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萬之爭最終章:寶能大手筆減持萬科股票!

1

寶萬之爭,余波再起

4月3日晚,萬科發布公告透露:深圳市钜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就相關資管計劃持有萬科股票的處置。(公告具體內容在文末)

公告顯示,钜盛華與相關資管計劃管理人進行了溝通。各資管計劃管理人將根據相關《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約》等法律檔案,在相關資管計劃清算過程中以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方式,完成其所持萬科股份的處置和資管計劃清算。相關交易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證券交易所對於大宗交易、協定轉讓的規定和要求。

資管計劃以及持股明細如下▼

敲黑板,劃重點:

1、 此次出讓的只是資管計劃。

自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寶能系旗下深圳市钜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钜盛華作為劣後委託人的九個資產管理計劃於二級市場不斷增持萬科A股,合計持有萬科2,803,897,216股股份,佔萬科總股本比例25.4%;

其中,钜盛華作為委託人的資產管理計劃共持有萬科1,141,949,299股股份,佔萬科總股本的10.34%,處置的正是這部分,處置過後,只剩钜盛華與前海人壽持有15.06%,但仍然是萬科第二大股東,僅次於第一大股東深鐵29.38%的持股佔比。

2、 此次交易採用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

由於上述九個資管計劃是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購買的萬科股票,寶能本可以選擇集中競價方式在二級市場賣出,但如此大的拋售量,勢必會打壓股價。通過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由於不在二級市場交易,會減少對股價的直接影響,能較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但公告未明確告知交易對手是誰。

3、 寶能獲利不菲。

此次處置約11.42億股,以4月3日萬科A收盤價33.64元/股計算,寶能要減持的這筆股票市值高達384億元!根據之前摩根大通報告顯示,寶能的持倉成本大致在16.08元,也就是說資管計劃的成本在184億,不考慮其他成本費用,寶能的毛利達200億元!

2

靴子落地,萬科終安心。

此次寶能減持,最安心的大概是萬科。

自2015年7月寶能系首次高調舉牌萬科,期間萬科經歷股票停牌,與華潤反目,遭恆大殺入種種波折,最後證監會介入,深鐵入主,王石辭職,鬱亮掌舵才告一段落,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萬科頭頂,那就是寶能手中的股份。至2017年6月下旬萬科股權之爭落幕時,寶能系持有約28.04億股萬科A股份,佔總股本的25.4%,與第一大股東深鐵僅僅差3.98%,這很微妙。

於是,後來發生了萬科獨董與寶能“互懟”的事件。

2018年1月30日,萬科獨立董事劉姝威致信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稱,請求證監會命令钜盛華已經到期的七個資產管理計劃立即清盤,不得續期。

以下為原文:

給證監會並劉士余主席的信

證監會並劉士余主席:

我是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獨立董事劉姝威。

深圳市钜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钜盛華”)通過九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的10.34%,九個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杆均為2倍,其中,七個資產管理計劃已經於2017年11月和12月到期,該七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的6.89%。(見附件)

根據2016年7月18日起施行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第四條第四項,第十四條第三項,第十六條第二項,钜盛華已經到期的七個資產管理計劃應當於2016年11月和12月予以清盤,不得續期。

作為萬科的獨立董事,遵照《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認真履行職責,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尤其要關注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我請求證監會命令钜盛華已經到期的七個資產管理計劃立即清盤,不得續期。

萬科是A股市場的藍籌股,是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共同積極搶購的股票。钜盛華違規持有萬科6.88%的股份,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至今钜盛華已經到期的七個資產管理計劃尚未清盤。我懇請證監會嚴格執行自身制定的規章制度,以身作則,堅決維護自身制定的規章制度。

面對質問,寶能予以反駁,發布公告稱,各方協商後,資管計劃已經簽署了補充協定,就延長前述資管計劃清算期相關事項做出了約定,並表示“前述行為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

隔天,劉姝威再度公開發文質疑,言辭鋒利:“相關方”是誰?沒有證券監管機構的批準,誰有權力“延長前述資管計劃清算期”?這些行為符合哪些法律法規和規定?為什麽沒有依法公告“延長前述資管計劃清算期”?甚至連萬科管理層都不知道,直到《給證監會並劉士余主席的信》公開發表後才被迫透露。為什麽有這麽大的膽量?

後來寶能不再發聲,事情不了了之。

但在2月份萬科第一臨時股東大會上,有一份備受關注的董監事薪酬議案,提出將劉姝威等獨董年薪從30萬增加到60萬,對這份議案寶能投出了棄權票,表明了其不讚同的態度。

萬科方面回應表示,獨立董事對於影響上市公司的事宜,有權發表聲音。

此次寶能大幅減持,雖仍為第二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已不構成威脅,萬科的心也可以落下了。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萬科實現銷售金額1519.8億,排名第三,經歷諸多風波,萬科業績依然很穩健,展現了標杆房企的實力。

3

寶能轉型,發力汽車/地產

在舉牌萬科、增持格力的兩次對戰中都铩羽而歸,善長資本運作的寶能,背上了“資本大鱷”“野蠻人”等名號,這與國家鼓勵資本“脫虛入實”的大氣候格格不入,監管也在不斷收緊。

於是寶能做出轉型實業的選擇,提出了“發展實業、回報社會”的企業使命,姚老闆也在公開場合提出“製造寶能、科技寶能、民生寶能”的戰略,持續深耕實體經濟。

而當下實體經濟最火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產業。

2017年3月,寶能以10億元注冊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

2017年10月,寶能與杭州市富陽區政府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定,總投資約140億元開展新能源汽車項目;

2017年11月份,寶能與昆明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包括建設50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組件項目。

2017年12月份,寶能斥資65億收購觀致汽車51%股權。

2017年12月底,寶能與廣州簽約的300億新能源車產業園項目破土動工。而這是寶能目前在新能源車上最大的手筆,項目總投資額達到300億元,首期規劃年產能50萬輛。

2018年3月23日,西鹹新區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開工暨寶能汽車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舉行。該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規劃產能100萬輛(其中一期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項目,整車和零組件製造產值將超過千億元。

相對於熱火朝天的新能源汽車,寶能的地產板塊顯得不溫不火。

儘管銷售業績不如人意,但寶能意圖做大地產的信心從未動搖,寶能已在合肥、無錫、南寧、沈陽、大連、烏魯木齊、蕪湖、深圳、汕頭、成都、鄭州共11座城市布局了超高層系列項目。

這批項目大多數為當地城市或者區域級別的地標性項目,高度均達到200米以上,最高達到568米,這些地標多為商辦性質,但此類二三線城市都有一個通病:辦公大樓、商業高庫存且去化緩慢,因此業績難見起色,寶能地產給人一種貪多嚼不爛的感覺。

處理這些高難度的項目自然需要專業的人來做,2017年11月14日,原保利地產副總經理余英正式加盟姚振華旗下寶能集團,出任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寶能地產總裁、寶能城市發展集團總裁。

幾乎就在余英加盟寶能同時,11月16日,寶能集團以22.11億元一舉拿下鄭州高鐵東廣場出讓的8宗商服用地。這8宗地塊編號為鄭政東出(2017)15號(網)至鄭政東出(2017)22號(網)號地,總面積為246.27畝(大約16.41萬平方米),位於高鐵東廣場核心區位。

其中16號地塊限高369米,15號和18號地塊限高240米,20號地塊限高150米。未來,高鐵站東廣場將規劃建成一棟369米超高層的地標建築(最新消息,受機場限高影響,調整為306米),另有2棟240米超高層、1棟150米的高層大樓。

3月26日,隨著鄭州市2018年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該項目也已開工建設,主塔建成後,將成為鄭州市極具辨識性的中原新地標。

4

結語

此次寶能減持萬科股票,終於給了精彩的寶萬之爭一個完整的收尾。

時隔兩年,當初的參與者:萬科、恆大、華潤、寶能都已在鄭州落子,目前高鐵板塊已經有萬科譽、據悉華潤也將在高鐵東廣場打造佔地168畝的華潤新時代廣場,如果再引入恆大就齊活了,不知又是怎樣一場好戲。

滑動查看公告檔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