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周年,天貓雙11打出三張新零售王牌!

文/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十年前為了活下去,張勇為天貓“造節”雙11。

 

十年之後,阿里生態首次統一番號,全面參與天貓雙11,十年磨一劍,該是劍鋒出鞘的一年。

 

全面參與是什麽概念?

 

就是天貓雙11期間,無論你在淘寶、天貓、閑魚、飛豬、優酷、蝦米音樂、UC等生活應用,還是打開盒馬、口碑、餓了麽等消費App,還是居然之家、大潤發、1919、天貓小店等線下賣場門市,只要使用阿里旗下的App,消費者都能積累“能量值”,換取天貓購物紅包。

 

在天貓雙11當天付款時,紅包可直接抵扣,使用無門檻,太凶殘了!

 

對阿里來說,每年的雙11都是創造新紀錄的日子,歷年來天貓雙11的成交額都在翻著番的往上竄:從2009年的5200萬;到2012年的191億,到2015年的912.17億、2016年的1207億,再到2017年交出的驚人戰績:1682億的交易額!

 

數字背後,是用戶購買力的釋放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也是天貓從零開始,發展成為阿里新零售主力軍的最佳縮影。

 

雙11第十年,天貓這次打出了“新零售”的三張王牌。

 

1

導購革命,

實現會員價值的再放大!

 

阿里做產品的邏輯跟百度、騰訊、小米等一眾科技公司都不太相同,阿里的套路是:“先定義這是一個什麽生意,再看這個生意需要什麽樣的產品,哪些技術能實現它。”

 

比如,它相信個人賣家的電商時代要來了,就有了淘寶;它希望控制整個的支付環節,就有了支付寶;淘寶假貨問題越來越嚴重了,知名品牌也接受了電子商務,就有了天貓和雙11;雙11的交易量迸發撐壞了伺服器,就有了“飛天”計劃和後來的阿里雲;龐大的網絡交易吞吐讓包裹川流不息,就有了自建的物流網絡菜鳥。

 

“50萬專屬導購”,這個項目誕生之初,在天貓內部的名稱是“天地會”,也是天貓今年打出的第一張王牌。

 

這麽看來,專屬導購解決了什麽痛點?

 

作為用戶的我們經常遇到這種兩種情況:第一,在進店逛的時候,只要掏出手機拍照,導購要麽瞬間變臉,要麽直接攔下來,因為他擔心,在店裡體驗完你去網上買,自己到手的業績就沒了;第二種情況更差,提前搜好官網的價格,拿到實體店比較發現價格不一樣,這時候,導購通常會這麽回答你:“網上都是假貨。”,可這個品牌方就很鬱悶了,線下和線上都是他的品牌和品牌資產啊。

 

所以,今年的雙11,天貓做了一件這樣的事兒:

 

每個消費者通過在門市掃碼,就能擁有一個專屬門市導購,來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對導購來說,不管這次有沒有成交,只要以後這個會員在線上或者線下任何場景成交,都算這個導購的業績。

 

我們以最早參與測試的化妝品牌林清軒為例,講講這張王牌的邏輯:顧客通過掃描店員在釘釘的專屬顧問二維碼,可以直接進入顧客手機淘寶的林清軒品牌號頁面,即可添加專屬顧問。

 

添加成功後,會員可以在淘寶消息中直接跟導購聊天,而專屬導購是通過釘釘後台與你互動,形成隔著兩個APP但無需跳轉的社交關係。

 

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之後,很多美好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了:

 

1. 不管有沒有成交,專屬導購都會竭盡所能的去服務。甚至你的專屬導購會說,“不買也沒關係,如果想好,可以去公司的旗艦店去購買。”

 

2. 很多導購自己會主動做直播,拍短影片。因為對他來說,只要他提供了內容,提供了服務,在哪兒成交都不重要了。

 

比如,淘寶上一位被稱為“鐵唇”的美妝網紅主播李佳琦,據說“年入千萬”,而他本人是歐萊雅的一名BA。李佳琦在今年上半年和歐萊雅合作了80場直播,傳播量達到1000萬人,而歐萊雅發放一撥電視廣告的觸達在5000萬人左右。

 

一個BA每個月領多少工資,投一撥電視廣告要花多少錢?

 

這樣導購增加了收入,消費者能自由選擇服務方式的感覺也很好。

 

對於商家來說,專屬導購為他們解決的問題就更大了:原來線上線下利益割裂,沒有數字化的工具,所以每個管道都想從服務到成交完全控制消費者,效率極低。

 

原來實體門市常常因為一名優秀導購人員的離職變動,丟失大量的顧客數據和資訊,出現會員流失的現象,而現在,每個導購都有一個釘釘工作台,全面數字化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2

雲店來襲,

打破線上線下那堵牆!

 

解決了人的問題,這隻貓還想解決店的問題。

 

在用戶逛天貓的旗艦店時,會發生這樣一種延遲效應:很多品牌,同樣一個貨品,可能會放到線下賣一段時間,再放到線上去,這樣就會出現時間差。

 

所以,這個雙11,天貓有一個更輕量級的概念——“雲店”,用戶可以在天貓或淘寶客戶端上看到品牌門市中的商品,並在線上進行交易購買,沒有延遲。

 

也就是說,2018年的新零售,天貓要對所有的品牌商,真正意義上徹底打通線上和線下的互通、連接和互動。品牌商和消費者在天貓上的互動,沒有線上和線下的區別。即便某個品牌商不以實體管道為主,也不管哪個消費者很好去現在實體場景消費。

 

雲店的概念,用天貓新零售平台事業部總經理葉國暉的話解釋更容易理解,

“品牌貨品的分撥,補貨和發貨,這些東西都可以在後台統一做,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前端用戶場景,是可以非常碎片化、場景化的。有些場景,消費者去全域搜索這個商品,旗艦店是最合適、最高效的方式。但是以一個本地服務的維度,以城市和商圈為中心去與一個品牌門市互動、複購和預約服務,雲店是非常有效的。”

這樣一來,對於品牌來說,數據資訊進一步打通了。打通之後,不管是旗艦店還是雲店,都將成為品牌的一盤棋,線下門市也能納入雙11活動範圍。

 

對於消費者來說,傳統門市將變成7×24小時的門市,再也不用受製於哪裡下單,在哪裡提貨。

3

下一個”雙11”,

天貓如何做到超預期?

 

除了新零售,阿里還打算把自己數字經濟體中全部的成員都拉出來溜溜。

 

阿里數字經濟體系首次全員All in雙11,“雙11合夥人制度”成為了天貓的第三張王牌。

 

除了歷年雙11的主力天貓、淘寶外,2018年阿里生態的參賽選手還增加了盒馬、餓了麽、口碑、飛豬、優酷等線下消費場景玩家,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線下賣場也都集結參戰。

 

一系列數字印證了2018年天貓雙11阿里對線下的投入,野心可見一斑:20萬+家線下智慧門市、400+城市、100+核心商圈,配合50萬智能導購,其中包括近100家盒馬鮮生門市,以大潤發、歐尚、新華都、三江購物、旺中旺、星力超市、中百超市等超過470家連鎖超市。

 

三張王牌組合拳一出,不得不說“很強悍”!

 

羅振宇說過一句話:“新零售之戰的本質,是一場效率的戰爭。”

 

但金錯刀認為,除了效率戰爭,新零售也是一場用戶體驗的戰爭。

 

天貓的基因,決定了它既有敏銳的用戶嗅覺,能準確提煉用戶真實需求,又有優秀服務能力和推動能力。

 

對於用戶,天貓不再想做“天上飛的那隻貓”,而是想做消費者理想生活的引擎,讓一切交易圍繞著我們最傾向、最習慣的方式發生;對於商家,天貓正在成為全球品牌商業數字化轉型更新主陣地。

 

去年的備戰天貓雙11的時候,逍遙子張勇巡視雙11項目組,連發三問:

給用戶的紅包發了麽?用戶優惠措施和回饋實惠爽了麽?平台上的商家對天貓的平台服務和系統支持滿意了麽?

 

而今年,天貓似乎有通過“新零售”拆掉阻擋線上線下那堵牆的決心。

 

今年到底會創什麽樣的記錄,2000億還是更多?

 

這場狂歡,才剛剛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