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6月6日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很多人容易出現睏倦、懶散、萎靡不振、失眠煩躁等癥狀,多是因「暑熱傷心」所致,及時糾正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芒種時節的氣候特點是空氣潮濕,氣象變得異常悶熱,而夏季心火旺盛,陽氣外發,伏陰在內。這段時期人易心氣不足,感到睏倦煩躁和悶熱不安,同時也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要防「暑熱傷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做到神清氣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內生。

芒種前後的氣候變化也與心血管病高發有關,氣溫劇烈變化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其次,夏季出汗多,血液的黏稠度提升了,加大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如果還有熬夜、晚睡的習慣,或者伴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更容易發病。此外,合理調補飲食、穴位按摩等也有助於祛除暑熱、養心健脾。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飲食應減酸增苦

芒種前後,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易於暑濕困脾。所以在飲食上宜減酸增苦,健脾利濕。多吃一些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掌握好低鹽、多飲、清熱的原則,水果中以瓜類效果佳,如苦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香蕉和菠蘿也可適當食用;蔬菜中推薦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青蒜、萵苣、土豆、鮮豌豆、毛豆等。另外,還可多食具有健脾利濕功效的食物,如綠豆、薏米、山藥、白扁豆、粳米粥、蕎麥、玉米、蕃薯等,少食辛熱之品(如白酒、羊肉、狗肉等)和過甜、過鹹的食物。如果有大量出汗的情況,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鹽水,以防止血鉀降低。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運動練掌托天門

芒種前後運動不宜過於激烈,勞則氣耗,過度運動會加劇熱量和水分消耗導致氣虛、內臟功能的減退和氣血的生化不足。可以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選擇輕緩的散步、慢跑等。經常練習掌托天門的動作,可用呼吸帶動調節,調理三焦氣脈。練習時兩腳距離略寬於肩,提掌平胸,旋腕翻掌,掌心向上,兩臂上舉,托舉過頭,切勿過仰。四指併攏,拇指外分,兩虎口相對,對向天門,兩手臂用暗勁上托,兩目仰視掌背,足跟上提,腳尖著地,用力貫穿兩下肢及腰脅部。兩掌變拳,緩緩收至腰部,配合呼吸,先深吸氣,隨著動作下落慢慢呼出,放下兩手的同時,足跟緩緩著地,收左腳並步直立。每天早晚各練習1次。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精神宜豁達清靜

重視精神調攝,要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不可惱怒憂鬱,應宣洩有度,通泄自如,事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切不可生閑氣、發悶氣,一定要豁達和自然順變。芒種前後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如果出現心煩意躁,不妨用幽默化解生活的煩惱,比如講個笑話、聽段相聲、抽時間陪孩子露營等。穴位按摩也是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對於伴有心慌、胸悶,經常心情煩躁不安的人群,平常多按內關穴有助於緩解癥狀。對於陽虛的人群(如畏寒、精神不振),可以適當溫敷、按摩神闕穴(肚臍眼),也有助於增益補陽。

芒種養生防「暑熱傷心」

起居要晚睡早起

芒種前後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建議晚上10點左右就寢,早上6點左右起床。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於氣血運行、振奮精神。掌握「子午覺」原則,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後不要立即起床,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鐘後再起床。不要因貪圖涼快而迎風或露天睡臥,也不要大汗之後吹風。

芒種前後雖然濕熱之氣較重,但陰濕之氣尚存,衣著不宜過於裸露,特別是逢陰濕的雨天不宜過於單薄,早晚外出或運動前後應注意增加衣物,不宜在濕地停留過長時間。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保證「汗出不見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