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出走之後

醫生集團被視作醫生突破體制束縛、兌現市場價值的重要途徑。離開公立醫院後的路,也許並不繁花似錦,可能荊棘叢生。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秀芝

編輯 | 王芳潔

頭圖攝影 | 倫子

2012年底,中國知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在微博上寫了一段話:「我將離開體制執業,為中國善良優秀的醫生們尋找一條新路。」

這條微博可以視作中國醫生集團的發端。經過一段時間籌備,2014年7月,張強醫生集團成立,號稱中國首家醫生集團。在那之後,醫生集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工商資訊查詢工具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名稱中帶有「醫生集團」字樣的企業約2000家,僅在深圳註冊的醫生集團有700多家。其中,不乏沒有實際運營的空殼公司。

在現行醫療制度框架下,長期以來,中國醫生的薪酬水準與技術服務價值不相匹配,尤其是名醫。醫生集團被視作醫生突破體制束縛、兌現市場價值的重要途徑。所以,很多名醫大V們都選擇辭職下海,成立醫生集團。比如,在張強醫生集團之後,冬雷腦科醫生集團、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沃醫婦產名醫集團等紛紛冒尖。

四年多時間過去了,中國的醫生集團活得還好嗎?

醫療投資基金重山資本創始合夥人孫超告訴《中國企業家》,他曾經觀察和調研過100多家醫生集團。但因發起人的分量(在醫療界的權威度)不夠,或無法形成合力,以及走向市場後面臨的執業地點、人才、支付、法規、稅收等方面的客觀因素,已經有差不多三四十家「不見了」。

重山資本是博德嘉聯、蜜膚、華醫英諾等多家醫生集團的投資方,其中博德嘉聯是中國第一家經過工商登記並取得法人資格的醫生集團,目前已獲得超過10億元投資。然而,2018年下半年,博德嘉聯的兩位創始人分道揚鑣,聯合創始人謝汝石退出了公司。

由於博德嘉聯在醫生集團行業具有標杆性,謝汝石的離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離開公立醫院後的路,也許並不繁花似錦,可能荊棘叢生。


打破象牙塔

張強在那條微博裡還寫道:「離開體制,意味著放棄事業部門的編制,放棄約40萬的合法年收入,離開已經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團隊和同事,經受傳統偏見帶來的市場和行業挑戰。但這一切都會值得,因為於國、於民、於醫,都是一條必經之路。於我,則是重新探索自我之旅。」

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攝影:倫子

40萬元年收入,對於一個已有一定IP價值的名醫來說,當然是微薄的。所以當張強發出自由執業宣言後,這條微博被轉發2000多次,留言1000多條,很多人給他「加油」、「祝福」。

鮮為人知的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人願意跟張強一起乾。甚至,當他想註冊公司時,因為沒有合夥人,只能「拉上」他的夫人黃晨,以滿足「兩個以上股東註冊有限責任公司」的工商要求。

另外,公立醫院雖然陽光收入不高,但醫生們不用操心醫療之外的事,例如患者來源。對於張強來說,脫離體制,就好比走出了象牙塔,需要和現實、多元的商業社會正面撞擊。張強是個微博達人,最近他又開始研究抖音,頗有心得。「人們過去花錢買物品,現在花錢買感覺。」2018年12月,在位於上海康平路的張強醫生集團行政總部,張強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說。

對於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張強表現坦然:「我還是有一些思想準備的。包括別人的質疑、反對,我都能理解。」

千里之外的廣州,博德嘉聯創始人林鋒向記者講起他當年的創業故事時,亦顯得雲淡風輕:「本來也沒想大張旗鼓,只是想考驗一下自己。」

林鋒是中國胃腸外科專家。近三年前,他和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簡稱「中山六院」)的同事謝汝石共同創辦了博德嘉聯。創業前,林在中山六院擔任大外科和胃腸外科主任,謝則是中山六院的客戶服務中心主任。

博德嘉聯醫生集團創始人林鋒。攝影:倫子

博德嘉聯的前身是私人醫生工作室。2015年5月,林鋒、謝汝石,以及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醫生張子謙,在廣州愛康國賓體檢中心成立了各自的私人醫生工作室。在醫療界,此三人被稱為「嶺南三劍客」。

林鋒做醫生工作室的契機,源於2014年11月,原國家衛計委聯合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乾意見》。該意見明確表示「促進醫師多點執業有序規範開展」、「允許臨床、口腔和中醫類別醫師多點執業」。

既不脫離體制,又能提高醫生收入,還能規避非法「走穴」,多點執業一度被視作兌現醫生市場價值的好辦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醫生的多點執業難以落地。2016年,北京同仁醫院的眼科視光中心主任和白內障中心主任,因未經批準多點執業及分流病人等原因被免職。

「當年醫生多點執業要得到醫院審批,不像現在報備就行。」談及做醫生工作室的情形,林鋒也深有感觸,「比較痛苦,冒的風險大,何況當時你在醫學界是風雲人物,受到崇高待遇,是既得利益者。」


落地尷尬

創業之初,林鋒沒有想過要融資。他甚至覺得:「醫生集團就是一群醫生合夥執業,共同承擔執業風險,一起分享執業收穫,因而不需要融資,也沒有投資價值。」

拿到牌照後,深圳市政府對博德嘉聯很支持,協調羅湖醫院為其提供了一個上千平米的場地,供博德嘉聯的醫生們使用。他們在那裡舉辦過幾場義診。

很快,林鋒發現這種落地模式存在問題:在公立醫院體系下,博德嘉聯不能給自己的服務定價,無法為病人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醫生們也得不到更高的報酬。

林鋒想過找私立醫院合作。但他看到,目前大部分民營醫院在類公立化,比如爭進醫保。但只要接受醫保,收費標準還得按照醫保系統來。醫生集團落在私立醫院,跟落在公立醫院沒有區別。

林鋒還認為,很多民營醫院不比公立醫院更具優勢,甚至不能為博德嘉聯提供高精尖的設備支撐。「博德嘉聯的特點是腫瘤團隊很強,尤其是胃腸腫瘤,這要求我們的影像團隊、麻醉師、ICU(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等一系列的綜合實力都要很強」。

冬雷腦科醫生集團也碰到了落地難題。這家醫生集團在2015年9月成立,創辦者是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宋冬雷。在過去三年多時間裡,該集團陸續在江、浙、滬等地拓展20餘家合作基地。最終,他們決定自建腦科醫院。2018年7月,上海冬雷腦科醫院正式動工。

在第三屆醫生集團聯盟大會上,冬雷腦科醫生集團CEO董法廷解釋了其模式從輕到重的原因:來自患者的收入先流向合作醫院,然後分給醫生集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醫生集團的實際收入水準,從而影響醫生集團在投資人眼裡的價值;患者的病例留在合作醫院,無法被醫生集團集成,它們在大數據、AI時代擁有很多想像空間;醫生集團在合作醫院進行人員進修和培訓,需要走很多手續。「在別人的平台,始終是疙疙瘩瘩的。」董法廷說。

自建實體意味著匹配大額融資。2016年5月,博德嘉聯完成了松禾資本、重山資本千萬級天使融資。2017年4月,其再獲新風天域10億人民幣戰略投資。

在新風天域的籌劃下,博德嘉聯在深圳和惠州落地了兩家綜合門診,廣州的綜合門診也即將於2019年開業。

張強醫生集團的疝外科團隊負責人鮑宇克近期宣布停診,轉而擔任集團副總裁,負責醫療服務平台的建設和管理。隨著醫生集團逐漸成熟,能夠被醫生集團認可的合作平台缺口更大,這迫使張強醫生集團不得不加快建立自己的線下醫療機構。「雖然我們做疝外科醫生集團養活自己的小團隊沒問題,但相對於公司的大方向而言,拓展平台數量是現階段更重要的事。」鮑宇克說。

張強醫生集團在全國已經布局了12家靜脈病中心,一部分落在合作醫院與新型診所,比如上海禾新醫院、杏仁門診等,另一部分則落在思俊外科診所,它們由上海張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張強醫生集團、博德嘉聯醫生集團、以及冬雷腦科醫生集團均提到,其自建的醫療機構,將向其他醫生集團開放和共享。用林鋒的話來說,「醫生集團滿天飄,難以找到落地的醫院,『平台化醫院』總要有人做。」

在業內,很多人將醫生集團理解為航空公司,將醫院平台理解為機場。但是建了機場的航空公司,還是航空公司嗎?

「航空公司把機場當為母港,不是航空公司建了機場。」林鋒告訴記者,「博德嘉聯的LOGO下面還有幾個字:新風醫療成員」。

張強則援引美國的案例作為答案,美國90%的日間手術中心,其大股東是醫生集團。他們希望通過醫生集團吸引更多病人,甚至不吝將70%的股權拱手相送。


大V的困惑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中國醫生集團聯盟公布的70家成員部門中,有不少醫生集團都是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張強只是其中之一。

對於一個合夥協作的團隊而言,究竟取一個中性的名字,還是取一個私人的名字?在張強決定要率先創辦醫生集團時,這個問題也一度困擾他很久,儘管當時他在醫療界和微博界都已算是大V。

張強還是以自己的名字為集團命名。他研究過世界著名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的名字,發現大部分都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比如強生、默克等。事實上,如今中國醫生集團常常對標的凱撒醫療集團與梅奧醫療集團,也是這樣。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位出身知名醫院,同為微博大V的專家,在創辦醫生集團時,堅決不用自己的名字。他的觀點是,不能讓個人光環擋住其他專家的光環。要是因為這個問題,專家不來合夥怎麼辦?

對此疑慮,張強的想法也很簡單:「不來就不來,我自己賺錢更好。而且,因為企業名字而放棄合夥的醫生,也不是我們需要的。」

數年過去,張強認為自己當時的決定很明智。他看過的一份醫生知名度排名報告顯示,中國有20%的醫生聽過張強醫生。「這意味著,這20%的中國醫生可能都聽過張強醫生集團。」

不過,張強醫生集團已開始「去張強化」。

2016年4月完成融資後,張強醫生集團內部做了一個決策,停止張強醫生的門診,以圖從個人品牌向團隊品牌轉型。這裡的癥結在於,隨著張強個人品牌的成熟,只要有張強的門診,病人更傾向於找他。

這種轉型對於張強醫生集團來說,是痛苦的。張強記得,張強醫生集團的業務量一度斷崖式下降,當年的收入比前一年同期少了近千萬元。讓他欣慰的是,自2017年起,培訓體系發揮作用。一批掌握新技術和理念的年輕醫生逐漸成長起來,使得張強醫生集團的業務量開始回升。

自帶流量的名醫大V創業,當然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2014年底,張強醫生集團啟動第一輪融資,後到帳5000萬元。令人怎舌的是,2015年10月,張強醫生集團公開發文,宣布終止第一輪融資,並將錢悉數退回。

張強回顧彼時融資決策時稱,主要是隨著手術量快速上升,集團計劃建設日間手術中心。但他們很快意識到,建造並管理一家手術中心不是他們擅長的事。而且,在已擁有醫療技術、客服和品牌影響力的前提下,他們可與線下機構合作。

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張強醫生集團就按輕資產模式做調整,並於2016年1月重啟融資,消息發出去後,有20多家投資機構找到他,給出了五六份投資意向書。同年4月,張強醫生集團的A輪融資完成,資方為總部位於深圳的分享投資。

2016年5月,博德嘉聯也對外披露獲得了天使投資。

孫超第一次認識林鋒,是在一個醫生微信群。那時,林還在做醫生工作室,孫剛創立重山資本不久。認識以後,雙方常常探討醫生創業的話題。行業中,張強、於鶯、龔曉明等一大批網紅醫生已宣布離開體制創業,醫生創業的話題很火。但在孫超看來,並沒有實質進展。

直到2016年3月,博德嘉聯拿到醫生集團牌照後,林鋒拍下照片發給孫超看。孫買了張第二天飛廣州的機票。

那是兩人第一次線下見面。在廣州陽光賓館的大堂咖啡吧,孫超和林鋒喝了兩個小時的茶,便確定了投資意向。

「他是一位非常知名的胃腸科大拿,我相信他掙了很多錢。但當他告訴我,他把錢都投進醫生集團這個項目裡,前前後後投了六七百萬時,我還是很感動。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問我融資之後,能否拿回少量的錢(補貼家用)。他提了一個數字:50萬~100萬。我當時的感受就是,『這個人真的有胸懷』。」

當然,並不是有了IP和資本就一定能讓醫生集團做大。用分享投資聯合創始人黃反之的話來說,「若按照45公里去定義一場馬拉松,中國的醫生集團最多走完了前5公里。」

醫療戰略顧問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則認為,在目前公立醫院主導的體系下,醫生集團不存在發展的肥沃土壤,因為大部分醫生都是事業部門員工,而不是獨立執業的個體。

「醫生集團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體制外、小規模,除非中國醫院管理體制出現根本性轉變。」趙衡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