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加密貨幣市場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戲劇史上第一部成功演出的荒誕派戲劇,劇中講述狄狄和戈戈倆人徒勞地等待戈多的到來,但卻始終隻聞樓梯響。戈多的不見人影,及戲劇其它方面,激發了許許多多的猜想、誤判和爭辯。

機構投資人就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戈多”

自去年初比特幣價格慘崩以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就像《等待戈多》中窮愁潦倒的狄狄和戈戈,一直殷殷期盼機構投資人的到來,能使其得到解救。其基本論調是,一旦機構投資人進場,以其動輒億萬計的充沛資金,必然能輕易挽救整個加密市場。

圖|《等待戈多》劇照(來源:Wikipedia)

“戈多”曾三度靠近加密市場

過去一年,有三件大事曾被一致認同是加密市場的“戈多”到來的絕對指標,但同樣的是也面臨一再延宕。

首先是在去年中熱切期盼美國監管當局能夠率先批準比特幣或以太幣的 ETF ,因為 ETF 是機構投資人進入加密資產的主要投資工具。儘管歷經眾多申請者輪番嘗試,但截至目前, 美國證監會(SEC) 仍然沒有批準任何一支比特幣/以太幣 ETF 。最新進展是 5 月中, SEC 再度推遲了 Bitwise 的比特幣 ETF 申請批準。

儘管整個行業的專家和官員似乎都一再明示與暗示,加密貨幣 ETF 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SEC(或其它主要監管機構)對於發行批準與否的決定,仍暫時無解。

接著,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 ICE 設立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Bakkt,也被追捧成足以開啟下一波牛市的救星。

擁有半官方背景的 Bakkt 被解讀為一旦上線自必合規,等於加密資產正式打開大門,讓華爾街機構投資者進入。 Bakkt 預期將推出的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不僅是機構的理想投資標的,更可望通過這個交易市場,讓加密資產能更容易地流通到實體行業。

但從該公司去年 8 月成立以來,上線日期同樣一再推遲,如今 Bakkt 已不再對外給出新的時間表,隻表明仍在與美國 CFTC 等監管機構“密切合作”。最新消息是其比特幣期貨合約將在今年7月進行測試,但未說明測試日期,更別提上線。

圖| Bakkt 曾一度被視為熊市救星(來源:Bakkt)

去年末還有一波證券型代幣的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熱潮,一度被看好是新的風口。

因為 2017 年大牛市,最大主因就是以太坊 ERC-20 標準確立所引發的 ICO 狂潮,加密行業指望若能通過合法合規的 STO ,機構熱錢就有了進入的渠道,勢必再帶動一波融資熱潮。

但事實上, STO 合規並不如想象中那麽簡單,對資本市場的推動效果更遠不如預期。去年 10 月中旬, tZERO 創下全球首個通過美國 SEC 審核 STO 項目紀錄以來,迄今 SEC 陸續通過約 40 個項目,但無論是在發行方、發行額度、投資者、鎖定期、揭露文件等方面,都有諸多限制。

接著,國內監管機構也很快對 STO 表態。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在演講中告誡 ,如果 STO 從業者在北京開展活動,政府將視同非法金融活動予以驅離。

其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數字 Token 發行指南》,讓很多人又轉向押注新加坡會是下一個 STO 爆發地。但在今年 1 月當地一家 STO 項目僅因在領英上發了一篇宣傳文章就被叫停後,行業才意識到 MAS 是要從嚴把關,澆熄了僥幸心理, STO 又涼了。

於是一年多時間過去,加密行業現在依然是各種主張,主張一旦如何如何,機構投資人就會大舉湧入。這個如何如何,可能是某個法規的正式通過、某家巨頭的真正進場,或是某些基礎設施的確實推出。

《等待戈多》在每幕結束時,都有一個自稱是戈多派遣的、略顯膽怯的信童出現,通報戈多將推遲到來,但一定會到。在加密市場,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期待不斷被延遲、卻仍不斷延續下去,迄今仍有許多信使不斷繼續帶來“戈多”的消息。

例如今年 2 月,專注於加密貨幣投資的摩根溪(Morgan Creek Digital),宣布兩家美國養老基金已成為其一隻 4000 萬美元加密貨幣風險基金的最大支持者,這標誌著美國養老基金首次涉足加密貨幣投資。

3 月, Coinbase Custody 宣布將開始為機構客戶提供 staking(PoS挖礦)服務,第一個上架項目是 Tezos ,後續預計還會支持 Cosmos 、 Polkadot 等熱門 PoS 項目。機構客戶可以將 PoS 代幣放在 Coinbase ,由交易所代管。

5 月,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公布一項調查指出,機構投資者越來越願意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加密資產。富達表示對 400 多家美國機構投資者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已有約 22% 的機構投資者擁有一定的加密資產,將近一半(47%)認為加密資產可在其投資組合中佔一部分。

圖|近半(47%)機構投資者認為加密資產可在其投資組合中佔一部分(來源:Fidelity Digital Assets)

不過,從目前整體加密貨幣市值仍僅約 2700 億美元,僅約巔峰時期三分之一來看,擁有充沛資金的機構投資人,仍是“隻聞樓梯響”的戈多。一些分析師也認為,這波比特幣回升至 8 千~ 9 千美元價位,並非來自大量新資金入場,而主要是既有資金的回歸。

在《等待戈多》中有一幕,當戈戈問起戈多是做什麽的,被認為是信使的男孩回道,“他什麽也不做,先生。”

而愛爾蘭劇評家維維安?梅西爾(Vivian Mercier)曾經這麽形容《等待戈多》,它“達到了理論所不能的成就——戲劇一事無成,但依然能把觀眾釘在座位上。”

圖|目前整體加密貨幣市值僅約 2700 億美元,僅約巔峰時期三分之一(來源:CoinMarketCap)

加密行業如何想象其“戈多”

何以如此?因為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一個希望。且這個希望在人們的想象中不斷改變樣貌。而加密行業如何想象他們的戈多?

最常高喊機構投資人的 Galaxy Digital 創始人、加密行業投資大佬邁克爾?諾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 3 月在與摩根溪創始人 Anthony Pompliano 的訪談中表示,比特幣很可能在未來 20 年內與黃金並駕齊驅,達到 8 兆美元市值,而機構資金等綜合力量,就是背後原因。

積極布局機構投資服務的 CoinBase ,其首席執行官 Brian Armstrong 在近日一次訪談中表示,整個資本市場有 9 成資金都來自機構,“我們需要機構資金讓加密貨幣產業成熟與成長”。

但涉足加密貨幣服務的倫敦數字銀行初創公司 Revolut 首席執行官 Nikolay Storonsky ,卻認為所謂的機構投資人對加密市場“很感興趣”,還不是現在進行時,金融機構不會是加密貨幣下一波漲勢的推手。

Dogecoin 創始人 Jackson Palmer 更抱持反對態度,認為機構投資的到來,反而會削弱加密貨幣與區塊鏈行業的去中心化、反審查、反監管等最初原始精神。

戈多到底是誰?長得什麽樣?是《等待戈多》整部戲裡面最大的猜想。可以說,劇中每個角色所描述的、想象的、期盼的戈多,都長得並不一樣。 100 個人心中的戈多就有 100 種樣貌。

在戲劇中,狄狄和戈戈歷經漫長的等待,最終仍未等到戈多。在現實中,加密行業的狄狄和戈戈們或許未必如此無望,但可以肯定的是,戈多即便最終真的來了,卻不可能同時符合每個人的猜想,滿足每個人的希望。(本文首發於 DeepTech 平台每周二之 DeepHash 專欄)

關於 DeepHash 專欄 / 每周二

文/林佳誼

“區塊鏈技術非常複雜,而且有很多誤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自認為了解區塊鏈技術,但表現出的卻是無知。學術機構有著巨大的責任去培養下一代的創新者。”在杜克大學商學院開設區塊鏈課程的教授 Campbell Harvey 曾經有感而發地說。

每項新興技術發展都有它的周期,愈是可能帶來重大變革的技術,這個周期往往也愈明顯。就在區塊鏈技術步入所謂“幻滅的低谷”之時,DeepTech 認為,下一個產業風口,如今正在每個頂尖高校的實驗室、在各國央行與監管機構的研究室,在行業組織的研討會中醞釀著。

DeepTech 認為,此時才是關鍵時刻,身為一家堅持深入報導科學科技產業的專業媒體與科技服務提供者,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在這個時點上有帶領讀者去撥開迷霧、厘清誤解,培養對區塊鏈技術的更深刻認知。

因此我們於每周二固定推出 DeepHash 專欄,由 DeepTech 資深編輯林佳誼,邀集千人學者兼天德鏈創始人蔡維德、分布式系統專家王嘉平、Conflux 研究總監楊光、物聯網區塊鏈初創 BiiLabs 創始人朱宜振等專家學者共同維護,每周一次,帶領讀者在技術研發、在法規政策、在行業標準,在國際趨勢,方方面面深入挖掘未來 3-5 年真正具有產業化潛力的區塊鏈知識。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