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家角大清郵局,清代上海十三家通郵驛站之一,也是古鎮一張名片

在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市郊青浦區,有一個保存完好的明清江南水鄉古鎮朱家角,那裡有大清郵政官局設立的朱家角郵局舊址,是朱家角古鎮的名片之一。

2020年6月,我們來到上海澱山湖畔水鄉古鎮朱家角。朱家角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期已成集市,明代萬歷年間正式建鎮,名朱街閣,又稱朱溪。珠街閣在人們的歷史長河中慢慢變成“朱家角”。

由於地處江南水路縱橫,這裡便早早商賈雲集,魚米之鄉,布業興隆,號稱“糧油江南,衣被天下”,成為江南巨鎮。朱家角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景致古樸,民風淳樸!

您了解中國驛站和郵政的發展歷程嗎?門前放著郵箱的、歐式紅磚小樓就是著名的朱家角大清郵局舊址。朱家角大清郵局是清代上海十三家通郵驛站之一,如今這裡也是上海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郵局遺址。我們可以在這裡對中國幾千年來驛站和郵政行業的發展有直觀深入的了解。

郵局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只有這塊唯一保留下來的石頭牌匾,上面刻著“朱家角郵局”才是真正的清朝時期保留下來的真品,其它都是按照當時的資料打造的。

清朝時期的郵差(網絡老照片)

在朱家角這個古鎮中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清郵局,就坐落在西湖街35號(郵編201713)。朱家角的大清郵局與北京後海煙袋斜街的大清信櫃有著本質的區別,北京後海煙袋斜街大清信櫃是民間代辦郵政業務,且現在信櫃所在地的房子不是原有的;而朱家角的大清郵政是正正經經的官辦郵局,從裡到外都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是上海市青浦區的文物保護部門。

大清朱家角郵局舊址是一棟面闊三間的紅藍相間的二層磚木混建樓房,佔地約70平方米,在朱家角古老的深色木質民宅中十分顯眼。

“朱家角郵局”五個字鑲嵌在郵局大門上方,郵局門的建築形式為上海特有的石庫門,尤其是西洋花卉圖案更顯十分美麗。從這中西結合的磚樓中,隱約地感受到大清開辦現代郵政,既是一種國家的無奈,又是國家的進步,也是一種中西文化的融合。

大門掛著“大清郵政”藍色門簾,門左邊是一個仿製的大清郵政的信筒,和北京後海的大清信櫃有許多相同之處,郵筒左側是一塊“大清朱家角郵局舊址”的說明牌,郵筒右側立著一個木牌“大清郵局票價五元”。

大門右側立著一塊大理石,上面刻著“青浦區文物保護部門大清郵局舊址”。

走進大清郵局,正廳是兩間大屋,兩隻大燈籠高掛房梁,燈籠上印有繁體字“朱家角郵局”。再向前就是清代郵政辦理業務的高櫃,高櫃後面有營業人員在給遊客進行服務。高櫃左邊擺放一張老式方桌,上面擺放著文房四寶,這裡就是代寫家書的地方。

看到這裡,一種“家書抵萬金”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管遊子像風箏一樣身在何處,一封家書始終是與心中的家聯繫的“線”。高櫃旁邊的牆上掛著在這裡出售的郵品,有四種明信片,三種郵資明信片,一種無郵資明信片。

清朝時期的明信片

一種國內郵資美術郵資明信片共10張30元,另一種為單張的國內郵資明信片5元,以大清朱家角郵局老照片為背景,設計成紅框豎版信封圖案;國際郵資明信片每張10元,也是設計成紅框豎版信封圖案;無郵資明信片一套8張共18元。另有一種無郵資紀念封,未標價格。

牆上懸掛的照片是清朝時期的郵筒

大清郵政朱家角郵局的紀念郵冊每本40元,內含信紙、剪紙和紀念信封。我買了一套30元的國內郵資明信片,以作紀念,並從中挑出兩張朱家角標誌性風光單片進行實寄。

高櫃的右側是通往後面小河的過道,過道旁邊是通往樓上的樓梯。順著樓梯向上來到二樓,二樓主要是介紹大清郵政歷史和朱家角郵局歷史的圖版。介紹大清歷史的明信片照片使人們回到清末那個“落後就要挨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特定歷史年代。

清朝時期郵差,裝信的郵包是用肩挑擔子

通過閱讀《大清朱家角郵局史》,得知郵局是在清道光年間民信局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建成目前的規模。

順著二層過道來到第三間,此間為上下通透,由樓梯相連接,主要展示中國郵驛的發展歷史,從戰國的烽火傳信到清代現代郵政的開創,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體現其中。

清朝時期的郵差服

通過樓梯回到一樓,一出門之間一條小河橫在面前,始終提醒著這裡是江南水鄉。右側鄰水的庭廊內展示著大清帝國的郵路全圖和當時各省的郵路圖,外蒙古郵路圖赫赫其中。可惜資料圖保存的不好,有些位置都發霉了,真是可惜!

左側是郵局專用的河埠碼頭,在清代要想進到朱家角,只有水路,沒有旱路,所有的郵件都是船進船出。碼頭牆上“大清郵局”的黑色大字在白色的牆上十分醒目,默默地訴說著朱家角的郵政歷史。

頂層的展廳裡為我們展示了那一時期的各種明信片,這些明信片真實地折射出當年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各地區的民俗風情。

在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明信片已經成為郵政文化的歷史見證,為我們了解那一時期的中國社會提供了一扇窗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