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吉祥三寶」爸爸因心梗離世!牙疼、肚子疼等都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爸爸」

「哎」

「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

「對啦」

「星星出來太陽去哪裡啦?」

「在天上」

「我怎麼找也找不到它?」

「他回家啦」

「太陽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

你還記得嗎

2006年春節晚會上,蒙古族歌手布仁巴雅爾和他的妻子烏日娜、侄女英格瑪,將一曲《吉祥三寶》唱響了大江南北。十餘年來,這首歌成為一代人心中的記憶

就在今天

一則悲痛的消息傳來

9月19日

「吉祥三寶」演唱者中的爸爸

布仁巴雅爾

因心梗不幸去世,享年58歲

那句「爸爸」再也聽不到回答

享年58歲

在現在這個時代

真的走得太早了

這不得不讓我們再次重視起

心梗

這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已成為健康的「頭號殺手」

更為可怕的是

當心梗發作

居然有一半多的人

不知道自己處在「要命時刻」

胸背痛、牙痛、喉嚨痛、肚子痛……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

都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

接下來

河青愛健康(ID:hqajkgfwx)

邀請權威專家

給大家說說這種要命的疾病

牙疼、肚子疼別大意

當心是心梗的前兆

心肌梗死

是冠心病常見類型之一

主要是由於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

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

而發生局部壞死

主要表現有

胸悶、持續劇烈的胸痛、大汗

嚴重時出現瀕死感

但是也有人會出現

以下非典型癥狀

千萬不可大意

癥狀一

牙疼

如果患者平常就有三高的問題,服用止疼葯後沒有作用,要警惕心梗。

癥狀二

嗓子痛

在沒有炎症的情況下,如突然出現嗓子疼,尤其伴有心慌、胸悶憋氣、出汗等表現,應該考慮是心梗。

癥狀三

肩背痛

如果肩背部莫名疼痛,同時伴有呼吸急促、出汗、頭暈等癥狀時,要警惕心肌梗死。

癥狀四

肚子痛

出現腹痛時,特別是有心臟病史的人,尤其上腹痛還伴有心慌、胸悶、出汗、口唇青紫,疼痛部位沒有壓痛等,就必須考慮心肌梗死的可能。

心梗發作,這幾點一定牢記

關鍵時刻能救命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如果發生了心梗

自己沒有特別重視

再厲害的醫生

再高科技的醫療技術

也無法第一時間幫到你

一般來說

胸痛超5分鐘

甚至20分鐘還沒有緩解

就要當心心梗

救命錦囊1

別急!先撥打120

有時候

心梗表現的癥狀不嚴重

不代表病情不緊急

所以自己不要不以為然

還要堅持自己去醫院

記住

如果懷疑自己心梗

趕緊撥打120

同時把門鎖打開

給搶救提供時間

為什麼要叫救護車呢

因為

一是能給你一定的救治指導;

二是能及時將你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為你爭取搶救時間。

對於急性心梗患者

如果不能在4-6個小時內

恢復血流重建

心肌就會永久死亡

造成心臟衰竭

這會嚴重影響

以後的心臟功能和生活品質

救命錦囊2

平躺等待救援

疑似心梗發作

第一時間應原地平躺

平靜地等待救援

平臥時

身體供應給心臟的血液

是最多的

冠狀動脈本身就缺血

站和坐都會

使心臟缺血更加嚴重

一般不推薦盲目用藥

應該聽從急救電話裡

醫生的指導

救命錦囊3

配合醫生治療

急診條件下

儘可能聽醫生的

不要和醫生討價還價

該手術就要立刻手術

緊急情況下

只有醫生才能救命

你不是大夫

討價還價耽誤的不是醫生

是你及你家人的生命

預防心梗

這幾點要做到

心梗這麼高的發病率

那造成心梗的因素有哪些呢

快跟著小編一起來數一數

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

吸煙、遺傳因素、年齡

缺乏運動、飲酒、肥胖

……

除遺傳因素和年齡外

其他危險因素

都是我們可以控制和改善的

這又回到了老生常談的問題上

關鍵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飲食方面

1

限制鹽和脂肪的攝入:成人每人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超過6克;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食物。

2

控制食量:每餐吃七八分飽即可,保持進餐規律,避免暴飲暴食。

3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建議每人每天攝入400-500克和100-200克。

4

多吃低能量、低脂肪、含複雜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0-500克。

5

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魚、禽、肉、蛋等。每人每天建議攝入120-200克,奶製品100克,豆製品50克。

戒煙限酒

建議您從現在開始戒煙,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最好不飲酒,如果非要喝,那麼白酒、啤酒、葡萄酒的量應分別少於50ml、300ml和100ml。

適量運動、控制體重

建議每周進行3-5次適當的有氧運動(每次30-60分鐘左右),如:慢跑、步行、游泳、騎車、跳健身舞等。

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疾病會誘發或加重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盡量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多與他人溝通,自我調節緊張情緒。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