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改變從何而來 從微信7.0看張小龍思想的嬗變

微信7.0版上周發布,我顱內高潮了許多天后,終於進入賢者模式,可以收起小桌板,調直桌椅靠背,冷靜點評了。

如你們所見,7.0版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微信最重大的一次革新。坊間有很多大佬以不同的體位進行解讀,但卻都忽視了「改革為什麽來」這一重大母題。

讓我們看一下大螢幕:

這話來源自王陽明,在微信7.0發布後,被張小龍引用到朋友圈。它可以看成是7.0版的思想源點與行動綱領。

王陽明的那句話,最淺白的理解是,你不去更新微信,那「看一看」、「時刻影片」和你就沒有關係,你的世界還是你的世界。

但我們可以更深度的解讀為:你的價值觀沒有對花做出評判時,花與你而言便沒有了意義。

再結合張小龍在騰訊年度大會上說的:「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在理論層面,張小龍遠學王陽明,近學貝索斯,並使二者成為自己建設7.0版浩瀚工程中的腳手架。

對王貝二人的理論甘之如飴,強調個人價值觀,強調個人審美,就成了張小龍思想的凝固劑,如此,我們再看7.0版的更新便可以豁然開朗了。

我想微信7.0版誕生的背後必然有那麽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在騰訊內部,應該有很多人提出「不依賴算法的紅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問題,在世人鼓吹 AI ,「今日頭條」來勢凶猛,「趣頭條」攻城略地,「抖音」逐日蠶食,「微信」該向何處去?

微信守闕,看起來是挑戰現行的「互聯網自然法則」。因為大行其道的「算法推薦」實際上屬於荀子一脈——製天命而用之(掌握並利用變化規律,造福人類),而張小龍的道統來源更近乎「人定勝天」,他相信人的力量。

於是,「點讚」變「好看」,強加了個體對內容的價值觀判斷。

以前給一篇文章「點讚」,或是發自肺腑的,或是機器操控的,或是禮節性的,隨意性強,個人的價值體現弱。

如今讀者給一篇文章點「好看」,這是一個「價值觀」的「按鈕」,它隨後會被推送到「看一看」那裡接受自身關係鏈上人群的檢驗。

被充分「賦能」的讀者,要麽是「責任變大,自由變少」,變得審慎,有了內容傳遞者的「恥感」,會想一想,給一篇毫無技術含量的行銷文點「好看」,朋友們會怎麽看我?

要麽是「權力在手,天下我有」,變成「利益輸送者」。自家的文章要點一下讓更多人看到;朋友的文章要點一下,人家也點我了,禮尚往來;刷屏的文章要點一下,存在感很重要。

因為缺少朋友圈那樣的「屏蔽」機制,諸位好友「裸奔的價值觀」在「看一看」這裡開始泛濫。開始看到很多不合你口味的內容,形成「資訊噪音」。當然,如果像朋友圈一樣,你可以篩選,都是你願意看到的內容,那又會形成「資訊繭房」。

未來微信會不會出「看一看屏蔽」功能,我想可能性不太大。按照張小龍的思想,你應該為你自己的價值觀負責,你的價值觀應該驅使你做出選擇。就像微信不會出「群置底」功能,不會出「查找互刪好友」功能一樣,你自己進的群,你自己選擇的好友,你自己決定去留。你自己關注的好友,構建了你光怪陸離的「看一看」。

你的不敢、不想、不得已,不就是你自己價值觀的映射嗎?那就是你看到的「花的顏色」啊。

我在的一個群裡有張小龍,他從來不說話,那個群資訊密度又很大,無用且無聊,我想他一定很煩吧。饒是如此,他沒有退群,他應該也有考量,有些面子,他得給。

最後的篇幅再說一說「時刻影片」。「時刻影片」如果有「日系人像」、「甜美可人」等濾鏡的話,應該活躍度會提升多倍吧。畢竟生活不止遠方的苟且,還有眼前的濾鏡,畢竟這是一個拍隻黑白貓,都想加個濾鏡才能出街的時代。

但是,死心吧。張小龍說了:「生活本身其實是不美好的,大部分產品只不過是在做各種濾鏡去欺騙用戶。」

哎,有時候我只是想騙騙自己啊。

在漫長的生活中,價值觀是很難隱藏的,於是它會暴露在「看一看」裡,它是沒有濾鏡「裸奔價值觀」;「時刻影片」也拒絕濾鏡,沒有瘦臉、祛痘、美膚。

好吧,微信7.0,開啟零濾鏡時代,各人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那麽,列位,今天的文章就給三表一個「好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