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日天漸寒,中醫養生有講究

冬日天漸寒,中醫養生有講究

中醫養生,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而中醫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今天就讓臨臨帶領大家了解幾種中醫養生的方法把!

食療養生

民以食為天,說到冬季養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通過飲食養生。冬季中醫養生應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但也不宜過於熱燥,應該適量的食用一些可以滋陰潛陽且熱量較高的食物。首先蔬菜、水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補充體內的纖維素和維生素。其次要多飲用豆漿、牛奶。除此之外可以進食一些糯米,糯米具有暖胃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對身體也起到養生的作用。

調養起居

中醫在冬季養生上強調的是早睡晚起,日出而作。意思就是在冬天更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衣服穿得過少,室溫又很低,容易導致冬季感冒而損耗體內的陽氣。中醫是非常看中人體的陽氣的,陽氣就像是溫暖的太陽,如果失去了就無法生存了。所以冬季養生同時需要注意及時添加衣物。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中醫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情志養生

養生必須養神,因為神是生命的主宰。而養神又要以「靜神」為首務,只有神志安靜,才能「病安從來」。養生還要調神,以避免各種情志的過激刺激。此外,「以恬愉為務」也必須牢記,只有精神永遠保持樂觀、開朗,體內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否則「百病生於氣」。因此,無論是冬季養生還是其他的季節,我們都應該保持自己的良好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個良好的心態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氣象越來越冷了,臨臨希望大家能參考上述方法讓自己有所啟發,預防疾病,注重養生哦。

文字: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