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圳中學引進清北碩博,對“衡水模式”構成降維打擊?

無論在哪個地方,只要優先保障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的收入水準和社會地位,自然不擔心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前往任教。

近日,深圳中學發布2019年擬聘教師名單,新聘教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這份名單發布以後,引發社會討論。

其實,發達地區知名中學新增教師多來自名校,已並非新鮮事。此前,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公布新聘用教師名單時,也以名校陣容引起關注。

名校高學歷畢業生願意前往中學任教,首先說明了相應學校對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有人指出,深圳中學新入職教師的年薪就超過20萬元,即便對於名校畢業生而言,這也是一個誘人的數字。

近日,關於深圳富源學校“高考移民”事件的討論余波未了。在網絡熱議中,有一種觀點值得注意,他們認為富源學校背後的河北衡水中學教育模式輸出到深圳以後,“碾壓”了深圳當地知名中學,至少在升學率數據後來者居上。

應該承認的是,搞應試,即便是深圳中學這樣的傳統名校,可能也無力抗衡衡水模式。富源學校在深圳的“逆襲”,不僅有違規之嫌,也違背了科學的教育規律。其在當地受到的抵製,表面上是利益問題,實際上是教育觀念的認同問題。而在這一點上,深圳的教育界和廣大家長無疑給出了鮮明的態度。維護地方教育生態,實際上也是為了維護正確的教育方向和先進的教育理念。

然而,現階段這種名校學生前往中學任教的現象,還是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少數學校。對於中西部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學,它們非但很難吸引名校畢業生前來就職,有的學校連合格的師范類院校畢業生都難以留住。難免有人質疑,類似深圳中學這種高薪、高待遇聘名校畢業生的辦法,是否可以複製?大城市的孩子開開心心地享受著優秀師資,農村貧困地區的孩子只能吭哧吭哧地以應試改變命運?

答案說起來也不複雜,那就是扶貧先扶教。無論在哪個地方,只要優先保障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的收入水準和社會地位,自然不擔心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前往任教。師資水準上去了,地方教育水準自然能夠提升。

然而,知易行難,很多地方的學校仍然存在師資配備不齊、人才流失的問題,一些地方財政也缺乏向教育傾斜的動力和意願。

無論如何,有一點應當得到明確,那就是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並不構成矛盾。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時,一樣可以提倡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實際上,近年來,高考在試題設計等方面也越來越側重對考生綜合性知識的檢測,單單依靠“死記硬背”也再難獲得高分了。近年來,一些偏遠地區重視基礎教育投入,發展有地方特色的教學內容,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保障教育公平,不應該成為替應試教育模式背書的理由。

當然,正如深圳中學校長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名校、高學歷可以是一個人過往學習能力的證明,但絕對不是萬能的“通行證”。綜合性大學的碩士、博士,固然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科研素質,但是如何把這種能力轉化為教學能力,恐怕還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錘煉。

撰文/王鍾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