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文: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周哲 孫婉瑩 熊柴

當前中國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時,我們《計生機構取消,或將全面放開生育,你生麽?一文引起熱烈反響,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發起調研,12萬人參與生育意願投票。但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在假設未來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背景下,意願生育率僅為約1.73,大致相當於1.4的實際生育水準,較當前情況未有明顯回升。

70後因為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想生不能生,80後90後作為生育主力,面臨著贍養4位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濟成本(教育、醫療、房價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比如,在教育方面,公立幼稚園的數量大幅減少導致許多家庭被迫選擇價格昂貴的私立幼稚園。

精選留言:

1、“丁克發現沒有選項。”

“不想生,連婚都不想結。”

“免住宿費麽?免教育費麽?免奶粉錢麽?不免?免談。”

2、“70後,二胎放開前一直想生,部門、計生像猛虎。放開後也想生,身體不行了。”

3、“80後就是被坑的一代,一個家庭4個老人,現在還讓多生幾個小孩,有幾個敢生的。”

4、“房子,教育,醫療,三座大山就是現實。”

5、“雖然生了兩個,可真是一朝生二胎,小康變月光。”

我們建議,盡快讓生育權回歸家庭,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並改革相關配套政策,提升中國人口生育率回歸至1.8-2.1的適宜水準。包括對生育二孩給予個稅減免、孕期保健補助和住院分娩補助等政策激勵;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長效機制,強化“人地掛鉤”,避免貨幣政策“放水”刺激;提升教育醫療社保和保障房等財政民生支出比重,並優化支出結構。比如,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增加公立幼稚園供給,並將九年義務教育延伸至十二年義務教育,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時,推進中國從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本紅利轉變。

此外,人工智能在生育問題探討中被經常提及,但能否解決中國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還未有答案。當前專門化的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部分替代勞動力,但具有創造力、常識、抽象力的人工通用智能(人類水準的人工智能)還很遙遠。

1、調查結果:鼓勵二孩和全面放開下生育意願仍不樂觀,不生孩子比例超預期

從調查結果看,即使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生育意願也不容樂觀。本次調查同時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和微博三個平台進行,共有12.3萬人參與投票。我們在設定提問時未假定鼓勵二孩政策的具體內容,在前兩個平台未設定“不生”選項,且由於網絡調查難以知悉樣本分布,但調查結果仍具有較大參考價值。即使假定所有家庭都會生育,在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背景下,根據我們的直接調查統計,生1個、2個、3個、4個孩子及以上的意願比例分別為33%39.9%17.3%9.7%。粗略計算,意願生育水準為2.04,大致相當於1.7的實際生育水準,與1.8-2.1的適宜生育水準仍有一定差距

考慮不生的比例後,調查反映的意願生育水準約1.73。雖然在含不生”選項的某平台投票樣本只有近700人,但有高達26.7%的人選擇不生,這大大超過我們的預期,據該樣本計算意願生育率僅為1.5。從現實看,不生孩子的情況主要包括不孕不育、不婚同性戀、丁克家庭、單身主義等。當前中國已婚夫婦不孕不育發生率高達12.5%-15%規模約4000萬-5000萬,大部分在於後天原因,比如環境汙染、過度熬夜、工作壓力、不良習慣等。雖然不孕不育可通過藥物治療、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得到部分解決,但多數仍難以治療。此外,加上部分同性戀人群、丁克家庭、單身主義群體等,保守粗略估計不生的比例可能在15%左右。因此,結合其他調查數據,在考慮不生情況下,不生、生1個、2個、3個、4個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5%、28.11%、33.89%、14.74%、8.27%,由此粗略估計的意願總和生育率降至1.73。如果不生的比例上升至20%,則意願生育率則進一步降至1.63。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1.73的意願生育水準大致等於1.4左右的實際生育水準,生育形勢非常不樂觀。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存在鴻溝,且意願生育水準高於實際生育水準的幅度隨著年齡變小而逐漸變大。根據中國社科院人口學者王廣州等2016年的研究,1966-1970年出生隊列的意願生育水準比終生生育水準高0.21,1976-1985年出生隊列這一差異上升到0.25,1986年及以後出生隊列達0.36。這意味著1.83的意願生育水準最後成為實際生育水準,還應減去0.3左右,即在1.4左右。這與中國當前1.4-1.6的總和生育率基本持平,與1.8-2.1的適宜生育水準存在很大差距。

270後想生不能生,8090後想生不敢生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在15-49歲,最佳生育年齡一般在23-30歲,最好不超過35歲。70後已具備一定物質基礎,生育二孩意願強烈,但女性、男性均已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成功妊娠並生育的可能性較小。8090後作為當生育主力,面臨贍養4個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濟成本(教育、房價、醫療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

1)教育成本高抑製生育意願。談及影響生育意願的因素時,大部分網友提及教育成本太高,包括私立幼稚園學雜費,幼稚園及小學初高中階段輔導班費用、大學學費及生活費等。特別是城市私立幼稚園,月收費在2000元以上的不是少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幼稚園從2001年開始被大量推向社會辦學。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1997-2016年全國幼稚園所數從18.2萬增至24萬所,但非民辦幼稚園所數從15.8萬所降至8.6萬所,佔幼稚園總所數的比例從86.5%降至35.7%。分城鄉看,2001-2016年,城市、縣鎮、農村的非民辦幼稚園所數佔比從56.3%、43.9%、71.6%分別降至23.5%、27.7%、50.4%。公立幼稚園的數量大幅減少導致許多家庭被迫選擇價格昂貴的私立幼稚園。2003-2016年,城市、縣鎮、農村的民辦幼稚園入園人數佔比從33%、31.6%、10.7%分別上升至62.8%、63.6%、34.7%。

根據新浪教育《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抽樣統計,學前教育階段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26%,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佔21%,大學階段佔29%。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網友 有**:現在小學初中費用還好,幼稚園太貴不管是私立的還是公立的,真是壓力好大,我家三娃二胎雙胎,養娃養老人、房貸現在就是月光族。

網友 鍾**:就幼稚園說吧!正規的12000元一個學期,沒有牌照的6000-7000元 。我家小孩滿三歲的時候報了6千多的,讀了三天被封了,錢退了。重新找已經遲了,貴的讀不起,現在4周歲了還沒讀上!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回老家也不會種田!黯然淚下……

網友 蛋**:坐標安徽四線,二胎還有20天出生,但是社區谘詢了很多次,啥福利政策也沒有,各種懷孕檢查耗錢耗時耗力,老大幼稚園教育一年一萬2千多,我都不知道這後面我怎麽供養,夫妻二人一年收入不到十萬!

2房價高抑製生育意願。網友們多次提及房價過高是“想生而不能生”的關鍵原因之一。儘管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快速增長,但收入增長仍然趕不上房價。對不少家庭而言,如果生二孩,現有住房可能住不下;並且,除了自住,大部分家庭也會考慮未來給孩子攢錢買房結婚。在2016年之前,主要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但2016年以來不少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明顯上漲。

根據Numbeo網站統計,2018年初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價收入比均在40以上,位居全球主要城市第一、第二、第四位,遠超全球275個主要城市房價收入比中位數9.4。儘管Numbeo網站的數據可能存在偏頗,但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網友 有**:雙教師,有時間,有精力,但是不敢生二胎。房價太高了,生了孩子住哪裡?

網友 Ka**:如果房價繼續上升,怎麽放開都沒用,你想一下,稍微有點文化基礎的哪對夫妻不想在務工城市帶著子女上學,因為戶口和房價把孩子留老家讓孩子做留守,有幾個人願意生出來讓孩子做留守?

網友 蓋**:坐標最敢生的山東。很多人在拚命生,醫院婦產科四十一二的多的很,四十三四,四十四五也很多。很多老大十五六了還要再生一個。二胎放開的確太晚了。當然周邊也有很多不生的,越是年輕的八零後九零後反而不生。一胎女兒的會考慮生,一胎兒子的再生需要很大勇氣。房子,教育,醫療,三座大山是最好的避孕藥

3)時間精力成本抑製生育意願。80後90後一代正處於事業起步或快速成長期,工作壓力較大,在此背景下養育孩子所帶來的巨大時間精力成本讓一些人望而卻步。特別是對女性而言,撫養孩子的機會成本更大,如工作機會、晉升機會等。因此,撫養孩子在時間上與職業發展衝突,在經濟上卻依賴職業發展,80後90後面臨著艱難的平衡。

網友 浩**:現在生孩子的都不是考慮養不養得起的問題。系你根本無辦法有時間去照顧第二個。

網友 鄒**:坐標深圳,年收入百萬,兩個兒子。老大準備上小學,學而思幼小銜接陪讀中!每晚輔導功課心力交瘁,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教育變成了這樣,孩子教育不但要錢,還需要家長大量的精力,最好有一方能全職帶娃。即使我有經濟基礎也有給力的老人幫忙,但是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一個也不會生。

網友 李**:為了要二胎,職業生涯已斷送。公司沒有明著辭退,但已被迫請假回家,無工資還要自負保險。要說在我們國家,女人要個孩子還真是忍辱負重,受盡委屈。四線小城要二胎的不算少,懷孕前期不敢讓部門知道,孕晚期或者生完孩子後也就是失業的時候了。除了自己調整心態,忍辱負重,還真是別無他法。心酸……

4)綜合權衡下,生二孩讓不少80後90後家庭望而卻步。從政府的角度,進一步提升相關民生開支比重可以降低家庭生育成本。不可否認,近十年來中國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支出比重明顯上升,合計佔比從2007年的29.2%增至2017年的34.3%,其中2017年教育、醫療、社保支出佔財政比重分別為14.9%、7.2%、12.2%。但與發達經濟體相比,儘管發展階段和發展模式存在差異,相關民生支出比重提升太空依然較大。以美國為例,2016年美國政府在教育、醫療和收入保障方面的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3.6%、21.7%、21.3%,合計56.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政府也需要從增長型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生還是不生?——來自12萬人的生育調查

網友 美**:我,90後,年收入40萬,在一線城市生活,租房6000一個月,另有一套房在二線城市,加上我老公的收入,我們小家庭年收入不少於50萬!去年剛生了孩子,現在1歲,雙方父母都有退休金,不用我們養!但是,光吃個外賣30,隨便買點水果6.7十,一天一個人的花銷就得100左右,房價7、8萬一平方!還不加上學費,養孩子的費用!還不能生病!按照我和我老公的收入,其實應該算是手頭有點富裕,可是真的生不起了!就房子這裡已經夠壓垮了!其他就不說了

網友 蘇**:生活在上海。我們夫妻兩都是工薪階層,一年收入30萬,66平米的兩室一廳。 我夫妻兩本來都想生兩個,當時的考慮一是孩子有個伴,二是等我們老了可以減少孩子的負擔(經濟和精力),三是獨生子萬一有個意外,我夫妻兩承受不了。等到有了一個孩子,我們兩的想法改變了,不想再生了。一是感情和精力,老婆覺得生孩子太疼了,養孩子太辛苦了,不想再把這種疼痛和勞累再經歷一遍。二是和有孩子的朋友交流了一下,發現孩子教育簡直就是碎鈔機,幾個基本的普通興趣班一年就得7萬左右。以我兩的經濟實力,供一個還湊合,兩個實在沒能力。三是住房困難。一個孩子兩室還能湊合,兩個孩子至少得三室。可以上海的房價,我們很難換成大房子。這是無法克服的困難。所以,不是不想生二胎,是真生不起,養不起。

3、盡快實行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並進行相關配套改革

我們建議,盡快讓生育權回歸家庭,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並改革相關配套政策,提升中國人口生育率回歸至1.8-2.1的適宜水準。

1)鼓勵二孩生育,考慮給予家庭個稅減免、分娩補助等激勵。根據生育水準與收入的U型曲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生育率較高,而中等收入人群的生育率較低。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背景下,鼓勵二孩生育的重點很可能在於中產階級,鼓勵政策也應更加聚焦於中產階級。建議對二孩生育給予個稅減免、孕期保健補助和住院分娩補助等政策激勵,並進一步推動落實產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決延長生育假、配偶陪產假等獎勵假的待遇保障。

2)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長效機制,強化“人地掛鉤”,避免貨幣政策“放水”刺激。中共十九大提出,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根據我們房地產周期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應根據城市地產庫存去化周期采取不同的供地節奏,並強化常住人口增減與土地供應的“人地掛鉤”,保持貨幣中性適度、避免“放水”刺激。

3)提升教育醫療社保保障房等財政民生支出比重,並優化支出結構。比如,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大力增加公立幼稚園供給,並將九年義務教育延伸至十二年義務教育,降低教育成本,並推進人力資本提升。

此外,人工智能可否解決中國日趨嚴峻的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當前還沒有答案。其中關鍵可能在於是未來能夠發展出何種程度的人工智能。

從現實看,專門化的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但具有創造力、常識、抽象力的人工通用智能(人類水準的人工智能)還很遙遠。1997年,一台名叫深藍(Deep Blue)的IBM電腦打敗了加裡·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當時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2017年,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打敗了中國的柯潔,圍棋世界排名第一。但AlphaGo只會下圍棋,而柯潔還會做所有我們日常能做的事情。

已經成為現實並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崗位正在被、並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是有情感的動物,需要精神層面的交流;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創新依靠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將產生更多被一般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工作。

即使未來技術突破,在實現人類水準人工智能的臨界點之前,人類將不得不思考自身對技術的依賴,必須確保技術是安全可靠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