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哭泣的時候,往往是呼喚愛的時候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絡

1

前幾天。

在超市門口遇到一位匆匆去購物的媽媽。

手裡還牽著兩三歲的小女孩。

在跨台階的時候,因為孩子跟不上速度,所以就跌倒了。

然後哇地大哭起來,應該是摔疼了。

“你不長點眼啊!孩哭,有什麽好意思哭的,你自己摔的。“媽媽凶巴巴地指責孩子。

我看見小女孩爬起來追媽媽的模樣,內心好心疼她。

為什麽不想一下孩子為什麽會摔倒?

為何不給哭泣的小女孩一點而安慰。

你哪怕溫和地問下孩子“哪裡摔痛了,媽媽看看。”

有你的關懷,孩子會好受很多的。

雖然身體痛,但不至於心裡也痛。

有媽媽說,就得凶一點,否則哭起來沒完沒了。

真是如此嗎?

小小魚吃飯地時候,常常會不小心咬到自己地嘴唇。

每次都會哇地哭,眼淚劈裡啪啦地落下來。

“沒事,沒事!”你這樣說,他會繼續哭。

因為他認為你根本就是在敷衍他,他就用哭聲跟你抗爭。

用哭聲跟你表達自己需要關注。

“來,爸爸看看。”我跟他說,然後翻看他地嘴唇。

“真的有血痕,一定很疼,哎呀!爸爸也有時咬到,真的很疼,我知道那種疼,但是忍一下就不會那麽疼了。”

雖然他還是會疼的不高興,卻不會吵鬧了。

因為他知道你是認真的,而且關心他的處境,理解他的感受。

假如做不到呢?

那很多孩子會真的哭起來沒完沒了

因為語言和年齡的限制,孩子往往無法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描述不了自己的情緒。

往往只能靠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是從嬰孩時就具備的能力。

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呵斥、責罵甚至是打罵懲罰,他們需要的是來自與父母的接納和鼓勵。

因為,孩子哭泣的時候,往往是呼喚愛的時候。

2

情緒失控,是孩子心理發育的必經之路。

他們面對拒絕,面對突然改變的計劃(要求做一些他不喜歡的事),或者感到自己被忽視了(比如說話的時候你不聽),這時他們會大喊大叫,甚至亂扔東西,男孩們甚至會挑釁你,擊打你。

這時你還想著用理智來跟孩子對話?

我想效果往往不理想。

這時孩子也許等著你的道歉(比如有時是大人的緣故改變了原定的計劃、承諾,只是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輕易讓步。)

也可以跟孩子耐心地解釋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狀況。

而且,當孩子哭的時候,還可以試試如給他一個抱抱。

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裡提到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父親為自己4歲兒子總是突然大發脾氣而深感沮喪和困擾。斥責和懲罰只是使其愈演愈烈。這位爸爸了解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望的孩子,而且鼓勵是處理不良行為的最好方法。在這位爸爸看來,倒是有點像在獎勵不良行為。不過,他決定試一試。

當他的小家夥又一次突然大發脾氣時,這位爸爸單膝跪了下來,向孩子大喊:“我需要一個擁抱!”

他的孩子一愣,抽泣著問道:“什麽?”

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個擁抱!”

他兒子停止抽泣好長一會兒,才不敢相信地問道:“現在?”

爸爸說:“對,現在!”

兒子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停止了哭鬧,並且有點兒不情願地說:“好吧。”然後,他動作僵硬地給了爸爸一個擁抱。很快,僵硬就消失了,父子倆融化在彼此的懷抱裡。

過了好一會兒,爸爸說:“謝謝,這正是我需要的。”

兒子嘴唇微微顫抖說道:“我也一樣。”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擁抱的力量。

小小魚每次發自己那小脾氣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我會盡量蹲下來抱起他。

大多時候,他會在我的懷裡慢慢平靜下來。

3

有媽媽說這個方法對自己的孩子不管用。

因為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讓人抱。

的確,在發脾氣的時候,每個孩子的表現不一樣。

但不管如何,孩子內心總是會渴求跟父母和解。

而孩子劇烈反抗或者不願意親近父母時。

那其中一定有原因。

有的父母說是孩子太固執。

有的父母說是孩子自己找事。

卻沒有反省自己的行為。

有時,的確是大人做錯了,卻還怪孩子要愛哭。

有一位媽媽說,“每當打過孩子,尤其下手比較狠的時候,心情壞到極點,看到孩子蜷縮到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哭泣的時候,看到這個平時那麽可愛的孩子,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和我對抗,僅僅因為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自己就覺得憐惜、悔恨、心疼,心情複雜。我明明愛得深切,可又不停地傷害著。”

為什麽我們總是會跟最親近的人發脾氣?

是不是最親近的人傷害了能輕易原諒,傷害成本很低嗎?

所以上演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一次又一次的後悔。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情緒的不穩定,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4

接納孩子情緒的前提是父母能進行自我情緒調整。

你會發現,在很多父母的定的規矩立,孩子是不能哭的。

因為哭就是不乖。

因為哭會讓大人感到難受。

而後面這個原因更大。

我以前看到小小魚就火大,好端端地為什麽要哭?

哭能解決問題嗎?為什麽要哭呢!

有時會說,不要哭了,我很煩。

可是我為什麽會煩躁?

心理學上提到,每一個大人心中同時藏著父母(Parent)、成人(Adult)與孩童(Child)三種分身。

當我們親昵地抱著我們的寶貝,看著他們安睡的樣子,內心是非常滿足的,覺得自己什麽都可以給眼前的這個小家夥,畢竟他是我們帶來人世的,我們需要給他們無私的全心的愛。

這個時候,我們是愛孩子的父母,如同當年父母愛我們的樣子那樣。

孩子也是乖巧的,這時親子關係會很親密。

當我們面對危險,總是能從容地處理,給予孩子一些生活上的指導和建議,安排孩子的吃穿住行的生活,給孩子分享人生的經歷,這個時候我們是一個成人,這也是我們平時與人交往最基本的樣子。

這個階段的親子關係會非常融洽。

但是當我們被孩子的行為點燃怒氣時,我們內心變得焦躁,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如同小時候那被批評時流淚,被拒絕時撒潑。

於是內心會產生一種挫折感,有一種手足無措的失敗感。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哭泣會感到緊張、排斥、反感,於是變成了無理狀態,呈現出衝動的特徵,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就好像一個機器被啟動了一樣。

孩子的哭聲啟動了他們的情緒怪獸。

如果那段時間或者那個點,父母本身就焦慮或者忙碌不堪,更容易失控。

往往就會用吼罵來發泄情緒,震懾孩子,要求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因為已經沒有耐心來跟孩子好好說話。

只想著盡快擺脫這種失控的狀態,盡快讓孩子置於正常的軌道之中。

這個時候,我們內心中那個“孩童分身”冒出頭。

可以說,我們大部分的暴躁狀態是被自己這個孩童分身所左右。

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多麽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總是被壞脾氣控制,是無法讓孩子接收到愛的。

每個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愛,特別是那些看上去大大咧咧的男孩,更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和接納。

情緒平和穩定會帶來健康的親子關係,我們也才有機會走進孩子那神秘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

(本文為魚爸原創, 圖來源網絡,公眾號轉載可聯繫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支持原創就在文末點讚,讚賞魚爸,歡迎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