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不良反應及認識

同化學藥物一樣,中藥的作用也具有療效和不良反應兩個方面。消除致病因素、緩解臨床癥狀是其有利的一面;損傷組織器官、導致功能紊亂是其不利的一面。

近年來,隨著中藥使用的廣泛化和大眾化,中藥使用中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了推動中藥的科學使用,需要全面認識中藥的應用特點,防範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減少藥物傷害,使之更加安全、有效的服務全人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葯監部門對藥品不良反應的定義,中藥不良反應可界定為: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中藥治療、預防疾病時出現的與用藥目的不符,且給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有害反應,主要是指合格中藥在正常用量、用法條件下所產生的有害反應。

不良反應事件列舉

1977年,美國FDA宣布停止使用由碎杏仁製成的維生素B17製劑,因其主要成分苦杏仁苷水解可產生氰化氫,發明者認為該產品能選擇性在癌細胞中水解並破壞癌細胞,但FDA卻認為該產品口服可能導致中毒和死亡。

1979年,新加坡政府禁止進口和銷售含小檗鹼的製劑,認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低下的嬰兒發生黃疸、貧血與應用含小檗鹼的中藥製劑有關。

20世紀80年代,日本發現含中藥柴胡(如小柴胡湯)的製劑可導致急性肝損害、間質性肺炎等中藥葯源性疾病。

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含馬兜鈴酸中草藥引起的腎功能損害事件在國內外頻發。

魚腥草注射劑因導致多例嚴重不良反應於2006年被暫停使用。

2008年10月6日,雲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刺五加註射液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3人死亡。

2009年,發生雙黃連注射液致死事件。

……

世界上不少中藥進口國認為中藥飲片、中成藥的包裝和說明書中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含量、不良反應等指標未能詳盡說明,因而缺乏可信性和安全性。不少國家因此採取了限制中草藥使用的嚴厲措施,給中草藥的國際化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中藥不良反應原因分析

中藥源自植物、動物、礦物,臨床使用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因此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較化學藥物更加複雜。歸納起來主要有藥物、機體和用藥三個方面。

一、藥物品種

中藥品種混淆、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現象較為普遍。臨床用藥中,如將來源於不同品種的藥物盲目替用和亂用易導致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的發生。如大戟,常見的有京大戟、紅大戟兩種,前者屬大戟科含大戟苷等,毒性大;後者屬茜草科含蒽醌類化合物,毒性小。

二、藥物自身的毒性

有些中藥如砒石、砒霜、生川烏、生馬錢子、生巴豆等含有毒性成分,這些毒性成分可影響機體機能、損害組織結構。如巴豆有大毒,有報導服巴豆油20滴而致死者。

三、藥材炮製不當

炮製是藥物在應用前或製成各種劑型前的必要加工過程。通過規範的炮製,可減輕或消除藥物的毒性、烈性,提高藥物的療效,減輕或消除藥物的不良反應。如附子所含雙酯型烏頭鹼毒性劇烈,可引起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不良反應。但生附子經炮製後,毒性顯著降低。

四、個體差異

不同的患者個體由於性別、年齡、生理、病理狀態,尤其是在遺傳、新陳代謝、體內代謝酶及免疫系統、酶系統及個人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影響了機體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水準,因此導致對藥物不良反應的敏感性不同。患者過敏體質是導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同一藥物、劑量,過敏體質、老年、嬰幼兒、肝腎疾病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遠高於常人。

五、長期用藥

長期應用某種藥物,尤其是代謝速度緩慢的藥物,容易引起藥物在體內蓄積而發生不良反應。特別是一些有一定毒性的藥物,短期應用尚不致有害,但用藥時間過長即會蓄積中毒。如有患者連續三十幾年服用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導致腎衰竭。即使一些藥性平和的藥物長期應用也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如甘草味甘性平無毒,但如長期大劑量服用也會出現水腫、高血壓、低血鉀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六、葯不對證

中醫藥學歷來強調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因時、因地、因人製宜。臨床辨證失誤、用藥不當,或不經辨證、隨意濫用,是導致中藥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臨床辨證失誤,熱證、陽證誤用溫熱藥物,陰證、寒證亂投寒涼藥物,則易導致耗損陰津或損傷陽氣之類的不良反應。

七、合用西藥

由於中西藥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時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如石膏、龍骨、牡蠣、海蛤殼等含有Ca2+的藥物若與強心苷類藥物合用後,可能影響心苷類藥物的強心作用,合用時要減輕用量並密切觀察,以防強心苷中毒。

根據上述常見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可以看出,中藥飲片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導大多不屬於「正常的用法用量」,因此真正屬於不良反應的病例並不多。

目前,關於中藥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的研究正在開展中,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和預防措施等研究尚不系統。使人們能正確地認識中藥作用的雙重性,有效地減輕中藥不良反應所造成的損害,進一步提高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至關重要。

中醫藥要與國際醫藥接軌,要開拓國際市場,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醫藥市場上求得生存和發展,一定要重視中藥不良反應的研究。

《中藥不良反應與警戒實踐》,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張冰。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