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項羽:一個人的性格,藏著他未來的命運

作者:張風莉

他是楚國貴族的後代;是秦末起義軍的領袖;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傑出代表人物。

他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他帶兵打仗的水準,比之韓信、白起這樣的頂級名將也不遑多讓。他以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神話。

巨鹿之戰中,他衝鋒陷陣,對麾下士卒進行強大計程車氣鼓舞加成,從而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徹底粉碎了秦王朝的統治。

彭城之戰,是他譜寫的另一首大氣磅礴的史詩。面對劉邦率領的五十六萬漢軍並諸侯聯軍,他硬是殲滅對方數十萬人,使得劉邦險些喪命。

他,力能扛鼎、叱吒風雲,最後卻在楚漢戰爭中成了敗將,在烏江邊自刎。

他,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與叔起事,小試身手

項羽,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項氏世為楚將,封於項城,故姓項氏。”

楚國滅亡後,項氏家族曾慘遭屠殺,項羽和弟弟項莊跟隨叔父項梁流亡到吳縣,以躲避仇人。

項羽年少時性情極為頑劣,其叔父項梁教他讀書,他說讀書識字,只不過記住一個人的姓名罷了,因此沒有興趣。

項梁又教他學劍,他說學劍也只是和幾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的本領。項梁只好教他兵法,誰知項羽依然無法沉下心來,認真鑽研這“萬人敵”的奧秘。

一次,秦始皇外出巡行,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項羽看見後羨慕得兩眼放光,他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

聽了項羽的話,項梁急忙掩上了項羽的嘴,他害怕侄兒口出狂言,給家族再次帶來殺身之禍。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高呼,揭竿起義,秦朝的統治在風雨中飄搖。

同年九月,會稽太守殷通也準備發兵,想任用項梁和桓楚為將。當時桓楚在大澤逃亡,項梁便把項羽召來,暗中指示他將殷通殺死。

項羽連殺一百多人之後,手裡提著殷通的頭,佩戴著殷通的官印,殷通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他們嚇得全部趴到在地,懇請活命。

項梁便召集了這些部下,自任會稽太守,又任項羽為裨將,去巡行佔領下屬各縣。此番行動,項羽和叔父共募得精兵八千,於是發動了吳中起事。

與叔父的首次起事,是對項羽的初步歷練。小試身手之後,項羽從此正式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台。

巨鹿之戰,威震諸侯

公元前208年,秦軍的主將章邯鎮壓了陳勝吳廣起義,並且擊殺了楚軍的大將項梁。

之後,章邯更以二十萬秦軍,配合秦將王離夾擊趙地。

趙王歇向楚懷王求救,懷王便安排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讓他們一齊率軍北上,為趙國解圍。

到達戰場附近,宋義命令軍隊安營扎寨,原地休息,四十多天一直不提出兵援趙,還日日在軍中飲酒作樂。

當時已經入冬,氣象寒冷,又下起了大雨,將士們無以禦寒,加之軍中糧食已盡,只能靠吃野菜充饑。

對宋義的消極怠兵和不作為,項羽氣憤至極,他直接衝到軍營裡,闖入帳中殺了宋義,成為主帥。做主帥之後,項羽多次率軍進攻,章邯給王離輸送糧食的甬道,但收獲不大。

項羽便率領全部兵馬渡河,當援趙主力渡過漳水以後,項羽下令全軍破釜沉舟,每人只能攜帶三天的食物,誓與秦軍決一死戰。

在項羽身先士卒的激勵之下,楚軍士氣大增。他們以一當十,殺聲震天,奮然效死,秦將王離率領的長城軍團二十萬人,在巨鹿被楚軍一舉殲滅。

這支橫掃六國、驅逐匈奴的精華部隊的覆亡,也令當時作壁上觀的幾十萬諸侯聯軍,人人膽戰心驚。

他們紛紛衝出營壘,加入了反秦義軍。經過幾個月的連續出擊,章邯軍團的二十萬秦軍最後被迫投降,不可一世的秦帝國徹底覆滅。

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之後,於轅門召見各諸侯將領,那些諸侯無不跪著前來,且無一人敢抬頭仰視項羽。

鴻門宴上,放走劉邦

因為害怕投降的二十萬秦軍反叛,項羽將其全部坑殺,然後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

行至函谷關時,項羽聽說劉邦已經佔領鹹陽,不禁大怒。他率軍攻破函谷關,將四十萬大軍駐扎於新豐鴻門。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悄悄派人來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並且已經用子嬰為相。項羽聽了以後,愈加惱怒,恨不得立刻殺了劉邦。

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後卻不取財物女人,並且與民“約法三章”。范增更加斷定劉邦志在天下,便勸項羽早點對劉邦下手。

項羽的叔父項伯聞之,連夜前往劉邦軍中見好友張良,他欲勸張良逃走,卻被張良策反拉攏。

項伯回來後,便對項羽說,劉邦攻破鹹陽有功,並且他絕無稱王之心,所以殺掉劉邦是不義之舉,項羽對叔父的話表示讚同。

項伯見完張良,劉邦就率領一百多騎兵來見項羽。到達鴻門,劉邦假裝誠懇地對項羽說:

“我跟將軍合力攻秦,沒想到我先入關攻破秦朝,但是我絕不敢鬥膽稱王。我之所以守在關中,是在迎接大王您的到來。現在一些小人在說壞話,才使得將軍和我之間產生了嫌隙。”

項羽一聽,他的小心髒馬上打消了對劉邦的懷疑,他要的可不就是劉邦主動退出的結果嗎?現在劉邦這麽謙恭識趣,真是讓項羽高興不已。

項羽立刻以一種嫌隙全無的親熱口氣,對劉邦說:“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在離間我們,不然我怎麽會這樣!”

接下來,便是項羽為劉邦準備的鴻門宴。在這場最最著名的宴會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心有不忍,默然不應。

無奈,范增便讓項莊於席間舞劍,伺機刺殺劉邦。而此時已經成為劉邦親家的項伯,也拔劍起舞,一次次擋住項莊。

張良見狀,趕緊於營帳外找來樊噲,樊噲一聽劉邦的處境極其危險,他二話不說,提起家夥就衝了進去。

樊噲刀斧一立,對項羽怒目而視,他厲聲質問項羽道:“當初懷王約定,誰先入關誰就當關中王,大王您今天是要毀約還是怎麽著?!”

見此情形,項羽無言以對。劉邦趕緊借故上廁所,從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上逃脫了。

對此,唐朝王轂曾作《鴻門宴》一詩,表達了他對天下大勢的理解和對項羽隱隱的批判:

寰海沸兮爭戰苦,風雲愁兮會龍虎。

四百年漢欲開基,項莊一劍何虛舞。

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歸明主。

項王足底踏漢土,席上相看渾未悟。

楚漢之爭,兵敗途窮

鴻門宴之後,劉邦乖乖讓出了關中。過了幾天,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並焚燒秦朝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關中此時無主,有人勸項王在此稱霸。項王見秦宮室皆被燒毀,無意居留,便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於是帶著很多美女和財寶回江東了。

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佯尊楚懷王為義帝,分劉邦為漢王,並對天下十八路諸侯王進行了分封。

諸侯之間的權利紛爭,以及項羽和劉邦之間矛盾的迅速激化,終於導致楚漢戰爭,在這一年的八月正式爆發。

楚漢戰爭的開始階段,項羽佔絕對的優勢。尤其是彭城之戰,項羽一出手就以精兵三萬,殺死了漢兵十餘萬。

當漢軍被打得逃往南山,項羽率軍追到靈璧東阻攔,漢兵又落入睢水十餘萬,睢水幾乎為之不流。如果不是後來來了一陣妖風,身陷重圍的劉邦,在此次戰役中很有可能斃命。

彭城之戰的慘敗,使劉邦和他的智囊團,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

之後,他們不但組建了新的騎兵部隊,有效地阻擋了楚軍的進攻,而且合理調整作戰部署,四處聯合盟友,四處騷擾楚軍,尤其是不斷奪取楚軍的糧倉重地,使得楚軍一直受到軍糧問題的困擾。

公元前203年八月,已呈頹敗之勢的項羽,放下其高傲的自尊,向劉邦提出議和。楚漢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

九月,項羽率兵東歸,劉邦卻背約攻楚。公元前202年的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四路大軍,將一向自詡天下無敵的項羽,在垓下包圍。

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在垓下,眼看楚軍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項羽眉頭緊鎖,心急如焚。他想帶領人馬衝出去,但漢軍殺退一批,又來一批,項羽只好回到垓下大營,吩咐將士們小心防守。

一天夜裡,虞姬看到項羽不開心,便默默地陪他喝酒,突然,漢軍的營地唱起了楚地的歌謠,並且歌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激越響亮。

項羽大驚失色,急忙問道:“難道劉邦把楚地都佔領了嗎?不然,為什麽漢軍中楚人這麽多呢?”

楚營中的將士們,聽到家鄉的歌聲,知道敗亡已成定局,於是軍心潰散,紛紛逃走。項羽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不由得萬分悲愴地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唱著唱著,項羽不禁流下淚水,因為他一直以為自己是蓋世英雄,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今天這樣的結局。

美麗而重情重義的虞姬,和項羽一起哭泣。良久,她掙扎著起身,為項羽淒然起舞,飲淚和之:

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和垓下歌》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一首感人的愛情悲歌,此曲唱畢,為了不拖累項羽,虞姬即拔劍自刎。

看著最最心愛的人血染羅裙,項羽悲痛不已。他率八百子弟兵衝出重圍,卻被漢軍追至烏江。

烏江亭長對項羽十分同情,他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項王苦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於是,項羽謝絕了烏江亭長的好意,將烏騅馬送給亭長,然後手持短兵器,與追上來的漢軍殊死拚殺,最後慷慨自刎。

非天亡之,是人為之

項羽在悲壯的自刎之前,認為他的悲劇命運是天定的,是不可改變和逆轉的,於是消極地順從了他所認為的天命。

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體現了項羽的知恥明理和極強的自尊心,其實這恰恰證明了項羽外表強大,內心卻極度脆弱。

項羽一生自視甚高,他認為西楚霸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失敗,就是對他最大的羞辱。所以他寧可將自己的命運歸咎於上天的旨意,也不願在兵敗之後臥薪嘗膽,東山再起。

對此,唐朝的大詩人杜牧是這樣說的: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亭》

項羽的烏江自刎,固然是受他自己宿命論的思想影響所致,但他一步步走到最後的結局,政治上的不成熟是主要原因。

與人到中年、足智多謀的劉邦相比,初出茅廬的項羽,社會經驗難免不足。他擅長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卻難以洞悉那深奧的人心,所以他輕信人言, 優柔寡斷,錯失良機,養虎為患。

當項伯被張良拉攏,說劉邦沒有稱王之心,項羽便信了項伯;當劉邦信誓旦旦地向項羽保證,自己對權利敬而遠之,項羽便認為劉邦真的胸無大志,會對自己永遠服帖稱臣。

正因為對劉邦沒有防備之心,項羽在鴻門宴上,才會對范增的暗示置之不理,劉邦才得以從項羽的眼皮子底下溜走,幾年後羽翼豐滿,最終將項羽逼至絕境。

項羽一貫以個人的武力自矜,不懂得團結和籠絡人才,致使韓信、陳平、范增等人不得不離他而去。劉邦曰:“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高起、王陵曰:“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自帶英雄氣質,他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但項羽同時嗜殺成性,多次屠城,尤其是殘忍活埋二十萬秦軍降卒,使得秦人對其恨之入骨,最後紛紛加入漢軍陣營,造成項羽兵力不支,四面楚歌。

項羽從小既不讀書也不喜歡兵法,隻憑傑出的軍事稟賦作戰,但是仗打得多了,稟賦難免不夠用,這時就需要學習、鑽研。但項羽哪裡能靜下心來,精研韜略?所以楚漢戰爭後期,天下局勢的複雜多變,還是讓項羽有些迷糊和傻眼。

項羽是勇武千古無二的戰神,他身經七十餘戰,很少失敗,周恩來對項羽的讚譽極高,認為他和拿破侖都是世界之怪傑。

但是軍事天才不一定能成為傑出的政治家,所以最後奪取天下、開創西漢基業的人只能是劉邦,而不是項羽。

因為,一個人的性格,藏著他未來的命運。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會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