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婦科聖手」始於宮廷禦醫,至今仍造福病家,「陳氏婦科療法」入選上海市非遺

GetAttachment (7).jpg

▲陳大年(左一)與同事和學生業務學習。

肇始於宮廷禦醫,「婦科聖手」至今仍在造福廣大病家……

記者今天從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獲悉,近日,龍華醫院申報的「陳氏婦科療法」成功入選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時至今日,這項「非遺」已綿延六代有餘,不斷獲得豐富與拓展,譽滿海內外。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31項計入代表性項目名錄,19項計入擴展項目名錄,「陳氏婦科療法」位列其中。

陳氏婦科肇始於清朝宮廷禦醫陳耀宗,奠基於其子陳筱寶,發展於筱寶公膝下二子陳盤根、陳大年(龍華醫院首任婦科主任),父子三人在臨證治病上頗有建樹,得「陳氏婦科一門三傑」之美譽。

到第四代傳人陳盤根的長子陳惠林、龍華醫院婦科王大增教授、李祥雲教授,傳承了陳氏婦科中醫流派學術思想,兼收並蓄,在繼承中加以發展,將陳氏婦科推向新的發展時期,確立了其在現代婦科中醫領域學術界的地位。

GetAttachment (6).jpg

▲龍華醫院首任婦科主任、陳氏婦科傳人陳大年的讀書筆記。

目前,陳氏婦科在第五代學術繼承人、龍華醫院婦科主任徐蓮薇教授帶領下形成的中醫婦科團隊,已綿延到第六代及弟子,並成為國內具有完整傳統中醫婦科學術體系和建制的臨床學科之一。該團隊不但傳承專科臨床特色,還開展優勢病種臨床和實驗研究,將臨床與教學、臨床與科研相結合,不斷拓展陳氏婦科中醫流派的學術內涵,使陳氏婦科療法獲得長足發展,譽滿海內外,成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

追根溯源,陳氏婦科的學術淵源還可追溯到古代著名醫家陳素庵、傅青主,而後自成獨到見解。其主要學術思想為:強調患者以元氣為本、婦科以調治血分為要、婦人雜病以調肝為中心環節。

陳氏婦科歷代學術繼承人根據學術思想為指導,診治疾病自成一套完整而富有特色的理論體系。比如,在治療上強調保護元氣,「適事為故」,主張調經重視氣葯配合,不孕首辨任脈通調與否等。

GetAttachment (9)_副本.jpg

▲龍華醫院建院元老銅像(右一為陳大年)。

在診治經、帶、胎、產多門疾病的過程中,陳氏婦科發展形成了特色診治方法,包括化瘀通腑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清心平肝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活血化瘀益氣扶正治療子宮肌瘤等。據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經驗用方,如八製香附丸之於調經、黑蒲黃散之於崩漏、香草湯之於經閉、回天大補膏之於重損、求嗣方之於不孕等,用於臨證,療效顯著。

在方葯運用方面,通過歷代學術繼承人長期實踐積累,陳氏婦科還形成了眾多自製成藥,比如婦科消瘤片、內異片、更年樂顆粒、癸源煎、峻竣煎、通管方等一系列名方、驗方。

作為學術總結,陳氏婦科出版了《傳百年婦科流派 承中醫文化瑰寶——海派陳氏婦科紀念畫冊》《陳氏婦科流派傳承》《陳大年論治中醫婦科疾病拾萃》《龍華名醫王大增學術經驗集》《龍華名醫李祥雲學術經驗集》等總結陳氏婦科學術經驗的專著。

值得一提的是,陳氏婦科還奉行「三德為宗」,以仁愛濟世之心救治病患,重視醫德修養,將「三德」(心德、口德、行為德)為行醫宗旨,代代口傳身教。


作者:唐聞佳

圖片:龍華醫院 供圖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