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塊小骨撐全身 精心呵護有竅門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之一,它僅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人體幾乎所有的重量。雖然關節疾病並不致命,但患者會因長期疼痛而喪失勞動能力,甚至致殘,因此不可忽視。比如不斷增加的體重對膝關節造成巨大負擔,不恰當的健身和運動方式加重了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等。

關節病患者日漸增多,這與人們平時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骨關節炎主要分為膝關節炎和髖關節炎,但臨床經驗表明,膝關節炎佔大多數。目前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一半人有此困擾;60歲後患病率達60%;到了70歲,幾乎每個老年人都會患上此病。

飲食方面需要控制體重。研究表明,平躺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站起來和平地走路時負重是體重的1倍~2倍,上下坡或上下樓梯時是3倍~4倍,跑步是4倍,蹲和跪是8倍。舉例來說,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級樓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的重量,蹲跪時則要承受480公斤的重量。

日常生活中建議低油、低脂、低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並控制好主食的攝入量,控制體重對於膝關節的保護非常重要。此外,要多吃含鈣多的食物,多吃奶製品(如鮮奶、優酪乳、乳酪)、豆製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帶、蝦、魚等海產品,同時多曬太陽以促進鈣吸收。運動方面,平時運動少的人,如果猛烈運動,容易導致關節受損。因此,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登山、跳繩、爬樓梯、下蹲、跑步,尤其是下山和下樓梯時,肥胖者應減少這些運動,改為游泳、騎車來減肥,分擔膝關節的壓力。

平時可以多做抬腿的動作,來增強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的力量,從而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例如,坐在一個椅子上,一條腿自然著地,另一條腿伸直緩緩抬起,與身體形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續1分鐘,然後自然著地,換另一條腿抬起。上班時也可以嘗試這個動作,可以很好鍛煉股四頭肌,保持膝關節彈性,促進新陳代謝,有效保護膝關節。

此外,不要長時間蹲著做家務或跪著擦地板,打太極拳不要勉強蹲得太低,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過於潮濕的環境。戴一個保暖型護膝,是老人保護膝關節的一個簡便有效的措施。運動時最好穿舒適、有彈力的運動鞋,以減少膝關節壓力。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厘米~3厘米為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