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亞洲第一天坑”蝶變4A景區

新近改造完畢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綻放新姿——曾經的百年礦山蝶變成4A級風景區,石岩上種樹造就萬畝槐花林……日前,中央電視台攝製組專程前來錄製專題片,向全國推介這一工礦轉型景觀。

7月1日,記者站在觀景平台遠眺,礦冶峽谷橫亙眼前,“峽谷”為礦山公園的核心景觀,形如一隻碩大的漏鬥,坑口面積相當於150個標準足球場,深度達444米,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

“峽谷”新建了一條長1800米的棧道,其中數段從巨石中開鑿。棧道終點是“石海綠洲”,為綠化複墾,礦山人在廢石場上種出了面積達247萬平方米的刺槐,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硬岩複墾林。每年四月芳菲時節,這裡便成為四方遊客賞花觀景的新去處。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128年前,湖廣總督張之洞大興洋務,選此作為漢陽鐵廠原料基地,成為中國第一家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1908年,近代民族資本家盛宣懷合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組建了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1952年,國家重建大冶鐵礦,1958年投產後成為全國十大鐵礦之一,被譽為“武鋼糧倉”。

自1958年投產到2005年結束露采,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坑累計剝離岩石3.64億噸,采出鐵礦石1.34億噸。巨大的開採量,形成了亞洲第一采坑。進入新世紀,礦產資源逐漸枯竭,武鋼大冶鐵礦人並沒有消沉,在保留東采區部分生產的同時,在天坑及廢石堆起的山頭建起了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打造出礦冶博覽、井下探幽、天坑飛索、石海綠洲等十大景觀,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這裡還有一個世界之最——高達444米的世界第一采礦高陡邊坡。兩個亞洲之最——亞洲最大的硬岩複墾基地,擁有247萬平方米的槐花林;亞洲最狹長的采礦峽谷。一個中國唯一——毛澤東生前唯一視察過的鐵礦山。

48歲的李紅心是大冶鐵礦生產服務中心檢測員,從16歲參加工作,他便堅持監測天坑,一乾32年。“以前,每月至少要到實地監測一次,7年前啟用自動化實時監測後,再不需要頻繁到現場了”。李紅心說,監測主要是看山體是否下滑和偏移,當自動監測儀數據發生較大變化時,他還是會背著重達20公斤的儀器到現場,“如今礦山變成旅遊景區,安全監測的擔子更重了。”

去年,黃石市文旅投公司投資對礦山公園實施更新改造,園區6大項目提檔更新,新妝迎客。走進新裝修的遊客服務中心,嶄新的布展讓人耳目一新,新增了聲光電技術及多媒體、VR影視製作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現黃石的百年工業冶煉歷史。展廳中間的巨大模型,可以一覽礦山公園的全貌。

新建的星級旅遊公廁設施一流,微生物汙水處理技術可實現水的循環利用。設有殘疾人專用間、家庭間、母嬰室,寬敞的休閑區有沙發和茶几,讓人在遊玩之餘歇歇腳。

在日出東方廣場旁,新建了東采區工業觀光廊道,可以近距離地觀看來回穿梭的礦車,了解武鋼所屬大冶鐵礦部分采礦過程。

據了解,礦山公園所在的黃石鐵山區是黃石市面積最小的城區,卻有工礦廢棄地23宗,面積1.2萬畝。作為我省推薦的首批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部門,鐵山區放大礦山公園的生態轉型示範效應,提出由城市工礦區向旅遊區轉變的發展思路,制定並通過了“打造世界第一鐵城”的旅遊規劃。

鐵山區區委宣傳部負責人稱,就是要“用景區的標準建設鐵山,用旅遊的理念規劃鐵山,用遊客的眼光管理鐵山”。眼下,鐵山區正積極推進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與東方山風景區的融合發展,將旅遊開發進一步提速,工礦廢棄地的綜合開發成果日益顯現。

大咖說旅遊

閻紅勇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主任

來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旅遊,既能感受到千年采坑的震撼效果,又能看到礦工在石頭上種樹將石海變綠洲的人類奇跡,並能深深地感受到大冶鐵礦物華天寶名副其實,不虛此行。

鄧巨集兵 中國地質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導

未來五年,我國工業旅遊將進入一個黃金發展期,工業文明鏈、工業產業鏈、工業城市鏈、工業企業鏈是湖北工業旅遊發展的核心內容,全省“四鏈、四極(武漢、黃石、宜昌、十堰)、多點”格局正在形成。黃石市提出建設“中國最美工業旅遊城市”目標,並成功承辦第二屆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漢冶萍高爐等工業遺址資源在國內絕無僅有,是中華礦冶文化和近代工業文明的“活化石”。這些工業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科學性和觀賞性強;持續進行景區開發,並融入全域旅遊概念,擴展和延伸了工業旅遊產業鏈條。(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