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病是「吃」出來的,做好「吃、喝」2件事,把胃病「吃」回去!

現如今,胃病患者越來越普遍,很多人都得過或大或小的胃病,其中對胃造成損傷的因素就更加多了。

生氣傷胃、熬夜傷胃、喝酒傷胃、少動傷胃、飲食傷胃…………

其中飲食對胃部造成的傷害是最普遍的,可以說,很多人的胃病都是「吃」出來的,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一定要多注意,小心傷胃。

「吃」出來的胃病:

第一,吃的酸

很多人喜歡空腹吃水果,這是不利於胃部健康的。

人在空腹時,胃酸的濃度較高,如果此時再進食酸性的水果,會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澱物。

一旦沉澱物結成大塊,就會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產生胃脹、泛酸等一系列胃不適的反應和消化道疾病。

第二, 吃的晚

不按時吃飯,胃酸不能被食物中和,就會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潰瘍。

晚餐吃太晚,胃腸道沒時間消化,會使消化功能出現異常。

並且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第三,吃的快

如果吃得過多,會導致胃酸、胰液、膽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使他超出分泌能力。

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會引起膽管胰管等相對狹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胃部始終處於飽和狀態,容易導致胃黏膜沒有修復的機會,一旦胃黏膜不足,那麼,胃酸就會入侵,引起各種胃病。

第四,吃的生

對一些蔬菜、肉類來說,煮熟了吃會比生吃好。

煮熟的意義是可以殺菌、軟化食物、幫助消化喝吸收,對胃來說是有一定的養護意義。

有些肉類,特別是魚類,肉質中含有寄生蟲或者細菌,不經過高溫吃進胃裡,對胃的傷害可不是一星半點。

教你這麼吃,吃出好胃來:

1、飲食鮮、淡

食物一定要新鮮,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

烹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飲食軟、緩

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鬆軟易消化,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

進食速度要緩慢,細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3、飲食溫、潔

食物溫度要溫暖適宜,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飲食,就算氣象比較涼爽,但是也應該不吃過燙的食物。

食材一定要清洗乾淨,烹飪食物時也應該注意清潔衛生。

4、飲食少、精

每餐飲食量要少,七八分飽即可,忌暴飲暴食。

食物的品種和烹飪要精細易消化,粗糙的、含粗纖維的食物不易消化,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痛、飽脹等。

教你這麼喝,喝出好胃來:

1、一天喝四杯

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溫水,大約100毫升左右,能有效清理腸道的垃圾;

在中午10點左右,也喝一杯溫水;

下午3點左右再喝一杯;

晚上吃飯時如果有湯品類的可以不用喝水。

要注意的是晚上9:30以後最好不要喝水,以免第二天早晨起來,眼部水腫。

2、一天三杯茶

中醫養胃的方法特別簡單,就是每天喝點佛手菊苣茶。

佛手菊苣茶有丁香、陳皮、桑葉、菊苣、佛手、茯苓六種成分,按照比例配製而成。每天取3~5克,用開水沖泡飲用,早中晚各一杯。

真正遠離胃部傷害,要養成五個好習慣:

一、戒煙戒酒

酒精會直接損傷胃黏膜,最甚可能會導致胃潰瘍。

吸煙不僅對肺不好,對胃也相當不好,尼古丁進入血液中會影響胃粘膜血供。

所以,最好戒煙戒酒。

二、多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c對胃、腸有保護作用,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部的抗病能力。

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三、睡前做個腹部按摩

每天晚上臨睡前,做個腹部按摩也能有效養胃哦。

就是將雙手疊加在肚子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畫圓三十下,然後又逆時針三十下,剛開始力道小點,後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

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腸胃功能,還可以減小肚子。

四、經常鍛煉

身體的鍛煉對養胃來說很重要。

鍛煉身體能夠鍛煉抗病能力,是預防疾病和保健的重要方法。

太極拳、三浴(日光浴、空氣浴、水浴)、氣功等運動都能夠增強體質,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功能,有助於胃的飲食吸收和代謝功能。

但切記,吃飽後不宜劇烈運動。

五、調節心情

情緒是影響胃病的一個原因。

如果長期神緊張、情緒低落,老被憂愁、悲哀、焦慮、氣憤等不良情緒左右,再加上自身心理承受力又不強,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等一系列表現。

因此,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整,適當加強運動,注意保持樂觀豁達情緒,可以有效改善癥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