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關節炎常見問題都在這裡(下)——關節外科專家魏威科普系列

關節炎怎麼治療?

根據病情發展程度的不同,骨關節炎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可以使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控制癥狀,也可同時進行理療,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並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

OA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疾病進展,矯正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OA的總體治療原則是依據患者年齡、性別、體重、自身危險因素、病變部位及程度等選擇階梯化及個體化治療。

基礎治療

對病變程度不重、癥狀較輕的OA患者是首選的治療方式。強調改變生活及工作方式的重要性, 使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目標,減輕疼痛、改善和維持關節功能,延緩疾病進展。

基礎療法有健康教育、運動治療、物理治療、行為輔助等。

1. 運動療法包括低強度有氧運動、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和關節功能訓練;

2. 物理治療常用的方法包括:水療、冷療、熱療、經皮帶電刺激、按摩和針灸等;

3. 行為輔助包括拐杖和助行器等。

基礎療法主要靠病人的自我行動:

1. 控制體重:身體過重或肥胖,都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除了減肥,還應該盡量少扛、少背、少提重物。

2. 減少「蹲」和「跪」:如廁盡量選擇馬桶;難以避免的「跪」,要在膝下一塊軟墊。

3. 合理運動:

(1)步行、游泳、騎單車,都是保護膝蓋的好運動,既可以減肥,又能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盡量減少登高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

(2)不要一下子進行高強度運動,要循序漸進,快跑等劇烈運動可用護膝保護。

(3)適度運動的「度」怎麼把握呢?鍛煉過程如果關節不舒服,立即停止鍛煉。

4. 按摩、針灸:研究表明按摩和針灸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從而達到減輕關節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藥物治療

對於OA患者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非甾體藥物、鎮痛葯、膝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或玻璃酸鈉、生長因子、抗焦慮葯,此外還有中成藥可以選擇。

非甾體藥物是OA患者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最常用的藥物。有局部外用和全身用藥可以選擇。在應用口服藥之前,指南建議先選擇 局部外用藥物,尤其是老年人,可使用各種貼膏等。 局部外用藥物可迅速、有效緩解關節的輕、中度疼痛,其胃腸道不良反應輕微,但需注意局部皮膚不良反應的發生。全身用藥可根據用藥突進帳為口服、針劑和栓劑。最常用的還是口服類藥物。在應用口服藥前應進行危險因素評估,關注潛在內科疾病風險,例如出血等潛在的不良反應;在用藥時,量使用最低有效劑量,避免過量用藥及同類藥物重複或疊加使用;用藥3個月後,應進行複查。

對非甾體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耐受者,可使用不是非甾體的藥物和阿片類鎮痛劑等。但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成癮性發生率相對較高,需要謹慎採用。

但對於疾病更嚴重的患者,關節腔注射藥物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但該方法是侵入性治療,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常用的關節腔注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和玻璃酸鈉。糖皮質激素:起效迅速,短期緩解疼痛效果顯著,但反覆多次應用激素會對關節軟骨產生不良影響。玻璃酸鈉:可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疼痛,安全性較高,可減少鎮痛藥物用量,對早、中期OA患者效果更為明顯,但其在軟骨保護和延緩疾病進程中的作用尚存爭議。

手術治療

OA外科手術治療包括關節軟骨修復術、關節鏡下清理手術、截骨術、關節融合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適用於非手術治療無效、影響正常生活的患者。手術的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疼痛癥狀、改善關節功能和矯正畸形。對於不同的骨關節炎患者,根據情況採用相應的手術方式。

1. 關節軟骨修復術:要適用於年輕、活動量大、單處小面積負重區軟骨缺損,對退行性關節炎的老年患者、多處損傷、激素引起壞死等效果較差。此技術前景較好,但是目前是不是特別成熟。

2. 關節鏡清理術:關節鏡兼具診斷和治療的作用,對伴有機械癥狀的膝關節OA治療效果較好。對伴有機械癥狀但關節間隙狹窄較明顯的患者,關節鏡手術的益處可能有限。關節鏡的應用是20世紀膝關節外科中最主要的成就之一,關節鏡下清理術由於創傷較小、恢復快、手術費用低,已成為45-65歲早期膝關節OA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3. 截骨術:截骨術多用於膝關節OA,能最大限 度地保留關節,方法適合青中年活動量大、無不穩及半脫位、無下肢動靜脈嚴重病變患者

4. 關節融合術:已不作為大關節OA的常規治療手段。

5. 人工關節置換術:終末期OA成熟且有效的治療方法,應用日益廣泛。包括髖關節置換術、肩關節置換術、肘關節置換術、踝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適用於大多數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終末期髖關節OA患者。表面置換術,主要適用於年輕的OA患者,但是不良反應較多,目前臨床應用較少。

骨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1. 要保持樂觀情緒:絕大多數OA患者的預後是良好的。

2. 有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平時少量多次飲用牛奶,多曬太陽,必要時補充鈣劑,中老年人單純服用鈣劑往往吸收不佳,可同時服用活性維生素D。應調整勞動強度或更換導致癥狀加重的工種,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如劇烈運動。

3. 控制體重:身體過重或肥胖,都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除了減肥,還應該盡量少扛、少背、少提重物。

4. 減少「蹲」和「跪」:如廁盡量選擇馬桶;難以避免的「跪」,要在膝下一塊軟墊。

5. 合理運動:

(1)步行、游泳、騎單車,都是保護膝蓋的好運動,既可以減肥,又能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盡量減少登高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

(2)不要一下子進行高強度運動,要循序漸進,快跑等劇烈運動可用護膝保護。

(3)適度運動的「度」怎麼把握呢?鍛煉過程如果關節不舒服,立即停止鍛煉。

6、按摩、針灸

研究表明按摩和針灸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從而達到減輕關節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7.選擇適當的鞋:老年人最好穿鬆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左右為宜,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8.使用輔助設施: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髕股關節受累)、步行器、楔形鞋墊(膝內翻或外翻者)或其他輔助裝置,減輕受累關節的負荷。

9.正確使用鎮痛葯:不能濫用鎮痛葯,以防發生不良反應。

關節啪啪作響正常嗎?

國外一項研究檢驗了300名指關節劈啪作響的人,查看關節受傷的情況,結果顯示關節啪啪作響和關節炎之間沒有明顯的關係,但習慣上讓指關節啪啪作響的人確實受到其他損傷的跡象,包括關節軟組織被膜損傷和握力降低,而這種損傷很可能是由於關節周圍韌帶快速重複拉伸造成的。

當然,當出現關節退化、病變,如髕骨軟化症、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撕裂、關節脫位等情況時,關節發出聲音的同時通常伴有其它癥狀及病理變化,如伴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運動異常,此時就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並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以免耽誤治療 。

所以當關節啪啪作響時,最好到醫院就診,讓專業人士給出比較專業的建議和方案。以免延誤病情。

膝蓋疼別錯當關節炎,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膝蓋疼痛的原因非常多,例如:肥胖,當體重增加後對膝蓋的壓力會增加,從而加重膝蓋的負擔,從而造成膝蓋的疼痛。當然膝蓋疼痛也與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長期姿勢不良,長時間負重用力,過度牽拉,過度運動等等,因此我們要適當的放鬆膝關節,讓膝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變薄,對壓力的承受力下降,當過度勞累,到時候就會引起疼痛。此外痛風、骨刺、滑膜炎等都可以導致關節疼痛,因此當膝蓋疼痛的時候要早發現早就醫早治療。

哪些膝骨關節炎(骨質增生)適合關節鏡手術治療?

膝骨關節炎早期可以通過關節鏡治療,主要是切除滑膜,通過關節鏡可以把滑膜切除一部分能夠緩解癥狀,但徹底治癒關節鏡還是比較困難的,主要通過其他的內科治療服藥,關節鏡手術不易感染,瘢痕較少,手術十分安全,可以重複手術,不影響關節以後做其他手術,同時關節鏡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同時進行關節清理術、滑膜切除術等。適應症比較多,禁忌症較少。關節鏡特別適用於伴有機械癥狀的膝關節OA,如果存在遊離體、半月板撕裂移位、髕骨軌跡不良、滑膜病變,軟骨面不適合等,可以通過關節鏡下再出遊離體, 清理半月板碎片及增生的滑膜等。

專家介紹

魏威,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病研究所,副主任醫師,1994年畢業於湖北同濟醫科大學,曾先後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積水潭醫院骨科學習,2002-2003年在德國Hessing-klinik醫院進修。擅長膝髖關節置換手術,並對關節置換術後感染有進一步研究,主要文章有《髖關節置換術後感染假體的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自體血回輸的應用》等,並參與呂厚山教授《關節外科學》編寫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