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放蔥、薑、棗、薄荷…沒錯!1000多年前的人就這樣喝茶

陸羽在《茶經》的煎茶技法中,規範了二十四器,把此前煮茶中添加的蔥、薑、棗、薄荷、橘皮、茱萸等調劑品,從茶飲中剝離出去,隻保留了一味鹽的存在。把過去的「煮之百沸」,精減為目辨的煎之「三沸」,有效降低了茶湯的濃度和久煮造成的苦澀滋味,使茶的真香得以純潔,使茶的滋味變得更加單純和清雅。

陸羽視過去的煮茶,為「斯溝渠間棄水耳」。如果僅僅站在茶的品飲角度來看,陸羽的觀點或許是對的,茶的表達要純粹,要展現出茶本身的真香真味。但是,如果從醫療和保健角度思忖,陸羽的上述觀點,似乎有些失之偏頗。首先,我們要看到,茶的利用和發展,是從食用到藥用,由食葯並用再發展到廣泛的食用階段。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意識到茶的寒性,可能會對不同體質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故在日常的飲用中,加入了一些辛溫的調料,尤其是蔥的微溫通中、薑的溫中散寒、薄荷的清利頭目、橘皮的燥濕化痰、茱萸的暖肝溫胃,這些輔料相互協同,綜合作用於人體,可有效抑製長期過量飲茶造成的痰濕、偏寒等副作用,這其中,蘊含著祖先們高超的生存智慧和對食葯屬性陰陽平衡的把握。薑、茶的天作之合,一陰一陽,寒熱平衡,直到今天,仍是醫療、保健中祛除濕邪、暑邪、寒邪的經典配伍。其次,在茶中添加澱粉、薯蕷等煮成茗粥,可有效減少茶對胃腸的刺激,尤其適於體質虛弱、低血糖的人群。

《隋書》曾記載,隋文帝楊堅罹患腦病,經常頭痛,後遇一僧人告之說:「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隋文帝有病亂投醫,依之煮茶飲用,果然奏效。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於是,隋人競相採製飲用,舉國上下,飲茶蔚然成風。《隋書》說:「由是競采,天下始知茶。」隋文帝以身試茶,治癒了頑疾,這一如此高端、大氣、上等級的飲茶醫療廣告,對茶的推廣普及以及唐代茶文化高峰的孕育,其影響力度之大、之深,可想而知。

在上文中,我們要注意到一個「煮」字。隋文帝的飲茶伊始,是被動的,是有強烈的目的性的。茶能治癒他的頑固頭痛,個人以為,是茶湯中的茱萸、薄荷等起了主導作用,茶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查閱中藥的功效我們知道,茱萸和薄荷,均是治療各類頭疼病證的主要藥物。張仲景《傷寒論》裡的吳茱萸湯,是後世治療多種頑固頭痛的經驗良方,對治療胃寒、慢性胃炎等也有顯著療效。既然古代的茶,能出奇製勝地治癒了頭疼,那麼,到了今天,茶治療頭痛的療效,為什麼就不顯著了呢?或者說已經完全失效。在一千年之內,茶樹的基因並沒有發生多少突變呀!窺其關鍵,還在於一個「煮」字,煮茶輔料有真經。

作者靜清和祖上的讀書筆墨

在唐朝,一代煎茶道大師常伯熊,飲茶過量的遭遇和晚年因之患病的窘迫,令人唏噓不已。常伯熊曾風度翩翩,常常「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贏得左右刮目。據《封氏聞見記》記載:「有常伯熊者,又為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封演視野中的「廣」潤色之,是強調常伯熊協助陸羽大幅度地修改、潤色過《茶經》。《茶經?之煮》、《茶經?之飲》等幾篇,很難說沒有蘊含著常伯熊的心血與智慧。不僅如此,他還以身示範,引導和帶動王公貴族們學習煎茶,極大地推動著唐代的煎茶繁榮與茶道大行。公正客觀地講,在唐代,常伯熊對煎茶道的推動和貢獻,幾乎是無人匹敵,其影響力是遠超陸羽的,可謂厥功至偉。只可惜,有些歷史總是被人刻意淡忘。歷史不應該忘記,無數像常伯熊一樣,雖述而不作,卻對茶的清香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諸位先賢。作為推廣煎茶急先鋒的常伯熊,終因喝茶過濃過多,損害了他的健康而罹患重病,故常伯熊「晚節亦不勸人多飲也」。

舊愛玉顏今自恨。濃盡必枯,因茶傷己,常伯熊先生應該是中國飲茶史上,第一個有確切記載的被茶誤傷的大師。他晚年會不會獨自暗吟:我最愛的茶傷我最重,也未可知。

假如常伯熊先生,過量飲用的不是改良後的煎茶,他大概不至於會在晚年因茶患病,然而,歷史不容假設。倘若果真如此,在中國煎茶史上,就缺少了一段令人「左右刮目」的精彩。

古老的煮茶與煎茶,各有千秋,不能簡單地去厚此薄彼。飲茶的發展歷程,從食葯並舉,發展到廣泛的食用與飲用,我們的祖先們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甚至付出過沉重的代價。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尋覓和摸索出與茶配伍的最佳輔料,其本質,也是一個與身心健康不斷磨合、妥協的結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煮茶方式的形成,包含著古人豐富滄桑的生活閱歷以及高超的生存與養生智慧。很多諸如煮茶的優秀民俗遺存,都在我們的熟視無睹和不經意之間,慢慢湮沒於無聲無息之中,不能不為之遺憾。

煎茶的發展與完善,是對煮茶方式的揚棄。煎茶雖然剝離了茶湯中駁雜、陸離的滋味,純凈了香氣,使茶的真味真香得以準確表達,變得更純凈、更清雅了,但是,當茶飲缺少了必要的製衡機制,茶湯的偏性就會顯露出來。因此,對茶飲用方式的選擇,需趨利避害,揚長避短,綜合權衡。對飲茶的量和度,更需要適當節製,否則會過猶不及,貽害健康。

在唐代,有篇《伐茶飲序》這樣寫道:「釋滯消壅,一日之利暫佳;瘠氣耗精,終身之苦斯大。獲益則歸功茶力,貽害則不謂茶災。」宋代以前的文獻,如同今天紛紛擾擾的茶界一樣,人們隻吹噓飲茶如何輕身換骨、羽化成仙;隻大談茶的功效及如何治療疾病,卻很少涉及飲茶過量的危害和弊端,所以,此文並沒有引起時人的關注。唐人描述的飲茶之害,雖有誇大之處,但在今天,作為一劑誡飲戒貪的清涼散,也確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明代的李贄最是清醒,他在《茶夾銘》一文,說飲茶過量貽害身體,應歸咎為個人的把控問題,與茶無關。茶本身既不媚人,也不害人,有害的是人內心的貪慾和無明,還是在「用」上出了偏差。因此,願與之始終,一味清苦到底。李贄算是罕有的懂茶之人。

推薦書目

作者:靜清和

2018年11月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世人隻知喝茶健康,卻很少思及健康喝茶」著名茶人、知名茶學家靜清和在《茶與健康》中,從茶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便尋找出茶性的變化規律及對人體健康造成的種種影響,希望大家可以端正日常健康喝茶的基本理念,了解和掌握飲茶的安全法則,避免日常飲茶的誤區。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