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露為霸 秋分爽 滋陰潤燥平陰陽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乾澀的秋風吹來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的秋分也接踵而至, 一層層的涼意褪去了「秋老虎」的餘威。然而, 經過了酷暑的消耗, 我們的身體卻彷彿邁入「多事之秋」, 脾胃虛弱、陰虛肺燥……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此時只有好好地愛惜調養一番, 才能安穩地迎接嚴冬。那麼, 在白露、秋分這兩個節氣交替之時, 該如何利用好食物這個天然的「工具」呢?

滋陰防秋燥

酷熱退去, 燥氣仍烈, 傷津耗液, 容易出現口乾、鼻乾、痰黏、皮膚乾裂、大便乾結等癥狀, 防秋燥是此時飲食養生的一大要事。甘味入脾, 五行中脾胃屬土, 土可生金, 肺屬金, 故甘味益脾利肺, 且有生津之效。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更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 以滋陰潤燥。因此, 平時可以多吃蜂蜜、芝麻、核桃、杏仁、銀耳、蜂蜜、桃膠、百合、枇杷等滋潤甘淡的食物, 多喝熱水、豆漿、乳製品等, 有助健脾益胃、潤肺生津;秋主收斂, 辛可發散, 應少吃辛辣的食物。

廣東地區的人們, 秋日最愛飲潤養的湯水。如玉竹百合豬瘦肉湯、青蘿蔔陳皮鴨湯、沙田柚花豬肝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無花果白鯽湯、霸王花蜜棗豬湯等都是滋陰潤燥的佳品。

溫脾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白露之後, 日夜溫差逐漸增大。若飲食不當, 則容易受風寒濕邪所害, 引發感冒、腹瀉等問題。此時要遵循「溫其脾胃, 寒其形體」的原則, 即飲食上要注意保暖, 不貪食生冷瓜果。早晚宜喝粥, 既能治秋涼, 又可防秋燥, 如暖胃健脾的蓮子粳米粥、清潤肺燥止咳的蓮子百合粥。還有有助於改善因夏季貪食生冷而導致的胃痛、胃脹、畏寒等胃寒表現的芝麻紅棗花生粥等。

「寒其形體」, 即常說的秋凍, 適當地增加耐寒訓練可以提高機體適應力和免疫力, 避免易急性發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如老慢支、支氣管哮喘等。

補瀉平陰陽

秋分時節, 飲食上也應「謹察陰陽之所在, 以平為期」。可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對陰氣不足、陽氣有餘, 易脾氣急躁、午後潮熱、面紅目赤、口腔潰瘍、口渴喜飲、大便乾燥的人來說, 應少食辛辣, 慎食羊肉等食物, 多食清潤的食物, 如糯米、柚子、藕、梨、馬蹄、百合、銀耳等。而對於陽氣虛弱、陰寒內生, 易怕風惡寒、臉色少華、手腳冰冷、情志抑鬱、睡眠不佳的人來說, 最好不要食用綠豆、苦瓜、西瓜等食物, 可適量食用桂圓、紅棗、蜂蜜、板栗等溫潤的食物。

秋分時節, 女性朋友們談「燥」色變。因為, 燥使皮膚乾燥, 嗓音嘶啞, 大便不再通暢……大家開始尋找內外兼養的食物, 除了多喝水, 每天都要吃時令的補水果蔬最關鍵, 什麼水果最有代表呢?莫過於秋梨和檸檬了。在此, 教大家蒸一盅陳皮檸檬膏, 燉一壺小吊梨湯, 暖暖的, 潤潤的, 讓五臟六腑和肌膚濡養保濕整個秋冬。

小吊梨湯

小吊梨湯是老北京秋冬傳統的飲品, 清甜細膩, 一杯下肚, 從舌尖到胃, 熨帖又舒服。

原料:雪花梨500克、水1000克、九製話梅3顆、冰糖30克, 乾枸杞子、乾銀耳各20克。

做法:銀耳提前泡發, 梨用鹽搓洗乾淨後削皮切小塊, 梨皮留下備用。水燒開, 放入梨塊、梨皮、銀耳、話梅、枸杞子, 燉煮約半小時左右, 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梨皮可以使湯汁濃稠清潤, 顏色更深, 銀耳會增加湯汁的黏稠度, 話梅讓梨湯更清甜, 這些都是梨湯更好喝的秘密武器哦。

陳皮檸檬膏

原料:檸檬500克、黃冰糖800克、新會陳皮20克、川貝母20克。

做法:檸檬用鹽水浸泡清洗乾淨, 去頭尾、切片去籽。陳皮、川貝母打粉。在蒸盅裡鋪上檸檬、陳皮、川貝、黃冰糖, 封好口, 小心不要進去水汽, 蒸製10小時以上。

每次取適量, 泡水飲用。味道酸酸甜甜, 能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美容養顏, 男女老幼皆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