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企穩券商業績井噴: 56家券商8月淨利同比增長超4倍

伴隨著A股市場的企穩,券商正在進入業績爆發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56家已披露8月經營數據的券商(含區域或專業子公司,且具有可同比母公司口徑數據)合計淨利潤超過去年4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兩融標的的擴容,到科創板的開市,再到A股市場活躍度重新提高以及股指反彈,多項因素正在促使券商迎來業績扭轉。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貨幣政策等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有望進一步推動直接融資需求,進而對券商業績帶來持續支撐;但也有投資人士認為,在基本面是否見底仍處不確定性的狀態下,當前的反彈趨勢能否長期保持仍需觀望。

多因素利好

券商正在進入一輪業績井噴時刻。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Wind數據後發現,56家券商的8月份營業收入、淨利潤總和分別為196.09億元和80.6億元,兩項指標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12.63%和446.07%。

這種業績復甦的征兆並非只是單月。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上述56家券商的合計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達1656.88億元和646.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4.77%和65.09%。

“年初市場就在復甦,雖然經歷震蕩,但2019年的券商整體業績情況已經明顯好於去年同期。”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下半年如果市場能夠進一步企穩,券商應該有望迎來業績轉捩點。”

A股市場的復甦的確成為券商業績復甦的基礎。數據顯示,萬得全A指數8月1日以來累計上漲達5.22%,同期成交額高達13.58兆元;而2018年同期該指數下跌達7.36%,合計成交額僅為7.84兆元,僅為前者的57.73%。

“僅經紀業務這一項,券商這一期間的收入就會實現翻倍,同時還有相應的融資融券、股票質押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復甦。”前述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

利好券商的另一因素是兩融擴容帶來資本中介業務的想象空間。8月9日,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修訂兩融規定,一方面取消了維持擔保比例的限制、擴大了擔保物範圍;另一方面將兩融標的從950隻擴大至1600隻。

與此同時,科創板開市的溢價效應也給部分為科創板公司提供保薦業務的券商帶來了額外收益,根據規定,保薦券商需要對科創板公司進行跟投,而如今不少科創板公司的溢價狀態也給相關券商帶來了自營投資收益。

在分析人士看來,伴隨著多項利好措施的發酵,證券行業在短、中、長不同周期都有望收獲不同程度的盈利改善或估值修複。

“短期,市場情緒有所修複,交投回暖利好券商短期業績表現;中期,一是行業監管邊際放鬆,二是券商新一輪加杠杆周期將開啟,市場流動性持續寬鬆,利好券商業務開展及盈利改善。”財富證券分析師龍靚表示,“長期,行業估值和業績的匹配度存在修複空間。目前,頭部券商將持續受益政策紅利,資本市場的開放和改革仍是推動行業中長期向好的基礎性因素。”

但也有投資人士指出,仍然要警惕不確定性因素給A股和券商板塊帶來的連帶衝擊。“主要是經濟基本面和公司盈利增速是否已經見底,還是會進一步下行,如果基本面不出現改變只是政策層面的寬鬆,很難說這種行情會持續。”北京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坦言。

龍頭競爭加劇

券商業績向好的另一表現,是虧損券商數量進一步減少。去年8月,上述56家券商中多達20家券商出現虧損,合計虧損達6.68億元;而在今年8月,單月虧損券商數量已降至5家,合計虧損僅為0.38億元。

具體到不同券商,其月度盈利增速也不盡相同。數據顯示,8月份國泰君安、中德證券、第一創業三家券商的單月營收環比增長最快,分別達95.6%、82.63%和36.89%。

其中,國泰君安作為頭部券商在內的業績在悄然發力。

母公司口徑的數據顯示,國泰君安今年前8個月的淨利潤達66.65億元,較長期處於行業首位的中信證券的64.07億元還多出2.58億元,而在去年同期同口徑下,中信證券一度較國泰君安淨利潤多出5.74億元。

不過在營業收入維度,中信證券仍然以147.24億元佔據行業首位。

“這說明在市場復甦預期下,券商龍頭之間的競爭正在進一步激化。”前述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不過國泰君安在經紀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也容易在市場復甦的周期裡表現出更好的成長性。”

在龍頭券商競爭加劇的同時,行業內的梯度分化也更加明顯。例如今年前8月淨利潤超過60億的券商只有國泰君安和中信證券,而海通、華泰兩家券商的淨利潤分別為48.59億元和40.66億元,均未超過50億元。

不過伴隨著全行業的復甦,2018年出現的馬太效應似乎正在被進一步削弱。

統計數據同時顯示,上述56家券商中,今年前8個月淨利潤排名前十的券商淨利潤之和為421.71億元,為後46名券商淨利潤之和的1.87倍。而去年同期,排名前十的券商淨利潤之和為295.72億元,高達後46名券商淨利潤之和的3.08倍。

“大券商在行業蕭條周期能夠抵禦風險,而小券商的虧損卻在不斷放大,但在行業復甦的周期下,大小券商都能夠靠經紀業務掙錢,所以兩極分化現象被進一步抵消。”北京一家券商副總裁表示,“但如果市場狀況出現反轉,小券商的風險問題暴露出來,加之未來可能出現的券商分類管理,兩極分化的趨勢還是進一步持續。”

(編輯:張星)

21世紀經濟報導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