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茶新手入門指南,從零基礎到精通,隻隔著這三個階段!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常言道,術業有專攻。

意思是說不管做什麼事兒,講究的是個專業,是個精通,是個熟能生巧。如賣油翁的那場「炫技」,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不禁令人讚歎。人家只是低調地告訴大家練成絕技的秘密——無他,唯手熟爾。

當我們羨慕賣油翁的技能時,殊不知這是人家幾十年的經驗積累。

同樣,平時與一些老前輩喝茶,我們總是羨慕他的專業水準。這讓村姑陳想起一次喝白茶的經歷。

某日,一好友相約,預備開封一罐2014年的白毫銀針。

李麻花一聽有老白茶,還是白毫銀針,馬上卯足馬力,飛速前往。一到茶室,發現還有幾個陌生的臉孔。看來,老友對這罐2014年的白毫銀針相當重視。都快趕上西班牙人對火腿的熱愛,美味開啟之際,一定要找摯友分享。哪怕是一罐味道超級重的鯡魚罐頭,也要邀請左鄰右舍一同享受。

落座,客滿。

塵封多年的白毫銀針終於重見天日。

打開包裝,將茶葉倒在茶則上,按照慣例,是賞茶的階段。一瞅這白毫銀針的品相和等級,村姑陳說了說對這茶的看法,順帶猜測了一番它的採摘期。

在座的人一聽,拍手叫好,「哇,太厲害,怎麼連哪天採摘都知道。」

低調地用賣油翁的話回復:無他,唯手熟爾。

其實,村姑陳對白茶的了解,也是從零基礎開始,誰也不是天生就懂白茶,而是要後天不斷學習。所謂天才,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九十九分的汗水罷了。

而今,對於新茶友而言,要征服白茶這座大山,並不難。瞧,這兒就有一份現成的入門指南。

從零基礎到精通,跨過這三道坎就夠了。

《2》

初入門階段,了解基礎分類是關鍵!

【白茶都有哪些品種?】

入門第一課,了解白茶的基本分類最為關鍵,至少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白茶。

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按圖索驥,買到正確的白茶。才不至於出現錯把安吉白茶(其實它屬於綠茶)當成白茶的尷尬。

關於白茶品種的定義,我們可從國標入手,這是目前最官方,最權威的解讀。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單芽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叫做白毫銀針。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稱之為白牡丹。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或葉片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叫做壽眉。

這三種茶,均可用同一種茶樹原料製作。

按照採摘先後順序排列,依次採摘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同一棵樹上採摘下來的茶葉,在外觀上卻有明顯差距。

白毫銀針,用的是茶樹的單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茶樹芽頭,它經過萎凋與乾燥後,擁有密集且銀白的茸毛,結構似一根針,故而得名白毫銀針。

當茶樹嫩梢的形狀為一芽一葉或者是一芽二葉的狀態時,可採摘下來,歷經萎凋與乾燥後,得到的茶品稱為白牡丹。

等到茶樹再生長開來,成了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的模樣,這時候製作成的白茶,叫做壽眉。

入門時先了解白茶品種的特點,才不會買錯茶。

除了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之外,我們在買茶時還會聽到一些特殊的稱謂,這些也當作為基礎知識熟知。

【白茶,它還有這些特殊的稱謂】

1.新白茶

所謂新白茶,指的是當年製作好的白茶。

2.陳白茶

陳白茶介於新白茶與老白茶之間,是村姑陳為界定存放一年的白茶和兩年的白茶所提出的概念。

3.老白茶

存放不低於三年的白茶,叫做老白茶。

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這是對白茶存放時間長短的劃分,如我們對不同年齡的人有不一樣的稱呼,弱冠、而立、不惑等。

4.散茶

白茶經由萎凋、乾燥後收集起來的茶葉,統稱為散茶。

5.餅茶

散茶在餅茶的基礎上,經過包揉、壓製後得來,似一個大餅的形狀。

這些,都是屬於白茶的範圍。

當您能明確區分白茶之間的差別時,算入了白茶的門,接下來可進一步了解白茶的特色。

《3》

進階過程,了解不同白茶特色

進階的過程,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在一次次的品鑒當中了解白茶的特色,這是告別新手身份的關鍵。

新白茶特色:鮮、香、淳、爽

【鮮】

作為新白茶,首當其衝的特色,是鮮。

白茶的鮮味,傳遞出的感覺比較清新,清爽,喝一口茶湯,隻覺得鮮爽無比。

新白茶中的鮮味,得益於白茶中高含量的茶氨酸。

在白茶中,氨基酸含量高達2.6%-4.5%,其中茶氨酸佔50%左右。

茶氨酸是白茶中所含有的較為特殊的一種氨基酸,它為白茶的茶湯提供了鮮爽滋味,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茶葉的苦澀味,甜味壓過苦味,可想而知,茶湯的滋味自然不凡。

【香】

新白茶的香,傑出代表是花香。

新白茶的花香,有諸多代表。

春天產的白茶,花香馥鬱,香甜濃密,似初夏裡的梔子花,香甜地難以被忽視,幾十米開外都能聞到帶著奶味一般的甜香。

有的花香,還像是含笑花的氣味,同樣帶著清甜的氣息,甜而舒適。

秋天產的白茶,花香則偏向於清雅一類,似蘭花,雖然香卻不妖艷,多的是清幽之感。

【淳】

淳,淳美,是茶湯給人的觸感,新白茶的茶湯,帶著清潤、柔和、細膩的特點,同時還會著一種厚度,自帶順滑的觸感。

內在物質充足的新白茶,淳和的感覺更為明顯,細膩柔和,似溫和的泉水包裹著肌膚,清爽而舒服。

【爽】

爽口,清爽,同樣是新白茶的特色。

茶湯清澈而乾淨,清爽而清透。

這種爽口的體會,一是來自於白茶中高含量的茶氨酸物質,二是來自工藝到位。

茶氨酸的特點是爽口,這種特色,可讓口腔白癡清爽的狀態,喝完之後會覺得十分舒服而爽口。

工藝到位,不會破壞白茶的品質,避免白茶出雜味、異味等,同樣可讓白茶呈現出「爽」的特點。

老白茶特色:香、甜、厚、醇

【香】

老白茶的香氣,與新白茶大有不同,彷彿改變了氣質。

在老白茶裡,我們可捕捉到陳香、葯香、粽葉香等這類更加成熟的香氣。

這些香氣帶著溫暖的屬性,似暖色調的顏色,讓人眼前一亮,倍感溫暖。

【甜】

老白茶的甜,可聞到,也可通過味蕾感受到。

好的老白茶在茶湯還未入口之時就能聞到甜香,像是壽眉餅這類老茶,還會有棗香陳化出,這種棗香所傳遞出來的香氣,就帶著清晰的甜味。

湯水裡的甜度,更能被清楚捕捉,泡至最後幾道也有絲絲甘甜。

【厚】

厚,是老白茶茶湯的一種質地,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茶湯入口後,口腔可感受到的濃厚稠密的粘稠感,就是老白茶的厚度。

老白茶的這種厚實的感覺,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醇】

醇,是與厚實、豐腴伴生的感受。它是老白茶的硬性指標。

好的老白茶,它的湯感醇厚,內容豐富。有別於差的老白茶的寡淡無味,如飲清水。

含口茶湯,用舌攪拌,能感覺多種豐富的物質在包圍你,在撫摸你,在與你嬉戲交融。

擁有醇厚感的老白茶,如同一個有故事的人,光是神交,就可以令你興奮不已。

陳白茶特色:新白茶與老白茶個性兼有之。

《4》

精通階段,能精準辨別白茶優劣!

第三個階段,我們已經清楚了解各種白茶的特點,這時候需要掌握的技能,是要能夠精準辨別白茶優劣。

往簡單了說,在這個階段中,一款茶擺在你眼前,你要能準確區分出它是好是壞。

判斷白茶優劣的指標,其實也簡單,從「色香味」三個方面就能判斷出。

對色香味指標的把控,源自於日常喝茶的經驗。

從外觀來看,如何初步辨別白茶品質?

一是看等級是否與名稱相符。

一款名為白毫銀針的茶,它的芽頭要肥壯,而非細瘦似牙籤。

一款名為白牡丹的茶,它就不能有壽眉那梗粗葉大的模樣,更不能沒有絲毫的白毫。

一款名為老白茶的茶,它不可能是翠綠的,鮮妍的,沒有一絲歲月感。

還是那句話,無他,唯手熟爾。買茶沒別的訣竅,見多了,自然能初步分辨好壞。

從香氣如何辨別白茶品質好壞?

一款沒問題的白茶,至少它的香氣要舒服,無異味,無雜味才是。

優質的白茶,它的香氣層次變化多,香氣持久。

對於香氣的了解,我們可從乾茶香、杯蓋香、落水香、掛壁香、葉底香等方面入手。

如何從滋味辨別白茶好壞?

辨別白茶的滋味,決定權在味蕾上。

好喝的白茶,勢必是會讓人有愉悅感的,入口清爽,香甜,順滑,回甘生津。

這些辨別白茶品質的技巧,均從喝茶經驗中而來。

《5》

有時在茶桌上,我們總會羨慕其他人的喝茶水品高超,能夠準確品鑒出一款茶的優劣。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羨慕他人,白茶知識從零基礎到精通,隻隔著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了解基本的白茶分類,並且可以準確區分出不同白茶的特點。

第二階段,深入了解不同白茶的特點,並將它們的特色熟記於心。

第三階段,充分利用每一次喝茶的機會,積累經驗,並且能將經驗運用到喝茶中,這樣就能較為精準地分辨一款白茶的優劣。

如此,我們也可以做到對白茶知識瞭然於胸。

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