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中美博弈進入新階段 已不單單是貿易戰問題

  沈建光:中美博弈進入新階段(附CNN採訪和FT專欄文章)

  來源:沈建光博士巨集觀研究

  儘管中美貿易戰是否會真正開戰仍舊存在變數,但川普在G7峰會上與盟友呈現的前所未有的分裂狀態,令人驚訝。川普不僅早早離開峰會,拒絕了此前達成的聯合聲明,威脅要徵收更多關稅,還怒氣衝衝的發推文指責加拿大作為G7峰會東道主和總理特魯多 “非常不誠實和軟弱”。美國與盟友關係降至低點,對盟友尚且如此,在貿易問題上,我們也無須抱持僥幸心理,認為他會對中國網開一面。

  此外,中美之間已不單單是貿易戰的問題。中興事件、針對中國製造2025和國企補貼的聲明顯示中美爭議已經由貿易領域擴展至科技領域以及經濟制度問題。雖然中興事件看似告一段落,美國商務部長羅斯6月7日宣布與中興達成新和解協定,取消中興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零組件執行的禁令。但代價相當高昂,根據新的和解協定,中興支付10億美元罰款;準備4億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中興通訊必須30天內更換董事會和管理層;美國政府向中興派駐合規監督團隊,為期十年。

  如此嚴厲的和解辦法,實屬量刑過重。畢竟中興的原罪是違規向伊朗出口,但早已得到過處罰,8.9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金對於中興違規來說並不算輕。而此次僅僅由於中興未落實當時對另外35人施以紀律處罰的承諾,便要付出遠超過原罪處罰8.9億美元金額的代價,絕對不能理解為一個簡單商業違規行為遭到的處罰。就連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也承認,這是美國商務部史上首次對一個公司祭出如此嚴厲的合規懲罰。

  這顯示中美博弈已然更新,即筆者早前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雖然短期來看,貿易摩擦是主要分歧,但由於整體貿易的雙贏屬性,這一分歧並不難避免;然後中長期的中美博弈更有可能陷入一個零和的困局,出現更多難以彌合的分歧。即中期來看,中國製造的崛起以及高技術領域與美國差距的減小,已經引起美國的警覺。而從長期來看,超出經濟領域,出於“修昔底德陷阱”的擔憂,美國對華的全面反製也絕非杞人憂天。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美貿易戰或許到了以戰促和的階段。在筆者看來,“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美貿易自然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對待川普的漫天要價,步步緊逼,采取更加靈活地應對策略同樣是必要的。此次,如果中美能避免貿易戰的發生自然是最好,但如果美方變本加厲,中國也可加入全球反川普貿易政策的陣營,表明態度,給川普和共和黨施加更大的壓力,以戰促和迫使其收手,保全中國核心利益。

  更多解讀分析請參看6月4日我接受CNN的採訪以及6月6日發表在FT中文網《沈時度勢》專欄的文章《中美局部貿易戰不可避免?》。

  CNN採訪:美國對華貿易製裁或難避免,中國是否已做好準備?(2018年6月4日)

  採訪內容:

  上周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方代表團與劉鶴副總理率領的中方代表團結束了新一輪的磋商。隨後,中方發表聲明重申中國將從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強調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既定的國家戰略不會改變,但如果美方頒布貿易製裁,雙方達成的所有經貿結果將不會生效。兩天后,美國白宮也發表聲明稱此次談判美方向中方傳達了川普總統與中國實現公平貿易關係的明確目標。 

  主持人:從此次貿易磋商的結果來看,美國白宮部分人士是否已經表露出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的準備?

  沈建光:的確如此,當前已經十分明顯,美國正在提出一些令中國方面難以滿足的要求,比如降低對國有企業與科技企業的補助。當前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態會從美國增加進口,尤其是增加能源領域及農產品的進口,但就此前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瞄準中國製造2025所提及的條件,中國方面是不會退讓的。

  主持人:儘管中國已經表態會增加從美國的進口,但面對美國關於中國不公平貿易政策的指責,中方是否願意進一步做出其他讓步?

  沈建光:中國在承諾增加進口以外,其實已經表示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善外資企業營商環境並且在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然而,當前美國真正的目標似乎是挑戰中國的經濟體制。  

  主持人:中國是否會害怕與美國展開貿易戰?

  沈建光:美國是中國當前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與其他任何國家,因此避免貿易戰對中國仍是最好的選擇。

  主持人: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有多大?值得擔心嗎?

  沈建光:當然會很大。這段時間以來,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擔憂在持續上升。以美國目前的表現來看美國並不擔心貿易戰,尤其是美國已經針對傳統盟友加拿大和歐盟發起挑戰,因此也十分可能針對中國開展貿易製裁。 當然,一旦美國頒布措施,我認為中國也將予以反擊,中國官方其實已經表明如果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則必將采取措施回擊。  

  主持人:中國人民是怎樣看待當前貿易談判形勢的?因為中國可能並不想被認為是迫於美國壓力而低頭?

  沈建光:確實是的,中國表示增加美國進口是應擴大內需的要求、是內部改革的需要,以滿足中國人民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中國並不希望迫於外部壓力而做出改變,而且中國即使頒布反製措施,也將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強勢挑戰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FT中文網《沈時度勢》專欄文章《中美局部貿易戰不可避免?》(2018/06/06 )

  沈建光:中美局部貿易戰不可避免?

  第三輪的中美貿易會談已在6月2日結束,然而談判成果似乎沒有達到預期。談判結束後,美方代表團未發任何聲明直接飛離北京,而中方的官方聲明也相當簡潔僅表明“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定”。此外,中方在聲明的最後指出如果美方頒布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製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這顯然是針對早前美國白宮宣布將於6月15日之前公布50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征稅清單。

  這樣一來一往,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停戰”共識並未得到鞏固。隨著白宮劃出的懲罰性關稅制裁日期步步臨近,這給中美貿易前景蒙上了厚厚的一層陰影。雖然川普的行事方式令人難以預料,中美談判在未來的十餘天內未必不會出現轉機,但現在也是中國做好最壞的打算的時候。

  以戰促和或許不可避免

  面對美國鷹派的咄咄逼人,中國僅僅在增加進口和開放投資方面的讓步似乎已很難滿足美國。這也應該是當前中美談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美國白宮在29日的聲明不只涉及對華貿易,更多的就中國的產業政策、國企補貼進行發難,並將之歸結為傾銷、歧視性非關稅壁壘、強製性的技術轉讓等。

  美國方面認為中國的產業政策,例如中國製造2025,傷害了包括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許多公司。針對涉及到工業重大技術的中國實體和個人,美國將實施特別的投資限制和強化的出口控制。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繼續用WTO爭端解決機制來“應對”中國,這項行動原本在3月就已開始,為的是解決中國“歧視性”的技術準入要求。

  美國財長姆努欽就在早前的G7財長會議上表示,中美第三次貿易談判不僅將聚焦於消減美國貿易赤字,中國的一些貿易和產業政策,例如國企補貼、產業扶植等,也對美國企業的在華業務造成阻礙。

  川普來勢洶洶,再加上談判中美國始終佔據主動權,美國政府不會輕易承諾放棄貿易製裁。即使這次中國僥幸逃脫,也只是為這些事件的後續展開多爭取到了一些自身發展的時間。貿易製裁可能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如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於中國頭頂。從川普的早年著書《交易的藝術》來看,川普非常善於軟化對手並抓住其弱點。對手的示弱就像血腥味至於鯊魚,反而會導致更高的要價。這次川普在中美達成 聯合聲明的情況下出爾反爾,就說明川普的談判策略如此。

  另外,中美之間已不單單是貿易戰的問題。目前來看,美國已經不再僅僅針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中興事件、針對中國製造2025和國企補貼的聲明顯示中美爭議已經由貿易領域擴展至科技領域以及經濟制度問題。筆者在早前的專欄文章中提到,中美博弈已因短期、中期、和長期有明顯不同。短期來看,中美貿易摩擦是主要分歧,但由於整體貿易的雙贏屬性,這一分歧並不難避免;然後中長期的中美博弈更有可能陷入一個零和的困局,出現更多難以彌合的分歧。中期來看,中國製造的崛起以及高技術領域與美國差距的減小,已經引起美國的警覺。而從長期來看,超出經濟領域,出於“修昔底德陷阱”的擔憂,美國對華的全面反製也絕非杞人憂天。

  所以,在筆者看來,美國這些水漲船高的要求已經涉及到了中國核心發展戰略,使得中國已無法再做出讓步。當前國企仍是中國經濟的命脈,而當前的產業政策特別是“中國製造2025”則是關乎國家中長期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重點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對象。如果美方要求超出早前中美聯合聲明和習近 平博鼇論壇承諾的範圍,談判或許到了更加強硬,以戰促和的階段。

  如何打一場可控的貿易戰

  目前來看,川普貿易政策不僅針對中國,甚至完全不講情面,已對包括歐盟、加拿大、日本在內的盟友發難。作為回應,這些國家也紛紛對美國拋出對等的製裁措施,並在世界貿易組織投訴美國違反規則。CNN報導稱,川普甚至打算對德國汽車施加35%的進口稅,誓要把“優質的德國汽車”逐出美國市場。對盟友尚且直接翻臉,我們也無須抱持僥幸心理,認為他會對中國網開一面。

  另外,川普的貿易戰戰線拉得太長,在國際上樹敵眾多,反而縮小了美國在貿易戰上的贏面。筆者在FT中文網專欄中《川普貿易大棒的得與失》中提到,他不光對像中國和墨西哥這樣的製造業出口大國大打出手,其退出TPP、巴黎氣候協定、否認伊朗核協定、對歐盟等開征鋼鋁關稅等行為也屢次損害歐洲各國、加拿大及日本的利益,導致這些老牌盟友們怨聲載道。這些做法在短期內讓川普看似所向披靡,並在鷹派裡獲得一片支持,但隨後的反噬效果已開始逐漸顯現,令美日和美歐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近期歐盟官員公開譴責美國、歐洲三個主要國家——英、法、德的長官人密集訪華以及中日關係回暖並恢復密切互動等都反映了這一現象。

  如果中美貿易戰最終難以避免,中美雙方邊打邊談最終在貿易戰中摸清彼此底線,這在筆者看來也不失為貿易談判的一條出路,最終以戰促和。歸根結底,中美貿易戰對雙方都是有害無益,如果美國民眾以及工商界在爭鋒相對的你來我往中,實實在在地體察到貿易戰對自身的生活和經營照成的負面影響,其不滿情緒在美國的體制下勢必也將對政府的貿易政策帶來不小的壓力。早在5月份的301調查的聽證會上,就有美國農場聯合會、製造商協會、零售巨頭百思買等表示質疑懲罰性關稅的有效性以及擔憂其對國內經濟的不良影響。

  以戰促和,“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美貿易自然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對待川普的漫天要價,步步緊逼,采取更加靈活地應對策略同樣是必要的。此次,如果中美能避免貿易戰的發生自然是最好,但如果美方變本加厲,中國也可加入全球反川普貿易政策的陣營,表明態度,給川普和共和黨施加更大的壓力,以戰促和迫使其收手,保全中國核心利益。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