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25年資歷的算命先生經驗: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

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氣象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天氣災害也最為頻繁。也就是說,大暑是全年最熱的一段時期,而非一天。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

「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

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並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

「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

初候腐草為螢熱風降臨的夜晚,螢火蟲會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機捕食。

二候土潤溽暑大暑時節,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

三候大雨時行大暑伏天,在雨熱同季的潮熱氣象,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養生起居

防止中暑

當相對濕度大於85%氣溫30一3l℃,或相對濕度50%氣溫38℃,或濕度小氣溫40℃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便會發生困難,發生中暑。一類因高溫高濕使汗液不易蒸發,另一類高溫低濕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涼棚、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環境降溫,對於高溫作業者應進行合理的營養補給,防暑降溫的飲料和藥品也必備的。

防止陰暑傷人

由於酷暑難當,人們常常喜歡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邊納涼、休息,或當勞動、運動出汗後立刻用涼水洗澡,有的則大量喝冷飲,更有甚者乾脆室外鋪上涼席睡覺,一覺醒來後卻出現惡寒頭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乾、四肢酸痛、肌膚髮熱而無汗或伴有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等,這些都是患了傷暑症,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陰暑。

人們夏季對中暑的預防較為重視但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正如《病論》所說「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陰暑居其八九」於陰暑祖國醫學這樣論述的「靜而得之」「避暑乘涼得之」意思指夏天酷暑之人們往往貪涼露宿,太過或久臥空調房間,或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無度而患此病症。

大暑飲食攻略

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於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可選用粥滋補身體。

1.養生煲湯。養生煲湯有許多種,比如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的烏魚蛋湯;還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鴨血羹等都是您夏季養生食補的最佳選擇。

2.飲水。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氣象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引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較多的引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4.增加清熱解暑。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5.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氣象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今天送來大暑的養生吃法,既消暑且不失健康,亦是色香味皆具的美好蔬食。

1 和風秋葵

秋葵,是盛夏的好食材,它被認為是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秋葵的粘性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對關節也有潤滑作用,秋葵可涼拌、可炒,也可煮湯。

家裡涼拌最簡單了,將秋葵入水汆一下,配上自己喜愛的調味,即可享用。

2 薑汁西瓜飲

西瓜,是男女老少的夏日最愛。西瓜性涼,不可貪食,但咱們還是放不下它,如何是好?

送上一杯薑汁西瓜飲,用生薑汁調和西瓜的寒性,甜中帶著薑的辛辣,選嫩薑更好,幾乎感覺不到薑的辣味。

做法簡單,打新鮮的西瓜汁時,加入一塊生薑片即可。

3 醃嫩薑

冬吃蘿蔔夏吃薑,嫩薑在這個季節上市。大自然對我們很好,盛夏體熱皆散於體表,腸胃其實虛寒,這時節正需要嫩薑。

嫩薑可以切絲炒菜、拌菜,因為嫩和甜,不愛吃薑的小主也能吃下嫩薑絲。

好物不等時,它一年也就三到四周的上市期,大家去菜場時可以買些回來做醃薑片,是道絕配小菜。

做法:

1、將嫩生薑冼凈,晾乾後切成薄片,放入大盆中加入鹽,醃製4小時。

2、熬製糖醋汁:取鍋,加入冰糖和白醋(比例 2:1),小火熬至糖融化,放涼。再加入等量白醋,攪勻備用。

3、醃製的薑片會出水,把薑片擠乾後放入乾淨容器中,倒入晾涼的糖醋汁,用杓子壓實薑片,糖醋汁的量以剛沒過薑片為宜。玻璃容器加蓋密封,2天之後就可以吃了,一星期後味道更佳。(可多做些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2個月。)

Tips:如果在玻璃瓶中放入幾個玫瑰茄,薑片就會變成粉紅色,日本料理中華麗的壽司薑,就是這樣而來!

4 消暑的三豆粥

盛夏愛煮綠豆粥,除了綠豆外,還可以再加入一些黑豆和赤小豆,這樣就成了「三豆粥」,功效更甚,且不用擔心綠豆的寒涼。

三豆粥是從扁鵲的「三豆飲」演變來的。「三豆飲」是中醫中一道著名的處方,黑豆、綠豆、赤小豆皆有祛濕利水、清熱解毒的功效。

對於夏季深受熱邪、濕邪困擾的人來說,非常合適。如果不喜歡喝粥,也可以磨成豆漿喝,效果是一樣的。

5 祛濕水

暑期濕度大,體內的濕氣也隨之累積,大暑宜祛濕。

薏米的祛濕功效,大家都很熟悉。讓人擔心的是,薏米性微寒,不宜多食。今天推薦的是不寒涼的祛濕薏米水。

將薏米放熱鍋裡翻炒,炒至有點微微的焦,晾涼後裝密封的容器中,經常取一些泡水喝

易經算命,八字命理,戀愛婚姻,財運事業,願結善緣!

微信:guodao99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