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南省民族古籍搶救保護開啟新領域

經過3年多努力,一批漢族題材、並被少數民族群眾接受和喜愛的民族文字典籍或口傳文獻翻譯出版,標誌我省民族古籍搶救保護開啟新的領域。

在卷帙浩繁的雲南少數民族文獻典籍中,有一批源自內地漢族題材的民族典籍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相融相鑒的珍貴材料,被學者們稱為“文化認同文獻典籍”。這些典籍,有用古壯文書寫的《唱唐皇》《薛仁貴》《梁山伯與祝英台》《毛洪歌》;用古彝文書寫的《董永記》《鳳凰記》《唐王記》《賣花記》;用方塊白文書寫的《柳蔭記》《白扇記》《磨房記》《賣水記》《丁郎刻木》;用老傣文書寫的《王玉蓮》《劉秀走國》《薑公釣魚》;用納西東巴文書寫的《時佔之書》等。口傳文獻類有在彝、傣、傈僳、佤、基諾、德昂、怒、阿昌等民族中廣為流傳的《魚姑娘》《百鳥衣》等。文獻典籍內容有的來自漢文正史或野史,有的來自漢文古典小說,有的來自漢族民間故事或著名傳說。在融入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生活的過程中,經過重組演繹或藝術再創造,實現了本土化、個性化和民族化,並最終凝結成為少數民族喜聞樂見的民族文學藝術經典。其審美功能、娛樂功能、教育功能、傳授功能、交往功能、表達功能等都得到了較大發揮,這在中華文化傳播史上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范例。表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雲南少數民族在創造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形態多樣的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也積極學習、借鑒、傳播內地漢族先進文化,為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吸納來自內地的漢族優秀文化,從思想深處不斷築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向心力。這是西南邊疆雲南各族人民與漢族人民友好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是中華各民族文明互鑒的真實寫照,在中華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史方面承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具有重要開發和研究價值。

2016年以來,雲南省民族宗教委民語委辦公室加大搶救保護這些文獻典籍的力度,已翻譯出版彝族中華文化認同彝文典籍《董永記》《齊小榮》《毛洪記》《鳳凰記》《王四姐》《賣花記》《紅魚姑娘》;白族中華文化認同典籍《白扇記》《磨房記》;傣族中華文化認同典籍《唐僧取經》《劉秀走國》等12部計800餘萬字。編纂完成《雲南少數民族中華文化認同文獻典藏》10卷本大型套書,收錄彝、傣、白、壯、瑤、苗、傈僳、阿昌、佤、基諾、怒等民族中流傳的中華文化認同文獻典籍40余部、1200餘萬字。

據有關專家介紹,流傳於雲南少數民族民間的中華文化認同文獻典籍達400余部,至今仍大多散藏於民間,搶救保護和翻譯整理任務艱巨。這些典籍年代早至漢代,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具有較高文物價值。

來源:雲南日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