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匯發展複牌震蕩 基金經理激辯消費板塊機會

1月28日,頗受機構青睞的雙匯發展複牌出現震蕩。作為一隻白馬消費股,雙匯發展頗受證金、匯金、外資等機構喜愛,且持倉量並不低。雙匯發展也是公募基金的重倉股,四季報顯示,超百隻基金重倉持有該股。不過,在談及消費板塊未來走勢時,也有機構人士稱,雖然大消費板塊業績增長可持續且確定性相對更強的中長期邏輯仍在,但短期不容易找到明顯的預期差。

機構重倉

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的雙匯發展於2019年1月28日複牌。不過,複牌首日一度下挫近6%,隨後迅速拉升,最終以下跌1.47%的結果收盤,報收於24.14元。

結合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報數據來看,共有103隻基金重倉持有雙匯發展,合計持有1.19億股,總市值達28.11億元。博時、工銀瑞信、華夏旗下基金業重倉較多。例如,博時策略配置、長城雙動力、長信利泰靈活、大摩量化多策略、工銀國企改革等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均有雙匯發展的身影。

除公募基金外,雙匯發展也一直備受長線資金、外資的青睞,且持倉量不低。截至2019年1月18日,雙匯發展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包括香港中央結算、中國證金、中央匯金、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005L-CT001深、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連-創新動力以及中歐恆利三年定開等。

具體來看,香港中央結算持有1.18億股,相比三季度的1.38億股有所減持,但整體持股比例仍達3.56%,為第三大股東;中國證金持有5797.11萬股,持股比例達1.76%,位列第四大股東;中央匯金持有約3159萬股;2隻社保組合分別持股2000萬和1662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複牌是因近日雙匯發展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雙匯集團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匯集團實施吸收合並。其中,雙匯發展為吸收合並方,雙匯集團為被吸收合並方。本次吸收合並的雙匯集團預估值為401.67億元,經協商,以20.34元/股的股份發行價,合計19.75億股收購資產。本次吸收合並完成後,雙匯集團持有的本公司19.56億股股票將被注銷,因此本次吸收合並完成後實際新增股份數量為1918.85萬股。

尋找消費板塊“預期差”

針對昨日雙匯發展的震蕩表現,一位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市場對雙匯發展的擔憂受非洲豬瘟影響,對公司短期屠宰量帶來一定不確定性,導致其成本端壓力有所上升。不過,本次重組對雙匯發展核心影響並不大,而且股權結構也不存在重大改變。長期來看隨著收入端受豬周期上行獲益,或利於屠宰行業集中度提升。

某基金經理稱,“實際上,四季度我們的確增加了部分消費養殖行業持倉,從公募基金的角度看,2018年四季度部分消費股的下跌有應對贖回等交易性因素,但中長期邏輯沒有明顯破壞。”

事實上,消費股一直是公募基金的“心頭好”,抱團持股並不鮮見,在過去兩年中消費股也整體表現較好。不過,在談及消費板塊未來走勢時,也有受訪人士稱,短期不容易找到消費板塊中存在的明顯“預期差”。

某位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經理表示,未來重點關注消費板塊中受巨集觀周期影響較小的弱周期個股。當前,低估值、業績增長確定性強、高分紅的消費股更有吸引力,看好細分領域有定價權的消費龍頭。

“我們仍在不斷買入消費板塊,把這部分作為防禦性底倉,再波段性參與其他行業個股。”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尤其是消費更新中的優質企業投資機會,既能作為防禦性配置,一定程度上又可具備進攻性,長期看好。”針對開年以來消費股的走強,上述基金研究員表示,消費股的長期增長邏輯仍在,疊加偏愛大盤藍籌的海外資金持續進入,因此表現較好。

也有基金經理表示,受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和消費不及預期影響,公募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減持了食品飲料板塊。雖然大消費板塊業績增長可持續且確定性相對更強的中長期邏輯仍在,但其實短期不容易找到明顯的預期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