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聽力篩查沒過是怎麼回事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嬰幼兒聽力損失直接影響其語言的形成,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清,嚴重者甚至可以導致聾啞。同時,語言發育的滯後還可影響兒童心理、智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兒童語言快速發展階段主要在0~3歲,而通過常規體檢或父母觀察,一般在小兒2歲以後才能發現聽力障礙,錯過了兒童語言快速發育的時期,會延誤康復的至佳時機。因此,實施聽覺監測,能夠對大多數聽損傷患兒進行早期診斷,進而有效地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乾預」,儘可能地減低聽損傷對兒童的不良影響。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全體受試者分為通過篩查和未通過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乾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複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乾預。

在每1000名新生兒中,大約有1~3名新生兒存在著不同類型和程度的聽力損失,在有聽力障礙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如重症監護的新生兒)中這一數字可以高達4%~6%。目前,世界上有許多都開展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我國近幾年在一些醫院已開展。

1.耳聽力篩查的程序:(1)初篩:嬰兒出生後24h時進行聽力篩查。測試的結果是「PASS」或「REFER」。對沒有通過的嬰兒,在出院前再做1次。此階段篩查工作由母嬰同室護士承擔。(2)復篩:對出院時再次耳測聽力仍未通過的嬰兒,囑其家屬在1,2個月內到五官科複查。必要時進行腦乾誘發電位等診斷性檢查。對懷疑有問題的嬰兒,由五官科醫生進行跟蹤隨訪。

2.聽力篩查儀的選擇:初篩、復篩應選擇屬瞬態誘發性耳聲發射的儀器,如我們選用的是德國的Echo-Screen,它是一種操作簡便,而且是有顯著敏感性的儀器。

3.測試環境的選擇:測試環境要相對安靜,噪音不超過40分貝,至好是在隔音室進行。如沒有條件,可在普通房間做,門邊貼上橡皮條,將室內一些可產生噪音而又不必要開的設備暫時關閉。

4.嬰兒狀態:嬰兒飢餓時往往煩躁不安、哭鬧,影響測試結果。至佳的測試結果是在嬰兒自然睡眠狀態時獲得。因此,我們是在餵飽後1h左右測試。必要時可撫摸嬰兒的頭,使其安靜。

5.嬰兒測試位置的選擇:嬰兒朝一側睡時測試耳朝上,輕輕地將耳廓向後牽拉使耳道變直,然後將探頭輕輕放入,也可以將嬰兒抱在懷中進行測試。

6.衛生問題: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在測試嬰兒前要洗手,至好使用一次性耳塞。在測試1個嬰兒時,如果沒有可疑感染,兩耳可以用同一耳塞。在不同嬰兒測試之間,探頭頭部用酒精進行擦拭。如沒有條件使用一次性耳塞,可以1人1塞,集中消毒備份用

以上只是要你對聽力篩查有所了解,2個月的孩子兒道裡可能會有很多分泌物,聽力篩查沒有通過並不能說明孩子耳朵就有問題。但是還是應該引起你的注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