直到2015年6月,國家教育部、審計署等部門聯合發文,提出“嚴禁各級各類學校代收商業保險費,不得允許保險公司進校設點推銷、銷售商業保險”的要求,感覺強賣學平險之風才刹住。但仍有一些學校,“集體”購買,雖說不是強製,但班主任發了通知,基本上大家都會買。

  02

  “雞肋”怎還成了寶貝?

  貓妹不太能理解的是,有的學校不強製買學平險了,還有很多媽媽找學平險。

  對於學平險,貓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這是一款非常雞肋的保險。

  渣到家的學平險咱就不說了,貓妹特意挑了一款學平險中性價比很高的產品,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學平險是什麽樣的。

  這款產品一年保費100元,保障內容包括:

  ● 意外身故、傷殘:4萬元

  ● 疾病身故:2.5萬元

  ● 意外醫療:4000元(免賠額50元、免賠比例20%,每次事故門急診限額不超過500元)

  ● 疾病/意外住院醫療:4萬元(免賠額100元,按階梯給付保險金)

  ● 疾病/意外住院補貼:20元/日

  ● 監護人責任:5000元(每次事故,醫療賠償費用不超過2000元)

  ● 重大疾病保險金:2.5萬元

  學平險從設計初衷看,就是花小錢辦大事,盡可能多的保障,但這也是問題所在:追求樣樣通,往往樣樣松。

  這款學平險從保障的內容看,除了意外保障,還包括壽險責任、重疾險、住院費用、住院津貼、監護人責任保障,很多買保險的人不懂,看了這麽多都能保,就以為買了保險啥都能賠。

  仔細看一下,你會發現兩個問題:

  第一,保額不高。

  看一下每項的保額,比如意外身故、傷殘保額4萬元,意外醫療費用只有4000元,重疾險2.5萬,住院津貼20元一天……

  像住院津貼一天20元這種,現在醫院的床位流轉速度很快,很多問題不用住院,遇到大問題,一天補貼20元,住100天也不過兩千元,跟醫療費用相比杯水車薪。

  第二,就是隱藏的條條框框過多。

  除了明面上的保額,每項保障下都暗藏了各種免賠、限額,像“每次事故門急診限額不超過500元”這種細節要求,過於苛刻了。

  貓妹朋友的娃,去年在樓裡的走廊跑撞到窗戶磕破了頭,去醫院包扎上藥處理了一下,也花了一千多塊錢。

  而賣保險的,未必看不懂裡面的門道,但看破不說破,將這份保險作為了獲客的敲門磚而已:先讓你成為客戶,萌發保險意識,而後再滲透,讓你意識到保額不夠、保障不全,繼而再補充保險。

  03

  孩子的保險,可以這樣買

  給孩子買保險,社保是基礎,很多地區都有“一老一小”保險,可以盡早參保。

  商業保險的選擇其實也不複雜,有“兩大件”和“一小件”,兩大件是重疾險、醫療險,一小件是意外險。

  社保和商業保險搭配起來,能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絕大部分的意外和醫療風險。

  詳細的介紹,可以再看看之前貓妹寫過的文章《兒童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保障》。而且孩子的保險買起來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貴,裡面有保險計劃可以作參考。如果重疾險的保障期限不要求很久的話,保費還可以再低一些。

  哦,對了,保險計劃中的意外險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小飛俠”,剛剛給大家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戳這篇《家長必看!目前我認為很好的少兒意外險,剛剛上市了》。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動動手指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