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問答」焦慮篇(二)

暗中觀察

播放GIF

默默關注

有人認為焦慮症是環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是焦慮發病的內在因素,而生存環境及社會壓力屬於發病的誘因或外部因素。那麼問題來了!

焦慮性格的形成跟父母的教養方式及生長環境有關嗎?

焦慮性格的形成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及生長環境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

例如,當父母的教養方式過於嚴厲且多苛責,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自己多是不滿意的,他們大多過於追求完美,做事情的過程中對自己充滿了批判精神,時刻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在他人看來,他們常緊張不安,難以放鬆,當遇到一些特殊情境時(比如上台演講),他們的焦慮表現會更加明顯。而在家庭氣氛和諧、情感溫暖、互相理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般情緒比較穩定、合群,在面對問題時也會相對樂觀積極。

居住環境差是否會導致焦慮?

居住環境包含很多方面,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是多因素,如居住空間大小、人群密集程度、雜訊、交通等等。城市中影響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因素是前兩位。長期工作生活於擁擠的環境,會導致安全感缺失,壓抑狹小的環境會給人們帶來較大的心理衝擊。視野的局限、空間感的逼仄,會一點點地吞噬生活的樂趣,帶來莫名的煩躁及憤怒情緒,無形地增加人們的緊張不安。而那些生活在草原民族或者山民則相對的熱情開朗、心胸豁達,與地域廣闊、人煙稀少有一定關係。

總之,居住環境的優劣與人的情緒狀況是有關的。惡劣的居住環境不僅會滋生焦慮抑鬱情緒,也會觸發激越、暴怒、狂躁等不良情緒。

經常看恐怖電影或者小說會不會導致焦慮?

恐怖電影或者小說因其恐怖性情境的描述和演繹可能會引發個體的恐懼、焦慮反應,個體可能會隨之出現心慌、氣促、出汗、易驚跳或情境性迴避等行為。

當然,這些反應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人性格中有好冒險的因素,本性喜歡追求刺激性的活動,並在刺激性的活動中感到非常享受,在經常接觸恐怖電影或小說後可能並不會給自身帶來焦慮的後果。而有些人性格膽小、敏感、易受暗示,在接觸這類影片或小說後的一段時間裡,往往會在腦中不自主的反覆回想恐怖的情節或畫面,出現緊張、恐懼,尤其是獨處時這種情緒更為嚴重,如果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延長,極容易使不良反應情境化,最終出現焦慮的問題。

長期失眠會不會導致焦慮?

失眠與焦慮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聯性,但如果個體的認知方式在其中作祟,部分長期失眠的個體就會出現焦慮的表現。人們習慣於將失眠的問題嚴重化、擴大化,認為失眠會直接危害到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因此,在遇到失眠的問題時顯得慌亂無措,想盡辦法希望自己能睡得時間長一些,即使睡不著,也要盡量讓自己在床上多躺一會兒,結果適得其反。當對睡眠的期望與現實狀況不一致時,人們就會慢慢出現焦慮的表現,比如,一到晚上就顯得煩躁,難以安靜,擔心自己再次失眠,腦海中會不由自主地反覆思考失眠給自己帶來的危害,形成惡性循環,使焦慮愈演愈烈。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