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運動旅遊,暢享騎行,一起來了解下這項健康運動

騎行,是一種健康自然的運動旅遊方式。只需一輛自行車,一個背包即可出行,簡單又環保。在過程中充分享受旅行之美,在困難中不斷挑戰自我,在旅途的終點體驗成功,都是騎行的魅力所在。那麼,騎行對健康有哪些好處?在騎行過程中需要注意那些方面呢?

騎行對健康的好處

減輕壓力:騎行時,一邊呼吸著戶外的新鮮空氣,一邊觀賞美麗的風景,有助於減輕心理壓力。

使大腦更健康活躍:騎行者要時刻注意周圍情況,這樣可以有效鍛煉大腦的反應力和靈活度。

鍛煉肌肉:每騎行100米,腿部的轉圈次數是50次左右,長時間騎行,轉動圈數會更多,這樣反覆鍛煉腿部肌肉,能使其更加緊緻、有型。

增強心肺功能:天天堅持騎行,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力。

改善記憶力:騎行可以改善與運動有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情況,從而改善記憶力。

減脂瘦身:騎行屬於有氧運動,每次以中等速度騎行40分鐘以上,每周不少於3次,堅持下來,可以達到減脂瘦身的效果。

正確的騎行姿勢

養成正確的騎行姿勢至關重要,能夠幫助愛好者們更適當地發力,從而暢享運動的樂趣。

1.整體姿勢需把握到位。上體前傾,頭部稍傾斜前伸,目視前方,兩臂自然彎曲,雙手輕而有力地握住車把,腰部弓屈,雙腳做垂直的圓周蹬踏動作,避免兩腿左右搖擺,將體重比較均勻地分配在臀部、兩腳和雙手上。

2.蹬踏方法要正確,且可常常變換。很多人習慣用腳心接觸踏板,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正確的蹬踏方法應該是用前腳掌蹬踏。需要提醒的是,在進行長時間騎行時,隻用一種姿勢極易引起腿部和腳部疲勞,所以要經常變換蹬踏的方式,可以試試以下三種蹬踏法。

自由式蹬踏法:即腳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踝關節的角度會隨著部位的不同而發生變化。腳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所形成的方向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

腳尖朝下蹬踏法: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向下,採用這種方法時,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故騎行一段時間後需變換姿勢。

腳跟朝下蹬踏法: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只在騎行過程中過度用力後才使用此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可以得到短暫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騎行注意事項

安全無小事,享受騎行樂趣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以防止事故發生。

控制速度:下坡時不要太快,在過彎道以及視線不佳的地方時要減速,過路口前需前後左右觀察路況,注意周圍人群。

保持距離:在騎行過程中,要與周圍的車輛保持安全距離,變道、停車前先要看看前後方有無來車。

保持專註:騎行時千萬別分神,要保持專註,特別是不能邊聽音樂邊騎車。

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逆行,發現有逆行車輛靠近時需減速避讓;不闖紅燈,不走高架橋。

用對裝備不論是在市區還是山區,騎行時一定要戴頭盔,以時時有效保護頭部安全。女性不要穿裙子騎車。穿長褲騎車時若褲腿較寬大,最好用帶子捆住,避免褲腿被絞進轉盤中,造成危險。

不要耍酷:騎行時不要做諸如搖晃車身、雙手脫離車把等危險動作來「耍酷」,生命只有一次,行車安全最重要。

注意環境:最好不要在狂風暴雨等惡劣氣象時騎行;夜晚騎行時,要給自行車裝好前後燈,自己穿好反光馬甲,這樣才能保證騎行安全。

(曹愛民)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