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羅勇:不以新經濟為基礎的創新很容易變成泡沫

  新浪財經訊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於8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未來銀行之路:固本與攻堅”,中國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兼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裁羅勇出席並演講。

中國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兼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裁羅勇中國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兼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裁羅勇

  羅勇表示,我們經常談到的ABC不是簡單的ABC技術的驅動,首先是它商業的變革和一種商業協同的變革。醫藥行業用完了可能接著用到製造業,製造業一個產品到生產到批量銷售,包括面向市場完成以後整個客戶反映,以前隻管到生產系統,未來面向市場以後它整個客戶的反映,在銷售過程中的行為怎麽樣觸發。這樣未來這個公司就會從工業製造4.0上面去複製。

  銀行最近也用ABC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麽?銀行也是一個在製造金融產品的工廠,這個工廠以前也要做資訊化,也要上ERP,我們銀行叫核心系統或者很多電子銀行系統,其實都是為了製造金融產品的內部資訊化的過程,我們把那個時期叫E-bank。

  未來我覺得銀行特別是商業銀行,應該充分構建它的專業度,在這裡面,民生銀行管網絡金融部、直銷銀行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網絡金融部做好,應該是有四化建設,做資訊化、生態化、數據化、流量化。

  以下為演講全文:

  羅勇:大家下午好,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些觀點,也沒有特別的準備。主要想分享三個工作實踐過程中的感受。

  一、對應的科技,金融科技談的都是直接說科技對應金融的一些改變,這些改變它的邏輯關係是什麽樣的。

  二、很多科技在國外的實踐是在產業上面,這種產業的變化趨勢是什麽樣的。

  三、金融是不是應該回歸,技術兩邊的資訊對稱完成以後,是不是真正的銀行如何做好金融中介的角色服務。

  第一,我們經常談到ABC這些內容,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技術來源於美國,來源於國外多一些,我們當時也帶著,國內炒的特別熱的金融科技在美國到底是什麽樣的狀況,我們5月份又去了一趟矽谷,問谷歌、facebook等等比較有名的公司,這些ABC技術應該是用在哪些地方比較多?在他們的概念裡面還是產業裡面,真的在金融裡面有應用,但是應用的主流應該不在金融,是在產業上面,產業上面改變ABC技術改變了什麽內容?大家都知道在國外有很多ERP的,談到產業一定首先談到ERP,我們也去調研了一個ERP的廠商,這個ERP垂直領域專門做醫院新醫藥的廠商,它做醫療行業整個ERP,全球排名50%全部是用它的ERP,ERP公司有什麽好調研的呢?他們說你去了可能就知道,他們的ERP在雲化。我們傳統理解的ERP就是企業內部的供應鏈協同,是一個資訊系統,是以企業內部的生產流程節點來驅動,這個公司ERP是專門做雲化的、做企業藥品生產的,大家都知道在海外一個藥品從生產研發到製造、臨床、上市,它的流程有可能很長,都好多年。在這個流程過程當中它所有的資訊收集、資訊處理歐是事件驅動,事件驅動應該不光只是一個內部生產製造的問題,是一個高度協同的問題。這種協同最好的服務方式應該是雲化,而不是私有化。所以在這裡面它整個流程變成雲化,當你雲化了以後,它的藥品流通在某個環節上面出現什麽問題的時候就是一種事件驅動,分發到它應該反饋到的一些角色裡面,這些角色要充分的發表評論,發表它對應的處理的方式和方法。這樣就積累了很多以前生產製造裡面支持工業流程按訂單生產的驅動和服務方式,積累了一個產品幾年下來整個產業鏈角色上面的行為數據。這種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經常談到的ABC不是簡單的ABC技術的驅動,首先是它商業的變革和一種商業協同的變革。醫藥行業用完了可能接著用到製造業,製造業一個產品到生產到批量銷售,包括面向市場完成以後整個客戶反映,以前隻管到生產系統,未來面向市場以後它整個客戶的反映,在銷售過程中的行為怎麽樣觸發。這樣未來這個公司就會從工業製造4.0上面去複製。

  這其實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我們國內一直談到的ABC技術好像只有金融用的特別多,反而我們從矽谷調研完發現這些技術應該真正的主流全部都應該還是在製造業,金融業相比較來說用的不多,特別是在美國強金融監管下面對應的這些技術還是相當保守。在這裡面我想,未來大家一直提到的新經濟,新經濟來源於新動能,動能還是生產製造在金融科技運用過程當中產生的一種新的新經濟的能量。這種新經濟的能量未來,因為我們也是展望,金融首先要服務於這些企業,它未來的商業模式是什麽樣的,我們才能服務的更好,我們不能就簡單談到的應該有個存款、有貸款、有支付,不是這樣的,這些產品應該要服務於以新經濟趨勢過程當中做產品的創新,在這裡面企業應對的我們把它的歸為幾個技術引領產業變革,一個是information factory(資訊工廠),第二是大量的做電商、做直銷的。第三是有了生態要做平台,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open factory,全部形成一種協同,這種會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就是海爾,大的平台賦能完成以後全部變成內創的生態,可能都是一些小的公司。

  這樣就會改變銀行未來這種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是巨頭+內創,銀行服務它的時候怎麽服務?該是一個大的貸款、大的存款的方式肯定都不適應了,因為大的情況下面什麽都不缺,真正的商流和資訊流來源於分散的內創品牌,這種內創品牌要想個方式方法解決它,所以未來新金融、新經濟的業態會越來越以平台孵化內創的千千萬萬的中小公司,這些生態裡面如何構建金融的服務,現在被號稱新金融。這是一種新經濟,先是有了新經濟後面才有了新金融的服務。

  基於新經濟和新金融服務的再談新金融的創新,要不然不以新經濟為基礎的就變成了互聯網金融泡沫,就變成了騙局,所以我們談到的,在這種新經濟的過程當中,我們的新金融是怎樣的服務業態去轉變,做好這個事情。銀行也用了很多ABC,但是這些ABC也是有一個過程和發展的流程,跟所有產業經濟是一樣的,所有的產業經濟應該是所有ABC技術都先於金融在用,因為金融再怎麽說都是強管制,很多技術服務和應用都是落後於產業的。所以既然我們的產業用的ABC技術它的發展歷程是這樣的,其實金融永遠是在學產業,因為在技術上面永遠是落後他們一步的。

  所以我們反推回來,對於銀行最近也用ABC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麽?路徑也很清晰:1、銀行也是一個在製造金融產品的工廠,這個工廠以前也要做資訊化,也要上ERP,我們銀行叫核心系統或者很多電子銀行系統,其實都是為了製造金融產品的內部資訊化的過程,我們把那個時期叫E-bank。

  2、當我們發展了,從2000年完成了數據大集中,後面大集中過程當中做管道、新系統、新核心弄完,那裡企業叫ERP,這裡加核心系統,這個走過了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完成以後現在大家要談到互聯網的影響,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影響,裡面所提到的,把我們的支付、財富、貸款,很多就金融去談一些技術的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確確實實也給銀行一些啟示,我們以前做更多的產品服務還是資訊化的服務,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開了一個商店你愛來不來,這種方式。現在很多BAT企業告訴我們,很多還是需要去行銷,需要讓客戶有獲得感或者接觸到這種產品的機會,有一種直銷的方式或者行銷的方式或者流量經營的服務模式,在這裡面就產生了在2010年以後是不是能夠把銷售管道變成一種經營,所以提出來D-bank的方式,D-bank的方式是非常快速的直達客戶的眼球,直達客戶快速的選擇和決策,這對傳統銀行以前的銷售模式,通過客戶經理的服務方式或者通過網銀手機的服務方式,是一個很大的補充,而且這種現在發現用流量互換的方式往往產生比客戶經理的單產和支行的單產高很多,突然覺得這個事情很重視,所以大家紛紛研究對應的是不是應該有一種新的服務方式,也就是說直銷銀行的模式,這種直銷銀行的模式,現在這種叫法有很多產品組合模式,我覺得是一種形態,具體的大家怎麽樣去理解D-bank的方式都可以做不同的解讀。

  3、當這種完成了以後強調了,現在我們經常跟客戶談,跑到海爾、格力、中石油去談,說你給點錢搞點貸款,我沒有貸款也沒有存款,要弄就發點債其他的沒有,要不然就是生態鏈上做一點服務,在這裡面,未來銀行服務這些平台客戶的時候,對應的抓手是什麽?中農工建這樣的大行稍微好一點,因為這些平台對等相對好一點,未來對應股份製銀行或者中小城商行,在這個過程當中未來的定義是什麽?在思考我們是不是要找到一些自己專業的路線,走專業的路線去做。在這種專業的路線上,無非是專業的金融角度講就是要選擇不同的行業維度、不同的行業生態做專做精,在這裡面就可能區別於中農工建的綜合性銀行的,另外一種服務業態,專業銀行,專業銀行未來得發展思路,可能做大平台做不了,但是圍繞著大平台的小B、小C要去服務,這種服務怎麽做?一步步的做還是以客戶經理的服務方式做?其實都遇到很多的挑戰。所以在這裡面我們覺得未來應該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把ABC技術給拿過來,去構建Open-bank的新的服務架構體系,而且在這裡面未來我們的銷售模式和產品模式,跟製造業是一樣的,銀行的內部組織應該要全部進行裂變,全部變成小的產品作業團隊,我們簡稱內創團隊,所以在這裡面我們覺得這是一種類比對應製造業對應的變革,應該也是要推動銀行去借鑒未來銀行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動、整個產品的銷售,都是會做成銀行是一個大平台,但是針對每各行業不同的服務要去構建一種新的內創的模式。

  我想講的是基於實體經濟的ABC的應用,推導銀行的ABC的模式應該也是遵循這個範式。

  基於這裡面民生銀行的一點思考,未來我覺得銀行特別是商業銀行,應該充分構建它的專業度,在這裡面,民生銀行管網絡金融部、直銷銀行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網絡金融部做好,應該是有四化建設,做資訊化、生態化、數據化、流量化;對應的直銷銀行、互聯網銀行要去構建什麽?

  第一是構建一種客戶直達的平台,我們在這一塊應該是一直跟同業在交流,也一直在前行,整個發展未來佔的比重應該線上的服務會越來越強。

  第二,現在大家提到的直銷銀行可能歐是2C的,未來線上銀行應該是B2B2C的“行中行”,所以我們率先提出了對應未來得直銷銀行不是一個2C的平台,未來是一個行中行,覆蓋了對應的零售、公司和金融市場,未來是一個綜合的服務平台。我昨天跟BAT街的高管吃飯,他們說你們直銷銀行到底是啥?我說很簡單,直銷銀行就是你們現在金服所有板塊的綜合,怎麽解釋呢?你們有支付嗎?我們銀行有支付。你們有線上財富我們有線上財富,你們有供應鏈我們也有供應鏈,你們有消費貸、網貸,我們也有,而且全部都集中在一個平台上面,未來我們比你們服務的平台集中度和幾何度更高,而且我們也是一樣的以線上獲客的服務方式來提供,這是我們直銷銀行的解讀。他說現在明白了,我們的直銷銀行以前一直是賣理財的,我說這應該對直銷銀行只是一個發展階段,未來直銷銀行的發展應該是“行中行”對標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就是面向他們充分競爭的平台。

  我們要去構建這個東西,我們的技術支撐和未來得技術架構應該是什麽樣的?民生銀行稍微做的前面一點,我們整個直銷銀行的體系,剛才講到的,應該是國內商業銀行裡面第一家採用了分布式账戶系統,所有的系統支撐是48台PC伺服器支撐千萬級用戶和千兆的金融資產交易,在這裡面未來去擴展和響應剛才所說的海量交易應該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從技術架構角度來說我們能夠海量的支撐已經是去IOE化了,全部是分布式伺服器PC機的服務方式。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有了這些技術平台,未來對應的戰爭架構和產品的內創模式是什麽樣的,招海量技術人員做產品大量有場景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有沒有可能?現在銀行的做法,科技跟業務分離的方式是絕對做不了這個事的,應該一定變成內創團隊和麽創團隊、數據師和科技人員,一個團隊一二十人,一二十人對它對應的目標、任務、產出是什麽,行則生存,不行全部並掉,現在直銷銀行就是這種服務方式,內創團隊產品驅動方式,產品行不行去市場練,如果不行掉頭就走,或者你的產品就並掉了,這是銀行應該要面對的。剛才大家都談到的研發,要嵌入到行業裡面去,銀行對於行業的了解深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做一個東西沒有行業深度、行業專家是怎麽樣切合到這裡面去的,也不是銀行裡現有的科技人員、現有幾個產品經理就培養成了行業專家,這個難度很大,或者說要去培養也是有限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學習一下蘋果,應該有個appstore,應該有個商城,商城裡面很多做出來的APP,比蘋果自己出的一些應用強百倍,而且用的非常好。這也是一種強行的美譽度的排名,好的別人才會下載、不好的別人不會下。在這裡面,產品未來的服務方式確確實實是一種內創,內創的過程當中,行業專家的服務方式就是ISV的方式。這也是未來銀行應該高度關注,去轉型和轉變的內容。

  講了這些,站在現在從銀行業角度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和未來金融科技如何發展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面考慮的問題,因為水準有限,我們也一直在實踐,這條路可能還會迭代,也可能反過頭來再重新找一條新的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認為銀行的金融科技服務應該也是要快速迭代、快速轉變、去適應市場的,最終找到自己的發展定位。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