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治寶寶積食,這些妙招你都get了嗎?

家長們在平日裡會經常遇到孩子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就會一下吃很多,最後往往導致食欲不振、胃部脹痛,甚至噁心嘔吐。


這種情況就是中醫常說的積食,它對孩子的身體影響非常大。

有的孩子如果平時家長調攝不當,會反覆發生積食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疳積,這是一種慢性的集合了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等多種情況為一體的小兒疾病,最終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

如果要防止疳積的發生,首先就應該做到儘可能避免積食的發生,這樣孩子的脾胃功能才不會一步步惡化下去。

積食的發生原因

說起原因,我們首先要知道不同的孩子體質的虛實不同,脾胃的功能也不盡相同。

通常來說,積食的發生最初是源於飲食的毫無節製,暴食暴飲導致過多的攝入食物,最終脾胃不能完成過重的負擔而發生積食。這種是實證,需要用消食導滯的藥物治療。

另一種是平素體質偏弱,在飲食中因為某一頓食物過於黏膩或者油炸、過硬等導致脾胃負擔進一步增大,隨後發生積食。這種是虛實夾雜的情況,需要健脾胃和消食積同時進行。

也就是說,一種是平素體質還可以,因為一頓暴食暴飲而發生積食。另一種是平素體質就弱,脾胃功能也弱,又因為飲食不注意而發生積食。


解惑

積食的解決方法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實證的積食相對容易處理,一般較輕的在吐過胃裡積滯的食物之後,多可以自行恢復。

只是這時候需要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給孩子的胃一個恢復的好環境,切不可急於給孩子吃飽或者肉蛋類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本來簡單的問題反而會變得更加複雜。

對於積食較重的孩子

其胃部脹痛和噁心嘔吐的程度也相對較重。這時可以給孩子用炒神曲、炒雞內金、炒山楂、萊菔子各3-6克煎水服,有消食和胃的作用。而生病期間喝的粥,則可以將煮粥用的大米或小米在鐵鍋內乾炒至表面焦黃之後,再和普通米兌在一起煮成粥食用,也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


平素體質偏弱的孩子

如果舌苔厚膩又反覆發生積食,則可以用太子參、陳皮、炒雞內金、炒神曲各等份打成細粉,每次取3克放入熬好的粥中和粥一起同食。如果孩子不太喜歡粥的口味,可再適當放入1小杓蜂蜜(不足1歲者禁用)以幫助調味改善口感。

除此之外,任何體質的孩子若想避免積食的發生,都應該由家長帶領著多到戶外進行運動,以增強體質改善脾胃功能。因為「脾主四肢」,多做運動,四肢多多活動就可以健脾胃。


足三裡


中脘


另外,還可以在每晚睡前對寶寶的腹部做一些柔和的摩腹動作,然後再逐漸按揉孩子的足三裡、中脘兩穴位,可以幫助改善孩子的脾胃功能。

作者:志強

來源:當歸中醫學堂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