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小滿,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民間對小滿的解釋是「鬥指甲為小滿

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

故名也

也就是說,從小滿開始

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

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

小滿節氣養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

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怎麼養生~??

小滿如何養生

1除濕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小滿時節我們要調整日常飲食起居。很多人認為夏季胃口差是氣象太熱所致,其實「濕」才是罪魁禍首。防濕要多吃些利濕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如紅小豆、絲瓜、山藥;少吃魚蝦、羊肉、鴨肉、芒果、榴槤等。中醫認為生薑能溫中散寒驅濕,可以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薑。

長按揉三裡穴(小腿外側,膝蓋骨的斜下方)與豐隆穴(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也有利於人體水分的運行和排泄。

另外要勤換衣服,穿著盡量寬鬆舒適、吸汗透氣,以免濕氣鬱積在皮膚,誘發濕疹等皮膚病。

2苦菜當令

小滿養生向來推崇「苦菜當令」,包括苦菜、苦瓜、蒲公英等。苦菜久服,能夠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

平時腸胃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覆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舊疾。想要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

3健脾養胃還要食鮮

湯、羹、汁等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同時方便消化。小滿時節,可以多吃些。

炎熱氣象,人體水分消耗多,各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需求,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

俗話說「小滿見三鮮」,三鮮指「黃瓜、蒜薹、櫻桃」。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

注意:果蔬一定要「鮮」,久放則營養成分流失大半。

4調適心情,怡養心性

小滿時節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此時可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釣魚等可怡養性情,也可晨練,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

小滿吃什麼

1黃瓜:清熱解暑

氣象漸熱,吃黃瓜很解暑。黃瓜性寒涼,水分也特足,爽快又清熱。很多人不吃把黃瓜把,嫌棄它口感澀,沒水分,其實黃瓜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尤其是尾部,能降火、開胃,吃的時候可千萬別把它扔掉了。另外,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製脂肪的吸收,想瘦身的人可以適當多吃些。

2蒜薹:溫通活血

蒜薹是小滿時節應季蔬菜,有溫中下氣之效,適合這個季節給身體補充陽氣。雖然天熱了,但有些人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這是胃寒的表現,吃些蒜薹有溫補的作用。另外,蒜薹中還含有辣素、大蒜素,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3櫻桃:養胃祛濕

小滿櫻桃熟,酸甜可口的櫻桃可以益脾養胃,祛風勝濕。櫻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有養顏潤膚之效。另外,櫻桃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用眼較多者吃些很好。

推薦一款冰糖櫻桃飲:櫻桃洗凈榨汁,調以冰糖當飲料喝,能養胃,對食欲不振、腹瀉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4苦瓜:清熱解暑

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之功。

涼拌苦瓜最為簡單,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5薏苡仁:祛濕健脾

薏米又叫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薏米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泄瀉、消化能力減退,體內有「濕氣」的人群尤為適宜。

薏米最好的吃法: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沖服。

6綠豆:解暑去火

我們都知道,綠豆能解暑、利濕、解毒,一碗綠豆湯是解體內暑熱的好幫手。而且夏季出汗過多,喝綠豆湯不僅能補水,還能提供鈉和鉀,缺乏這兩種元素會讓我們感覺睏倦無力。不過,經常腹脹、腹瀉的患者則不宜頻繁飲用。

7荷葉粥:清熱解暑

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夏季常喝荷葉粥可以解暑,對頭暈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症有效。取新鮮荷葉一張,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與大米或綠豆共同煮成粥即可。

用荷葉水洗澡還可以防治痱子。取荷葉適量,洗凈,加水煮半小時,冷卻後用來洗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