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們是明朝抗倭四大名將,你知道幾個?

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已經愈演愈烈,更多的亡命之徒和倭寇一起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禦史,由此開始了他在東南沿海一帶主持的抗倭生涯。他召徐渭、文征明、鄭若曾等為幕僚,參賛軍務;以俞大猷,戚繼光、盧鏜為大將,制定“攻謀為上,角力為下”,和“剿撫兼施,分化瓦解”策略,轉戰江、浙、閩、贛,每役躬擐甲胄,指授方略,終於彌平倭患,使東南百姓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湧現出不少作戰英勇的將領,這其中有四人被稱為嘉靖年間的抗倭四大名將。他們是戚繼光,譚綸,俞大猷,盧鏜。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幼年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史籍,後承襲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後受張居正的推薦,戚繼光被調往浙江、福建等地抗擊倭寇,戚繼光到浙江赴任後,發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一般,而金華、義烏的人比較彪悍,於是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繼光的指導訓練下,將其練成一支精銳的部隊,後稱“戚家軍”。戚繼光根據南方多沼澤的地理特點制定陣法,又給他的部隊配備火器、兵械、戰艦等裝備,戚家軍因此名聞天下。在之後的台州之戰、福建之戰、興化之戰、仙遊之戰中,戚繼光率戚家軍連戰皆捷,使倭寇聞風喪膽。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著有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萬歷十年(1582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給事中張鼎思趁機誣言戚繼光居心不良、不應該放在北方邊境,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萬歷十三年(1585年),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因此遭到罷免,回鄉後病死,諡武毅。

盧鏜,字子鳴,浙江麗水人,明嘉靖年間由世蔭任福建都指揮僉事,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深諳軍事。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3),38歲的盧鏜由世蔭嗣職福建鎮海衛千戶,歷官福建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參將、江浙副總兵、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職。盧鏜熟知兵法,智勇雙全,在江浙閩沿海奮勇抗倭三十多年,身經數百戰,戰功標青史,俘斬倭寇萬餘人。《明史·俞大猷傳》中稱:“(盧)鏜有將略。倭難初興,諸將悉望風潰敗,獨(盧)鏜與湯克寬敢戰,名亞俞(大猷)、戚(繼光)雲。”嘉靖四十四年(1565),胡宗憲被劾,朝廷以嚴(嵩)黨親信將其逮捕入獄,而盧鏜是因胡宗憲擢用並報功請賞的,又被視為胡宗憲的同黨,朝廷以抗倭督師不力、作戰失利等八大罪狀,盧鏜被逮治下獄,後又免罪遣歸故鄉麗水。盧鏜雖累官至朝廷二品大員,但家計蕭然,清貧如平民,世人無不歎其清廉。萬歷五年(1577),一代名將盧鏜病逝於麗水城,享年七十三。

俞大猷,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國術家、詩人,繼承了百戶的世襲職務。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中武舉人,被任命為千戶,守禦金門。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進犯浙東一帶,明世宗朱厚熜下詔調任俞大猷為寧波、台州諸府參將。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俞大猷是一位廉潔的將帥,對部下頗有恩惠,數建奇功,名震南部疆土。萬歷八年(1580年),俞大猷連續上疏三次,請求告老還鄉,回鄉後不久病死。朝廷追贈贈左都督,諡武襄。 俞大猷負有奇節,以古代賢人豪士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謀略而後征戰,眼光遠大,不貪近功。忠誠為國的精神老而彌篤,所到之處屢有大功。武平、崖州、饒平都為之立祠祭祀。俞大猷創立兵車營,設計創造了用兵車對付騎兵的戰術。官授平蠻將軍,死後被追諡為武襄。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軍事、國術著作,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詞等編匯成《正氣堂集》。

譚綸,字子理,號二華,江西宜黃縣人,明代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戲曲家,與戚繼光、俞大猷齊名,又與戚繼光並稱“譚、戚”。譚綸自幼飽覽詩書,思維敏銳,智力過人,性格沉穩。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譚綸受命任台州知府,當時東南邊疆已經遭受了數年的倭患,朝廷商議訓練地方鄉兵來抵禦倭寇。譚綸在當地招募鄉勇千人,練兵禦倭。後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台州地區倭寇。次年,數萬倭寇再擾台州,譚綸親率死士大戰,三戰三捷,使軍威大振,譚綸也因此聲名鵲起。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譚綸受任福建巡撫,剿滅福建倭寇,收復興化。隆慶二年(1568年),出任薊遼總督,負責京畿防務,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修建防禦台三千座,加強東北防務。史稱其“歷兵間三十年,計首功二萬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時乾城矣”。明神宗即位後,被起用為兵部尚書,累加太子少保。萬歷五年(1577年),譚綸去世,年五十八。追贈太子太保,諡號“襄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